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信”一说
2009-07-10王颖
王 颖
摘要:《论语》注释的各种不同参考书对《论语·公冶长》“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一章中“信”的处理与解释多不相同,本文提出一种看法,认为将“信”释为“明白、清楚、通晓”比较妥帖,并加以论证。
关键词:论语;信;明;审
中图分类号:H1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9)02-036-02
作者:王颖,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汉语言文字学专业2008级硕士研究生;山东,威海,264209
《论语·公冶长》:“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各书对其中“信”字的处理与解释多不相同。本文就“信”字提出一点看法,给出一种解释。
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的《论语注疏》中,孔安国注:“仕进之道未能信者,未能究习。”邢昺正义:“‘对曰:吾斯之未能信者,开意志於学道,不欲仕进,故对曰:吾於斯仕进之道未能信。言未能究习也。”都没有直接训释“信”字。杨树达《论语疏证》注释中,只标注“史记仲尼弟子传曰:漆雕开,字子开。”[1]亦没有释“信”之义。十三经清人注疏《论语正义》中,刘宝楠正义曰:“仕进之道,恐未能究习,故云‘未能信。信者,有诸己之谓也。”[2]把“信”释为“有、得到”之义。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注“斯,指此理而言。信,谓真知其如此,而无毫发之疑也。”[3]将“信”释为“绝对相信”之义。南怀瑾《论语别裁》中释为“对这件事,我没有自信。”[4]释“信”为“有自信”。李泽厚《论语今读》中译为:“我对此还没有信心。”[5]释“信”为“有信心”。而今,为《论语》做解的通行本书,多将“信”释为“有信心”,如刘宏章、乔清举校注的全文注释本《论语·孟子》,徐志刚译注的《论语通译》等。
《论语注疏》、《论语疏证》无“信”的释义,我们暂且不议。据刘宝楠的正义,孔子要漆雕开去做官,漆雕开回答说“为官之道,我还没得到”,该回答有点绝对,从情理上讲稍有不妥。朱熹的注释似乎带有“六经注我”的理学色彩。今人将“信”释为“有信心”或“有自信”似乎多带有现代人的主观理解。“信”在《论语》中共出现38次,除在《论语·公冶长》中出现1次之外,其余共37次,意义可以释为6种:其中13处可释为动词:诚信、讲信用,如:
(1)《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3)《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3处可理解为忠、信、仁、孝之“信”,“人言不欺为信”,它是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范畴,如:
(1)《论语·学而》:“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2)《论语·述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3)《论语·泰伯》:“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8处可释为动词:相信、信任,如:
(1)《论语·宪问》:“子曰∶‘臧武仲以防求为后於鲁,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2)《论语·宪问》:“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
(3)《论语·子张》:“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2处可释为 :的确、确实、真的,见于:
(1)《论语·颜渊》:“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2)《论语·宪问》:“子问公叔文子於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1处可释为动词:笃信、信奉、信仰:
《论语·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信”的“信心”或“自信”之义不见于《论语》,且《汉语大字典》亦未收录。
我们认为,此处选《汉语大字典》中“信”的第11个义项“明,审”较妥,意思是:明白,清楚,通晓。《玉篇·言部》:“信,明也。”《吕氏春秋·禁塞》:“下称五伯名士之谋,以信其事。”高诱注:“信,明也。”《国语·周语下》:“言以信名。”韦昭注:“信,审也。”《玉篇·明部》:“明,审也。”《战国策·齐策一》:“此不判寡人明矣,曷为击之!”高诱注:“明,审。” 二者同为“明白,清楚”之义。“吾斯之未能信”是否定句,其中代词“斯”代指前面的“仕”,做“信”的宾语,被前置,该句的意思是说“我对做官还没能弄清楚弄明白。”
这一章的意思是:孔子要漆雕开去做官,漆雕开回答说:“我对做官这件事还没弄清楚弄明白。”孔子听后很高兴。由漆雕开的回答,我们可以看出漆雕开“平时好学,不自矜伐[6](P171),或也可理解为“其学道极深,立志极大,不安于小成,不欲为速就”。[7](P126)即,其不急功近利。无论哪种理解孔子听后都会很高兴。
注释:
①杨树达.论语疏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②⑥刘宝楠.论语正义(上)[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90
③[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山东:齐鲁书社,1992
④南怀瑾.论语别裁(上册)[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
⑤⑦李泽厚.论语今读[M].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参考文献:
[1]杨树达.论语疏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刘宝楠.论语正义(上)[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90
[3][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山东:齐鲁书社,1992
[4]南怀瑾.论语别裁(上册)[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
[5]李泽厚.论语今读[M].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6]徐前师.<论语>札记二则[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1(4)
[7]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M].成都,武汉: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1986~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