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道是无情却有情
2019-04-29朵颐
朵颐
说到写相遇的诗,不得不提到的是李商隐那句脍炙人口的“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是晚唐诗坛耀眼的明星之一,也是少有的能将近体诗、古体诗、四六骈文等体裁全都写到一流的天才。他的诗婉约朦胧,有的连题目都没有,却因此更耐人寻味,古往今来可谓圈粉无数。
公元829年,文坛领袖韩愈已经离世,白居易、刘禹锡、元稹也已至暮年。这一年,一颗文坛新星正冉冉升起。这颗新星,就是李商隐。
李商隐与骆宾王、王勃、李白、白居易等人情况类似,都属于天才儿童。两岁起,李商隐就在父亲李嗣身边接受启蒙教育,他天姿聪颖,很少让父亲费心。在李商隐10岁时,李嗣不幸在浙江任上去世,整个家庭一下从小康生活陷入贫困,李商隐与母亲、弟妹们只得回到家乡。
作为家中长子,李商隐必须肩负起家庭重任,他靠给富贵人家抄书、舂米赚钱补贴家用。这样的贫苦经历对他的性格和观念影响深远。与常人相比,李商隐更渴望尽快做官,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16岁时,李商隐在洛阳游历,有幸登门拜访了兵部尚书兼东都留守令狐楚。令狐楚有心提携李商隐,而他的儿子令狐绹也有意与李商隐深交。很快,令孤楚就让李商隐来府上担任幕僚,还热心介绍他结识白居易、刘禹锡等人,更关键的是,李商隐前后四次参加科举,都是令狐楚资助的。
公元836年,李商隐第五次参加科举考试,此时的令狐楚早已位居要职。朝廷放榜时,李商隐的名字赫然在列,他终于考中进士,可以步入仕途了。对于自己的伯乐兼恩师,李商隐一直心存感激。他曾在《谢书》一诗中写道:“微意何曾有一毫,空携笔砚奉龙韬。自蒙半夜传衣后,不羡王祥得佩刀”。可惜,还没来得及报答,令狐楚就病逝了。
临终前,令狐楚嫌儿子令孤绹的文采不足,特意让李商隐给自己起草遗表,还让他奉丧回长安告知朝廷,足见令狐楚完全是把李商隐当亲儿子看。人生得遇伯乐,夫复何求?
进士及第不久,李商隐遇到了自己人生中另一个最重要的人,那便是他未来的妻子——王晏媄。当时,泾源节度使王茂元请新科进士们吃饭,或许也有挑选东床快婿之意。那年李商隐25岁,风华正茂,英姿勃发,而王茂元的小女王晏媄也正出落得亭亭玉立。两人初见便互生情愫。王茂元对李商隐也是十分欣赏,于是在公元838年,他便把自己的爱女嫁给了李商隐。
然而,这桩看似美满的婚事,却为李商隐的仕途亮起了红燈。
新婚之后,李商隐满怀信心地参加朝廷的选官考试,且自认为发挥极佳,主考官也对其答卷赞赏不已,可意外发生了,有高官以一句“此人不堪”,便大笔一挥把他的名字划掉了。
无辜落榜的李商隐十分愤怒,写下了那首自剖心志的名诗《安定城楼》。然而,诗虽然写得解气,现实却丝毫未能改变。那么,李商隐究竟得罪了谁?
其实从结亲那一天起,李商隐便被卷进了一场空前的派系斗争——牛李党争。
李商隐的恩人令狐楚一家,属于“牛党”一派,而岳父王茂元却是不折不扣的“李党”骨干。“牛党”对李商隐有栽培之恩,他却做了“李党”的女婿,整个“牛党”派系都对他展开打击报复,从仕途到生活,处处予以刁难。李商隐便在悲痛之中留下一首追思恩师的诗:“十年泉下无人问,九日樽前有所思。”令狐绹看到诗句后,不禁想起父亲生前与李商隐的情谊,于是动了恻隐之心,补授他为太学博士。可这一系列举动在“李党”看来,就是典型的“脚踏两只船”,于是也开始谴责和排挤他。
自此之后,李商隐一直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中艰难生存,辗转于各地幕府中漂泊谋生,几乎从没进入过核心政治圈。李商隐的一生,无题,亦无解。他被误解和排挤,却不曾有一句辩白;他被牵绊和连累,却不曾有一句悔恨。你搞不懂他是无知还是无畏;是糊涂还是心大。只知他写尽无题诗,最是有情人。
(本栏目编辑 黄亚琼)
Email:8750000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