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起源学说探讨
2009-07-10李金霞
摘要:关于艺术起源学说问题,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整合众多学说,深究出模仿说、游戏说、表情说、劳动说几个主要观点,以形成现在关于艺术起源更深刻的认知体系。
关键词:艺术;模仿;游戏;巫术;劳动
中图分类号:J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9)02-146-02
作者:李金霞,安阳工学院讲师;河南,安阳,455000
艺术作为人类的一种创造物,本质上是为了供人们欣赏,以满足其审美需求。几万年前的原始艺术已证明了这一道理,虽说史前艺术并非我们今天所谓意义上的艺术概念,因为它的功用性远远大于它的审美性,最多可称之为“萌芽期的艺术”或“原始艺术”等。在今天,应该用历史发展的眼光来审视古往今来的各种艺术现象,惟其如此,我们才能正确看待艺术的过去,同时才能正确对待人类未来的艺术进步。
现在来谈有关艺术起源探讨的问题,也是十分有趣的。尽管前人都如盲人摸象般从不同角度给予其严肃的假说,尽管这些假说不那么确切,但如果我们能心平气和的予以体悟和评价,也是十分有意义的,一是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在理解艺术生成方面认识进化的历史过程;二是可以从中吸取有意义的“智慧营养”,通过综合这些成分,以形成现在更深刻全面的认知体系。
一、模仿说
这是在古希腊最流行最古老的一种观点。这种学说认为,人类在早期的时候,由于生存的需要,加之人们受着认知上的局限,便盲目的通过模仿外在事物以达到身心上的平衡和快乐。其代表人物主要有德谟克里特、赫拉克里特、苏哥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等。亚里斯多德在他的《诗学》中道:“一般来说,诗的起源仿佛有两个原因,都是出于人的天性。人从孩提时候起就有模仿的本能,人和禽兽的分别之一,就在于人最善于模仿,他们最初的知识就是从模仿得来的,人对于模仿的作品总是感到快感,经验证明了这样一点:事物本身看上去尽管引起痛感,但是惟妙惟肖的图像看上去却能引起我们的快感,例如尸首或最可鄙的动物形象。”在古希腊人看来,不仅文学如此,所有人类的制作品都是这样,即来源于对自然的模仿。如《吕氏春秋》中道:皇帝命伶伦制定音律,“听凤凰之鸣,一别十二律”。尧“命质为乐,质乃效山林溪谷之音以歌”。中国的甲骨文;多属象形文字,乃至后来的书法中所提出的 “蚕头雁尾”、“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等,在舞蹈方面有孔雀舞等,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模仿说有他的局限性:一是“模仿的冲动”为何必然导致艺术的发生;二是“模仿的冲动本能”其本源又来自何处,是一般动物的本能,还是人特有的本能;三是模仿说强调了再现性艺术的发生,而忽略了表现性艺术的存在。他的合理之处是,一是他揭示了人类既有的原始心理倾向,模仿可以使人通过对自身的活动结果加以观照,在成功的自我欣赏中获得快慰;二是模仿说对于原始的造型艺术来说是更贴切的。如懊洲的土人野牛舞、袋鼠舞;北美爱斯基摩人的猎海豹舞以及我国原始陶器上的模仿图案等,都说明了这些艺术包含的模仿因素。普列汉诺夫说:“原始人只要一天还是猎人,他的模仿的倾向就会顺便使他成为画家或雕刻家。原因是很明显的。作为一个画家,他需要的是什么呢?他需要的是观察力和手的灵巧。这正是他作为一个猎人所需要的同样的特性。因此,他的艺术活动是生存斗争在他们身上锻炼出来的那些特性的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说,模仿及其模仿艺术是后来现实主义艺术的滥觞。
二、游戏说
该学说认为,人类早期是在寻求一种自由和快乐中生发出艺术来的。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康德、席勒、斯宾塞、谷鲁斯、萨利、阿伦等人。最早提出此学说的人是康德。他认为,寻求自由和愉快是人生存之精髓所在,而恰恰游戏同艺术都具有此功能。而且,认为游戏和艺术在追求快乐与“完美”中都少有社会功利性,只不过想从中得到一种精神上的畅快与安慰;他把音乐看作“感觉游戏的艺术”,把诗歌看作“想象力的自由游戏”的艺术。席勒认为,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们由于受到来自物质欲望等方面的和精神约束等方面的“双重压制”,极易形成矛盾或分裂型人格,那么如何挣脱这种压力,避免人格的扭曲,获得心灵的自由,那只有投入到游戏中方能体验到获得自由后的快慰感。因为在游戏中使得这两种压力得到缓解与调和。那为什么说游戏又能产生审美似的自由感呢?游戏同审美一样,当人们在劳动之余需把剩余精力,借助于想象力变成一种自由形式的游戏时,艺术的情形也就产生了。英国哲学家斯宾塞进一步补充说,人是一种高级动物,他比一般动物有更多的可被自已有意识支配的剩余精力,把这些多余的精力宣泄到那些无意义的活动之中去,也就成为了游戏或艺术。德国的谷鲁斯认为虽然艺术与游戏有着一定相近性,但是,游戏不都是模仿性的一种学习,而艺术则是一种有目的的模仿性的游戏,看来两者并非对称性的。
游戏说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①、只重艺术生成的生物性或生理性,而忽略了其社会因素的重要性;②、把游戏与劳动对立起来,过于强调艺术与社会功利性活动的差异,过于绝对化。卢卡奇在批评这一观点时说:“将艺术和艺术活动与劳动完全隔离开来并把两者对立起来,必然导致艺术本身狭隘闭塞,毫无内容。”他意在折中游戏或艺术同劳动功利性的有机关系。其合理之处在于:①、点明了艺术活动的核心内容就是创造性的自由大胆的精神;②、从发生学上揭示了生物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知识是艺术产生的必要条件。
三、表情说
此学说主要产生于18、19世纪,其代表人物有雪菜、维隆、列夫一托尔斯泰;现代人物是美国的苏珊一良格、英国的乔治一克林伍德等人。这个学派认为,艺术主要功能是表现情感的,一方面以利于艺术家宣泄情感,另一方面以利于通过艺术这一媒介形式,架起读者与艺术家之间的桥梁,便于有效的展开情感的交流和沟通。列夫一托尔斯泰这样说:“一个人为了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传达给别人,于是在自己心理重新唤起这种感情,并用某种外在的标志把它表达出来——这就是艺术的起源。”不能否认艺术需要表达情感,但是如果把它当成根本的因素,似乎夸大了它的外延,因为,一方面艺术不仅仅表达的是情感,其实也决不能缺少认知等方面的因素;另一方面人们在表达情感的时候,除了通过艺术的方式外,也完全可以借用表情动作外物示意等种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情世界。尽管如此,此学说在一定程序上一针见血地触及到了艺术的本质要害。可以说,没有任何一种艺术不或浓或淡地表现着人的情感;也没有任何一种艺术在创作过程中不需要情感的激发和推动。因而,此学说具有很大的震撼性。
四、劳动说
劳动是艺术发生的主要动因和根本源泉,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艺术发生观。恩格斯说:“劳动创造人的本身”、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也可这样说,劳动创造了人的一切。艺术作为人的一种精神生活,自然也是靠劳动来进行和完成的。但物质生产是人的第一需要,精神生活是人的第二需要。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只有当前者满足了才能真正进入后者的活动过程。艺术作为精神文明的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它无论是从艺术主体的生存条件上,还是从进行艺术活动的物质条件上来说,艺术的生成都必须有物质条件作依托。具体而论,这种依托首先表现在艺术主体的物质需求的满足,如人的吃、穿、住、行;人的再生产,这种生物种族的繁殖是一个不断满足物质需要的无限发展过程;人的社会交往与劳动合作,最基本的沟通手段还是物质的。其次是艺术本体的创作过程,仍然离不开一定物质条件来进行,如创作艺术中的材料、工具、工艺加工过程等。正如因格斯说的:“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无庸置疑,包括人自身在内的一切活动都需要物质的支持,但这些绝非空穴来风似的唾手可得,而必须通过社会实践创造一个物质化的社会体系,来确保精神性生产的实现。正是在物质的生产中,逐渐培养出人的心灵世界,如人的观察力、想象力、情感、意志、个性以及艺术的创想、灵感等。没有人的劳动一切归于寂灭。有了劳动一切都将蒙发、鲜亮。艺术就是盛开在劳动这块土壤之上的一朵美丽的精神之花。正如恩格斯所说:“正是由于劳动,由于和日新月异的动作相适应,由于这样所引起的肌肉、韧带以及在长时间里引起的骨骼的特殊发展遗传下来,而且由于这些遗传下来的灵巧性以愈来愈新的方式运用于新的愈来愈复杂的动作,人的手才达到这样高度的完善,在这个基础上它才能仿佛凭着磨力似的产生了拉斐尔的绘画、托尔瓦德森的雕刻以及帕格尼尼的音乐。”这句话道出了艺术来源于物质世界,完成于物质世界,定型于特质世界。正因为劳动在人类生活中占有头等重要的地位,所以劳动本身和劳动密切相关的其他事物便自然成为人类最初的也是最重要的审美对象,因而也就构成了原始艺术最基本的题材。
参考文献:
[1]王胜利.艺术概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1
[2]刘鸣.文艺美学.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
[3]朱敬修.外国音乐史.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