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党员经常性教育应把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放在首位
2009-07-10李钟麟
摘要: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当代最先进,最科学的信仰,全面把握这一信仰的本质特征及其地位与功能,对于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高校学生党员对改革开放和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信心,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信仰;本质特征;地位;功能
中图分类号:D267.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9)02-112-05
作者:李钟麟,湖南科技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教授;湖南,永州,425100
基金项目: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7年研究课题《高校学生党员经常性教育的实践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为该项目的主持人
一
信仰是人类所特有的,包含了极其丰富的社会内容并具有复杂结构的精神现象的核心部分。它作为人的一种精神追求,是人的现实的和历史的社会生活的内化,人类社会生活是具体的、历史的,当人类按照理性与非理性、个人与社会、主观与客观相互作用的方式建立其生存与发展方式时,必然在其精神的世界折射出其相应的理解、情感、选择、向往等丰富的主体性倾向,信仰就是人类这样一种特有的社会现象,是人们对其生存与发展具有最大意义、具有最高价值的某种对象的相信和信奉。信仰体现了人的意志,凝聚了人的愿望,激励人们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因此,它是行为发生、发展的内在机制,是人从事各种活动的动机来源。
“马克思主义信仰”有三方面的含义。首先它是指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信和信奉,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们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作为理论而存在,而且也作为信仰而存在;其次它是指信仰者的信仰内容,只有人们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包含在他们的信仰之中,并与实际上的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人们的信仰才越来越成为名副其实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最后它是指马克思主义是帮助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创立者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创立了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使自发地流行于部分工人群众和同情工人群众境遇的仁人志士的带有幻想性质的共产主义信仰获得了科学的基础,并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科学的自觉的信仰。它不仅是无产阶级科学的思想理论和认识工具,而且也赋予了无产阶级伟大的历史使命,成为无产阶级的精神支柱和奋斗目标。“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种崭新的信仰,它的产生是人类信仰史上的伟大变革。
但是,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这一科学信仰的时候,为了强调共产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现实性,为了使共产主义运动与各种宗教救世主义和空想主义划清界限,不给别人以歪曲共产主义的口实,同时也不致于使工人群众对自己的斗争产生误解,并没有对其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信仰”以及“共产主义理想”的命名,而是有意识地避免和反对这样地提法。虽然如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实践中特别重视对工人政党和群众进行科学信仰的教育。恩格斯在回顾他和马克思的革命活动时写道:“我们决不想把新的科学成就写成厚厚的书,只向‘学术界吐露。正相反,我们俩人已经深入到政治运动中……我们有义务科学地论证我们地观点,但是,对我们来说同样重要地是;使欧洲无产阶级,首先是使德国无产阶级相信我们地信念是正确地”[1],“我们非常满意地看到社会革命地思想愈来愈成为你们(西班牙联合委员会)国家地工人阶级地共同信念”[2]。在对无产阶级进行信仰教育的同时,他们不断地对资产阶级的宗教信仰进行批判。
列宁是首次明确使用“共产主义信仰”和“马克思主义信仰”以及“社会主义理想”、“社会主义信念”概念的共产主义者,并提出了“社会主义是一种庄严的信念”的重要论断。列宁认为,无产阶级政党是社会主义理想的追求者,“社会民主工党正是为了这个理想,社会主义的理想而进行斗争的”[3],“它的任务是赋予自发的工人运动以明确的社会主义理想,把这个运动同合乎现代科学水平的社会主义信念结合起来……”[4]。中国共产党人更是明确地使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概念。毛泽东说他一生没有动摇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5]
“马克思主义信仰”具备其他任何信仰所不具备的特点。首先,它是现实的信仰,是从人们的世俗生活和现实社会中吸取人生所需要的价值,是无产阶级现实的利益直接体现,是资本主义矛盾和阶级斗争激化的必然产物,是无产阶级解放的现实需要和马克思自觉服从这一需要的直接结果。其次,它与宗教信仰是直接对立的,是科学的信仰,马克思主义将得到科学证明的真理性认识转化为实践活动的信仰和信念,并力图使理论真理变成现实,使科学知识与信仰不再根本对立。再次,它是崇高的理想。马克思主义不但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而且指明了全人类最美好的共产主义理想。共产主义远大目标作为人类社会实践所能提出的最大现实目标,使实践的威力和人的自信力的体现和象征,它抛弃了以往宗教那种自欺欺人的自我安慰和自我麻醉,鼓舞人类主动改造客观世界,塑造为人类解放而献身的高尚人格。最后,它是一种健全的信仰。共产主义社会不是人们成仙化佛的境地,不是让人们产生非理性狂热和进行苦修苦练的自我折磨、也不是歪曲利用人的某种本质力量,而是靠人自己的努力奋斗实现人的自由和谐和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没有使人丧失自尊和自爱,而是体现了人对自己本质力量和实践能动性的真正尊重和充分信赖,显示出无比健全的性质。
二
中国革命的成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信仰,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样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改革开放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地位和巨大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朝着正确方向发展提供保障。马克思主义信仰所起的这种保障作用主要表现在它具有一种定向功能,规定和指导人们实践的目标和方向。现代化建设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尤其是我们所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更是前无古人的事业,其间势必会遇到种种困难,同时也有可能偏离方向。正如邓小平同志所形象比喻的,我们是在摸着石头过河。而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信仰实际就起着一种定向和坐标作用,它指引我们一直朝着河对岸走而不是摸着石头走向别的什么地方,这个对岸就是我们的共同理想,即具有很高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社会主义中国,具有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江泽民同志曾经一再强调“在改革中不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就会葬送党和人民七十年奋斗的全部成果。要划清两种改革开放论,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改革开放,同资产阶级自由化主张的实际上是资本主义化的‘改革开放的根本界限。”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也明确指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沦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此外,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保障作用还表现在它为我们提供一种正确的价值观。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以及急功近利的思想等等,使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受到严重冲击的同时,也阻碍了经济的发展,面对这些错误思想的克服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信仰,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取向来制约,以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原则来抵制和消除,从而为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如诚实守信、公平竞争、效率优先、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等等。使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能够沿着和谐健康的道路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高民族凝聚力的源泉。信仰可以生成共同的目标和一致的认同感,而这种共同的目标和一致的认同感是真正维系族群整体性的纽带,没有这种认同感就不能形成坚强的群体。信仰使群体成员变得十分接近,产生具有共同的奋斗目标的凝聚力。所以,信仰的基本作用表现在能够激发出无穷的凝聚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都需要通过共同信仰所产生的凝聚力去维系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和社会精神,使人们既有身心的自由却又不使行为失控,也就是协同尽量多的人自觉地为共同的社会目标而努力奋斗。一个民族之所以不能没有信仰,就是因为不能失去这种凝聚力。一些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家们认为,社会就是具有共同意识或共同心理的人的集合体。而个民族所拥有的共同信仰往往是这种共同意识、共同心理的升华。一般来说,一个民族是有着为自己选择健康信仰的能力的,即使在同一时期内存在着许多种信仰,但往往有一种主流信仰,而这种主流信仰应当是代表这个民族在这一历史阶段上的精神文明的水不。由于这种主流信仰代表着与时代发展相一致的精神文明水平,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因而,这种信仰的存在是有利于这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的。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一种主流信仰总是—种最具有生命力的信仰,总会发展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共同信仰。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信仰,然而,一个时代又可能同时存在着许多不同的信仰。当一种健康的信仰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流信仰时。就会凝聚这个社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共识。相反,当一些不健康的信仰传播和蔓延时,这个社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就会走向腐败,就会人心涣散。在我们这个时代,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精神的象征,对马克思主义的崇拜是一种最高尚、最进步的信仰,它将把马克思主义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疑聚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
(三)马克思主义信仰为青年人成才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信仰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最具主导作用的因素,在50、60年代中生长起来的一代中,这种信仰是有着良好基础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对于这一批人,我们需要做的工作,是坚定他们的信仰,而未来是属于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所以,在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中,培育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这就要求我们搞清信仰在青年人中生成的机理。费尔巴哈认为,人的依赖感是信仰的基础。“依赖感”作为人类的一种普遍心理现象,是个人的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矛盾斗争的产物。对于不同的时代,不同社会,不同年龄的人来说,有着不同的依赖对象。青年人由于刚刚从幼年期进入青年期,随着生理成熟的迅速变化,他们的活动能力增强,活动范围扩大,独立性意识迅速发展起来。青年人不再像幼年时期那样依赖成人,而要求自己独立判断和处理问题。但另一方面,青年人的认识能力又跟不上生理的迅速变化,他们毕竟缺乏社会经验,适应能力较差,要独立地承担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是不大可能的,他们必须有新的依赖对象。因此,与其说青年时期是由依赖到独立的转变时期,还不如说是青年选择新的依赖对象的时期。人的这种依赖感为社会帮助青年人树立健康信仰提供了心理基础。因此,每一个人在其青年阶段,都会有着发展自己的价值系统的追求,并在这种追求中确立自己的信仰。所以,社会帮助青年人树立一种社会所支持的信仰,排斥一些不健康的信仰是完全可能的。帮助青年人确立信仰,也就是信仰教育。在长期的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一直高度重视信仰教育,有着许多宝贵的经验,当然,也存在着—些值得深思的教训。邓小于在总结历史经验时就说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精神动力”。(《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63页)“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同上书,第190页)因此,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形成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舆论力量、价值观念和理想信仰。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
三
信仰的功能是信仰的价值所在,是信仰活动的存在依据,因此,信仰的功能是信仰的最重要最根本内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人生定向功能
第一,马克思主义信仰为人生提供了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即提供一个对于世界及人自身的尽可能完备的说明,从而将一定个体对周围各种事物的认识统—起来,使其思想认识具有最大的明确性和稳定性。马克思主义信仰不仅是—种世界观,因为它首先是一种被实践检验了的科学的世界观。接受一种信仰,首先意味着接受一种对世界的完备的说明。
第二,马克思主义信仰为人生提供了一个最高的价值观念,提供一个关于人生行为善恶的最高标准,从而将人的各种零散的信念和价值观念统一起来,形成一个有序的价值观念的系统,成为规范一个人全部人生活动和行为的基本框架。在社会生活中,一个人往往形成和接受一些自发的信念和价值观念,它们大都是零散的,往往并不一致、甚至互相冲突,使人无所适从。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一个最高的价值观念和价值核心,其作用就在于把这些零散的信念和价值观念在不同层次上组织起来,成为一个有序的价值系统。这一价值念系统不仅有利于人对外来的大量杂乱信息进行选择接收,减轻人的精神压力,节省判断的精力,而且能使人更明确地和不受干扰地去行动,提高人生活动地自觉性和一贯性。
第三,马克思主义信仰为人提供一种现实的生活目标和生活秩序,从而把人的认知、情感和意志统一起来,这样不仅可以保持个体心理健康,避免精神分裂,而且可以向人提供生活内容本身,使生活具有实实在在地内容,从而使生活充实。在现实生活中,一种信仰,总是体现着一种独特地生活方式和生活秩序,接受一种信仰,就意味着接受—种对生活内容地安排。
第四,马克思主义信仰向人提供一条与他人进行精神和心灵沟通的渠道,从而为人们提供了一条社会联系的纽带,将具有共同精神倾向的人统一在一个社会群体之中。在一个由共同信仰构成的社会群体中,个体更容易感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精神动力功能
信仰作为人生追求的定向机制,不仅影响着人的社会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而且也影响着人的实践活动(包括物质生产实践、调节社会关系的实践以及科学实践)。尤其是调节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中,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作用更为突出。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人的政治、道德活动的精神动力。
第一,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人的政治活动的精神动力。政治活动与信仰的关系十分密切,首先,信仰为政治活动提供信念基础。任何一种政治斗争,都是在人们的政治思想、法律思想指导下进行的,而政治、法律思想虽然从本质上说根植于社会的经济基础之中,但是,它作为一种具体的社会意识形式,又是在—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导引下形成的,而它所依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总是由一定的信仰体系提供的。—般而言,一定的信仰体系影响着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又给人的政治活动提供信念基础。一定的政治思想只有从民众共同信仰的土壤中产生出来,才能更好地为民众所接受,并在社会中得以施行。其次,信仰为政治活动提供凝聚力。信仰不仅在世界观、价值观方面给人的政治活动提供指导,而且也是组织群众、团结群众、鼓舞群众斗志的重要手段。群众作为单个的活动主体,是散漫的、无力量的,但是,一旦有一种共同信仰作为精神支柱,他们便会凝聚在一起,形成一种强大的集体力。因此,有史以来,在政治斗争中,一些政治领袖总是打起信仰的旗帜号召群众和组织群众,并以信仰的旗帜集结群众,形成合力。人类历史上那些伟大的或巨大的历史运动,总是伴随有伟大的或巨大的精神运动,其表现形式是千百万群众真诚的、虔诚的,甚至是狂热的信仰行动。
第二,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人的道德活动的精神动力。道德活动作为—种依据—定道德观念和规范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实践活动,与信仰的关系更为密切。首先,道德依附于信仰,信仰为道德提供了依托。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道德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意识形式,它的出现原本早于宗教、哲学、政治等意识形式,它几乎和人类社会同步出现,但是,在后来的发展中,由于信仰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强大统摄力,道德只有将自身纳入人的信仰体系,才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致使道德逐步趋向信仰。出现了道德依附信仰的倾向。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道德趋向信仰(或道德信仰化)是—种类似于自然选择的进化过程。原始社会自发形成的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人与群体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尽管极为简单和粗糙,但在约束、引导原始人,调节原始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护原始社会的秩序方面显示出其积极的作用。后来,道德的这种积极作用逐渐被人们明确地意识到,人们便把对道德规范的遵守和传承规定为社会成员的首要义务,并以神圣化的形式把它纳入原始人的信仰意识和信仰形式之中,一些原始的道德规范升华为原始崇拜(对长老、英雄的敬畏和对祖先神灵的崇拜等等),这就使原来的道德行为变成信仰行为,从而给道德赋予了神圣性和权威性。进入阶级社会之后,随着宗教的产生和发展,统治阶级意识到宗教信仰比道德具有更为强大的约束力和统摄力,为了更好地发挥道德在维护社会秩序、巩固其统治地位中的作用,统治阶级自觉地把道德纳入宗教信仰体系,以神道说明道德存在的神圣性,并给道德实践一个神力保证。其次,道德实践需要信仰作支撑,信仰为道德实践设定价值目标。在道德原则与信仰的要求发生冲突时,人们往往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按照信仰的要求行动。比如,在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时期,无数革命先烈面对死亡,之所以能够视死如归,留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千古绝唱,正是因为有共产主义信仰力量的推动,正如法国哲学家安托尼·库尔所说,“能够激发—颗灵魂的高贵、伟大的,只有虔诚。在最危险的情形下,是虔诚支撑着我们:在最严重的困难面前,也是虔诚帮助我们获得胜利。”[6]
第三,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个体人生升华的精神动力。马克思主义信仰对个体人生影响的功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超越人的现实生活。信仰活动本身就是一种超越性活动,是一种超越当下生活追求终极理想生活世界的活动。所以,信仰活动本身就是信仰主体通过这种超越活动进行的对自身的超越。信仰对人生的超越作用是人自我实现的。它是主体人对自己进行的超越。对人生的超越作用是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超越实现的。信仰对现实生活的牵引,使现实生活能够不断地朝向更高的理想水平推进,从而一步一步地向终极理想生活跃迁。马克思主义信仰活动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信仰主体以信仰对象为终生追求的最高理想目标,因而信仰活动就牵引着现实生活不断地超越自身而向这一最高目标前进。其二,给人生以安慰和解脱。信仰的最大魅力在于它总是把一种永恒的美好希望呈现在人们面前,使人们感到生活前景的无限美好,从而使紧张的心灵之弦松弛下来,得到某种轻松的感觉。马克思主义信仰活动给人们提供—种终极的理想生活家园,无疑给人以最大的希望,从而使人的心灵有所依托而不至于因没有着落导致紧张和痛苦。如此,它就能够使现实生活中的紧张不安得到某些缓解,减轻现实生活中的烦恼痛苦,使心灵得到某种宽慰和解脱。这种作用机制就是未来的美好希望减轻当前的生活烦恼与痛苦。
其三,塑造理想人格。“理想人格”并非我们所理解的科学合理的理想人格,而是指某种信仰自己持有的理想观念所塑造出来的理想人格。信仰活动是信仰主体向往和追求信仰客体的精神心理活动,其结果必然是造成信仰客体对信仰主体心灵的精神投射,即造成信仰对象向信仰主体的精神转化成为主体心灵的内在构成要素。这种过程也就是信仰对象主体化的过程。这种过程的结果就是信仰对象转化为主体的内在人格。”[7]马克思主义信仰对人格的塑造,本质上是一种价值观的塑造。从塑造过程来看,信仰对象向主体人格的转化,就是把信仰对象所持的价值理想转化为主体自身在精神上坚持的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P19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P320
[3]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1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P152
[4]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1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P167
[5]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P63
[6][英]塞缪尔·斯迈尔斯.信仰的力量[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
[7]荆学民.人类信仰论[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