APP下载

林县治水三部曲:从爱民渠、英雄渠到红旗渠

2009-07-13贺吉元

钟山风雨 2009年2期
关键词:林县红旗渠县委

贺吉元

在上世纪60年代,河南林县可是一个出了名的地方,林县人民战天斗地修建起来的红旗渠则为人们耳熟能详。红旗渠建成后,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说它是“人工天河”,是中国农民的骄傲,称它为当时中国两个奇迹之一。周总理这里说的两大奇迹,一是指南京长江大桥,另一个就是林县的红旗渠。“红旗渠”全面竣工已有40年了,它至今仍深深印在从那段历史走过来的人们的记忆里。

林县人民在改造山河、兴修水利方面,走过了一个从“爱民渠”到“英雄渠”再到“红旗渠”的艰难历程,谱写出了气势磅礴、蔚为壮观的“三部曲”。

第一部曲:爱民渠

翻开林县以前那一页页沉重的历史,人们不由得感慨万千。严重缺水的状况给林县人民祖祖辈辈的生产生活带来无穷灾难和极大的不便。特别是一到干旱年头,到井里挑水的人一字排开,成了一条长龙。据档案资料记载,“红旗渠”修建之前,林县550个行政村中就有307个村人畜饮用水发生困难。难到什么程度呢?他们做了一个统计,其中到5公里以内的地方取水的有181个村,5到10公里之间取水的有124个村,10到20公里之间取水的有2个村。吃水问题给他们带来多大的影响呢?林县算了一笔账:全县每年因担水误工达480万人,占农业总投工30%多。换句话说,每年要把近4个月的时间花在那远而又远的取水道上。

因为取水,林县常常发生打架斗殴伤人亡命事故。因为缺水,不少人家几乎不洗衣服,不洗手脸;即使用水,也是男人洗了女人洗,大人洗了小孩洗;用过的水也舍不得倒掉,留作他用。因为无水,一代又一代的林县人不得不流离失所,远走他乡。古有洛阳纸贵之说,当年讲林县的水贵如油,重似金,一点也不为过。

1942年和1943年,由于日军进行疯狂扫荡,加之连续两年大旱,又逢蝗虫灾害,全县1600多人饿死,1万多人被迫外出逃荒,真是惨不忍睹。

此情此景,令当时驻扎在该县合涧河西村的八路军太行军区第七军分区司令员皮定钧痛心不已。这位驰骋沙场的将军没有忘记共产党人和八路军部队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经过细心勘察,他利用战斗的间隙亲自带领部队和群众修渠引水,从河西村到二道河村共修筑了一条两公里长的引水渠。可别小看这战乱里修成的短短两公里长的水渠,它较好地解决了驻地群众和部队的饮水、用水问题,为当地群众做了一件大好事。做了百年饮水梦的老百姓高兴极了,称八路军为亲人,说皮定钧是“送水神”,并亲切地将这条水渠叫作“爱民渠”。皮定钧司令员带领部队为当地老百姓做的这件善事得到了八路军太行军区及八路军总部的表扬和肯定,在太行山区被传为佳话。

第二部曲:英雄渠

建国后,党和政府把修渠引水问题摆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

1954年,年仅26岁的杨贵担任林县县委第一书记。这位年轻的父母官深知水对这个山区县的重要性,刚上任,他就同县委和县人委(即当时的县人民政府——笔者注)的领导同志一道走遍了林县的村村寨寨、沟沟坎坎,做了许多调查研究工作,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并在此基础上专门商讨如何解决全县的吃、用水问题。统一认识后,他们立即发动和组织全县人民治山治水,仅几年时间就使林县的面貌发生了不小的变化:第一次由缺粮县变成了余粮县,第一次扯上了电话线,第一次使山区人民用上了电。但是严重缺水的状况在林县没有得以改观,稍有天旱,一些地方的缺水问题就会显现出来。客观现实让县委和县人委一班人意识到,只有在原有基础上兴建大型水利工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全县严重缺水这一瓶颈,于是在1957年12月林县第二届党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作出了修建“英雄渠”的决定。

这个得民心、合民意、为民造福的工程,得到了林县人民的积极响应与支持。按照工程指挥部的计划和安排,城关、合涧、原康、小屯、小店、采桑、秦家坡、南峪8个乡需出6000名民工,时值严冬,天寒地冻,可不到三天,8000多劳力就自带工具高高兴兴地上了工地。

修筑过程中,施工人员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有时甚至要冒生命危险,具有刚毅性格的林县人民全然不顾,把这些困难通通踩在脚下。在英雄渠10余公里的主干道上,红砂崭、紫砂崭、青石崭如同三只凶猛的拦路虎挡在面前,许多地方要悬空施工,十分危险。前进,没有道路;后退,又是绝壁。他们不气馁,不后退,拿出了偏向虎山行的气概,齐心协力,苦干加巧干,硬是攻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到1958年春,一条钻山洞、穿高峰、上陡坡、蜿蜒在莽莽太行崇山峻岭的“英雄渠”修成了,主渠全长330公里,另外还修了5条支渠,较好地解决了渠道沿线8万山区人民的生活和生产用水问题。

在国务院河南新乡水利工作会议精神鼓舞下,后来又接连修筑了石门、弓上、南谷洞、要子街四座中型水库,各社队还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修了一些小型塘坝。一年内,水利建设在林县取得了很大成绩。1958年12月,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亲自签署奖状,授予了林县人民委员会。同年,毛泽东主席来郑州主持召开中央工作会议时,在新乡火车站亲切接见了杨贵等几个县委书记。毛泽东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要把农业搞上去,必须大办水利。言谈间,毛泽东把这句话重复了好几遍,杨贵听得真真切切,心里热呼呼的,他暗暗地下了决心,一定要团结和依靠县委与县人委一班人,带领全县人民鼓足干劲,排除万难,修好水利,造福人民,不辜负毛主席和党中央的殷切期望。

第三部曲:红旗渠

天有不测风云。1959年,林县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大旱,冬天无雪,春上无雨,致使河流干涸,水渠无水可引,水库无水可蓄,不少村庄的群众不得不远道取水,林县一下子又回到了滴水贵如油的年代。看到这种状况,身为县委第一书记的杨贵心急如焚。

县委和县人委的领导们清醒地认识到,单靠在本县境内解决水源问题极其有限,必须把眼光放到周边县域甚至外省。杨贵亲自带领调查组去太行山考察,当他来到山西平顺县石城镇时,当地干部和水利人员给他介绍,浊漳河流经此地时常年有25立方米每秒的流量,一到汛期,流量更在1000立方米每秒以上。这个情况令他兴奋不已,再来到高高的太行山顶,听着峡谷中回响巨大的水流声,望着那滚滚东去的漳河水,他高兴得不得了。掌握了浊漳河第一手资料的杨贵心里豁然开朗,一幅宏伟的蓝图在他脑海里勾勒,一个大胆的设想形成了,后来他感慨地对县委、县人委其他同志说:“我这次出行开了眼界,长了见识,真是不虚此行!

1959年10月10日,杨贵主持召开县委扩大会议,向与会者谈了自己考察后形成的“引漳入林”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赞同和认可,于是会议对兴修“引漳入林”工程进行专门研究和深入讨论。杨贵指着有关部门绘制的引漳入林示意图,动情地说:“要彻底解决林县干旱缺水的问题,我们有三条路,一是把天上的水蓄起来,二是把地下的水挖出来,三是把外面的水引进来。这三条,前两条我们做了,已显示出了一定的成效。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还有第三条路——从外引水,换句话说就是引漳入林。”在林县这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会议上,20世纪60年代中国水利史上的伟大蓝图——“引漳入林”工程诞生了!

为了掌握更多更丰富的资料,有更大的把握,会后又责成有关部门沿浊漳河进行测量和数据分析。11月6日,林县县委、县人委正式向新乡地委和专门公署、河南省委和省人委报送《关于“引漳入林”工程施工的请示》。

1960年1月24日,杨贵又向河南省委书记处书记史向生写信,请他出面与山西省协调。1月27日,中共河南省委、省人委向山西省委、省人委发出公函。史向生还以个人名义向山西省委第一书记陶鲁笳、书记处书记王谦写信,请求山西省党、政领导给予支持。2月1日,山西省委第一书记陶鲁笳亲自召集书记处书记王谦、副省长刘开基及有关方面领导开会。他们向林县人民、河南人民伸出援助之手,同意林县县委和县人委的请求,并向中共晋东南地委、平顺县委发出指示,要求协助林县选好引漳入林工程的引水地点。与此同时,王谦、刘开基在给史向生的复信中,同意林县引漳入林工程从平顺县侯壁断下引水,建议按此设计进行。

有了本省省委和省人委领导表示同意的明确态度,并得到山西省委和省人委强有力的支持,杨贵等一班人心里踏实了,接下来就是组织人员,集中财力与物力赶紧开工。

1960年2月10日,林县“引漳入林”总指挥部召开全县广播誓师大会。“引漳入林”动员令通过有线广播传遍林县的每个大队和生产队,无论男女老幼,人们奔走相告,整个林县沸腾了。2月11日,正是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民工们浩浩荡荡地从全县15个公社同时出发,他们扛着工具,挑着行李,推着小推车,赶着马车,向晋、冀、豫三省交界的浊漳河汇集。尽管早春的豫北大地寒风凛冽,天寒地冻,人们的脸上却洋溢着开创幸福的喜悦。

工程开工不久,杨贵向县委、县人委提出建议,把“引漳入林”这一大型水利工程叫做“红旗渠”工程。杨贵说:“为什么叫红旗渠?我们就是要高举红旗,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跨过高山,修好水渠,让红旗在林县高高飘扬,永远飘扬。”大家一致赞同杨贵的建议,于是“红旗渠”这个名字在上世纪60年代的中国大地上就叫响了,后来还走向世界,名扬四海。

自己动手、自力更生的作风在红旗渠修建过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当时正是国家经济最困难的时期,财力、物力都相当紧张,然而林县人民依靠团结协作,群策群力,终将困难一一解决。他们是这样做的:上工地民工自带镢头、铁锨、抬筐;吃饭是民工自带口粮,蔬菜由生产队统一送到工地;工具修理由公社负责;县里负责买炸药、钢钎、水泥等大件物料。当资金需求数额越来越大时,县里就组织社队工程队到全国一些城市承揽工程,所得收入作为建渠资金。遇到物资匮乏,就四处求援,或自己想办法:钢钎不够,就请老红军和转业干部找部队求援,低价购买一部分部队修坑道剩下的钢钎、炮锤,运回工地进行加工;将国家分配给农业用的化肥硝酸铵作原料,加上锯末,自造炸药。据统计,整个总渠、三条干渠及支渠配套工程共投工3740.17万个,投资6865.64万元,其中自筹资金占85.06%。可以说,林县人民在修渠过程中是不计报酬,忘我劳动的。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在整个工地上贯穿始终。渠首大坝截流时,任村公社的青年男女奋不顾身,跳入冰冷的河中,结成人墙,抗拒激流。强攻红石崭时,东岗公社组织70余名壮劳力,腰系绳索,凌空打钎放炮,在悬崖绝壁上“雕”出渠基。鸻鹉崖是红旗渠要通过的又一天险,放炮以后石块坠落,到处飞溅,6月12日一天就当场砸死9名民工。据统计,有81人为修建“红旗渠”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那年代,人的精气神可足了,只要上级一声令下,立马就冲上去,没有丝毫的犹豫。

施工人员的聪明才智在修筑红旗渠过程中也发挥到了极致。修建桃园渡桥时,拱胎和路架需要大量木料,在当时物资困难的情况下,技术人员发明了“简易拱架法”,节省了木料,建成了一个槽下走洪水、槽中过渠水、槽上能行车的渡槽。红旗渠总干渠和露水河西支浊河在白家庄发生了交叉矛盾,渠水、洪水谁给谁让路?指挥部的同志和工程技术人员召开诸葛亮会议,终于设计了空心坝,坝中过渠水,坝上流洪水,渠水不犯河水。

红旗渠工地是一个大战场,也是一个大学校。建渠10年,培养造就了领导骨干、工程师、技术员、铁木石各类工匠以及烧石灰、造炸药、制水泥和除险放炮能手等7000余人。

1965年4月5日,总干渠胜利通水;1966年4月,3条干渠同时竣工;1969年7月,红旗渠配套工程全面完工。十载寒暑,十年苦战,逢山钻洞,遇沟架桥,削平山头1250个,架设渡槽152座,凿通隧道211条,挖砌土石1515万立方米,兴建了48座水库,364座塘堰,与水渠配套的各类设施12408座,终于使一条长1500公里的大渠天河巨龙般地展现在世人面前。随着以“红旗渠”为主体的灌溉体系的形成,林县从此告别了缺水的日子。

红旗渠给林县人民造了福。红旗渠的水使林县的农村受益,农业灌溉得到了保证,灌区有效灌溉面积增加到54万亩,粮食有了好收成。过去全县要吃1000多万公斤统销粮,红旗渠建好后渐渐发展成每年还向国家交商品粮2000多万公斤。红旗渠的水让植树造林的成活率大大提高,全县造林10多万亩,年产各类鲜果2000多万公斤。红旗渠的水为养鱼提供了条件,过去吃鱼要去很远的地方调拨,现在借红旗渠的水能养鱼了。红旗渠的水还用来发电,林县利用渠水的自然落差建起了40座小型水电站,装机总容量5800千瓦,照亮了农村的千家万户。

红旗渠的成功震惊了中国,也震惊了世界,在国内外都有着很高的知名度。毛泽东和周恩来曾多次介绍外国元首与政府首脑去林县参观红旗渠。1970年,中共中央批准林县为对外开放县。在现代中国开放史上,林县堪称对外开放的领头羊。当然这不同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其内涵与外延更不可能与今天相比,然而这项工程的世界影响力却是不容低估的。联合国前工委主席迪曼在参观后感慨地说:“参观了红旗渠,有必要更改历史的说法,世界上有七大奇迹不对,红旗渠应列为第八。它不仅是技术上的成功和突破,而且是政治上意志上的胜利。”

“红旗渠”以其独有的慷慨赠予和奔腾激情在林县挥洒出一片灿烂的天地,宛若一座绵延起伏的“水长城”,永远镌刻在中原大地上。

猜你喜欢

林县红旗渠县委
红旗渠上的“铁姑娘”
中共平乡县委召开人大工作会议
为黑恶势力站台撑腰的县委常委
“红旗渠精神”感动我
村“两委”换届“十严禁”
从红旗渠的“账单”体会党的领导
红旗渠的修建与红旗渠精神的诞生
“有才”林县话
用红旗渠精神教育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