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孩为何老觉得寝室外边有“鬼”

2009-07-09邓公明

黑龙江教育·中学 2009年10期
关键词:行为矫正小梅寝室

邓公明

【个案资料】小梅,女,今年18岁,是某省级重点中学的高三学生。长相十分清秀,大大的眼睛里夹杂着一些血丝,眼神里透出焦虑与痛苦。根据咨询经验,应该是近段时间睡眠不好的表现。

小梅的班主任说。小梅的家庭环境比较差,有病在身的父亲在外地打工,母亲在家里干农活。小梅还有一个弟弟,正在念初三。小梅的成绩一直都不错,从高一进校以来,她学习都十分勤奋。她的家人和她本人对自己的要求都很高,高考目标是浙江大学。但是,上高三后,小梅却出现了晚上失眠的情况,她老觉得寝室外边有“鬼”。这样一来,她在课堂上总是容易打瞌睡。班主任和她进行了几次交流,但是效果并不明显。

【谈话与了解】听完班主任的叙述,我觉得需要进一步和小梅进行沟通,以便了解她内心最为真实的感受。在与小梅的谈话中,我了解到她身上所背负的沉重压力。因为家庭条件的原因,小梅曾经差点辍学。中考结束后,小梅的父亲打算让她去外地打工。好在在母亲的强烈支持之下,小梅才得以继续念高中,而且把目标定在了浙江大学。所以,进入高中后,她一直都很勤奋。现在高三来了,她觉得压力很大。感觉学习上有些不尽如人意,心里十分担心自己是否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是否能考上浙江大学。由此,变得十分紧张焦虑,以至于晚上失眠,而且总觉得寝室外面有“鬼”。晚上只要一上床,就不敢再往窗子外面看。

【评估与诊断】经过询问与观察,我觉得造成小梅出现失眠和担心有“鬼”的原因在于对自己的过高期望,导致自己的神经总是处于绷紧的状态,继而出现失眠等症状,影响了学习和生活。

【咨询目标的制定】根据咨询目标有效性的7个要素(具体、可行、积极、双方可以接受、属于心理学性质、可以评估、多层次统一),我确定了以下3个目标:

1.近期目标:调整期望值,让小梅认识到世界上是不存在“鬼”的,从而缓解其紧张情绪,使其能够安心睡觉。

2.中期目标:督促其自我反省,找出学习进步不快的原因,对症下药。

3.远期目标:培养其一种好心态.让其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成绩,以更好地实现高考目标。

【咨询方案的制订】在辅导过程中,我将与小梅的班主任和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使他们也明确目标和心理辅导的步骤,通力合作,用认知疗法、系统治疗和行为矫正疗法来对小梅进行治疗。

1.明确双方各自的特定责任、权利与义务。

2.干预措施。

(1)采用认知疗法。其核心观点是:改变一个人的认识,才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行为。让小梅认识到世界上是没有“鬼”的,同时,要学会调整对自己的过高期望。

(2)采用系统干预方法。其核心观点是:学校心理咨询工作必须将学生放在学生的生态系统中,即在学校、家庭与社会环境中加以解决。因此,心理教师要与其父母、班主任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共同解决小梅的问题。

(3)采用行为疗法。其核心观点是:一个人的行为是可以通过强化来获得的。因此,陪同小梅一起去寝室外,看是否外面有“鬼”,以此使其明白窗外并非有“鬼”。

3.咨询的次数与时间安排。

预计用1个多月的时间完成此次心理治疗。具体安排如下:接待及收集资料以及与小梅、班主任、家长共同制订行为矫正计划l周,其中对家长咨询1次,班主任观察记录个案行为1周,实行行为矫正2周,并对个案咨询2到3次。巩固两周后。对班主任和小梅再巩固咨询各1次。与班主任、家长联系了解治疗效果。

【咨询及干预过程】

1.诊断阶段。

此阶段的目标为建立咨询关系,收集相关信息。确定问题类型与咨询目标,制定咨询和干预的实施方案。本个案小梅行为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1)小梅的家庭经济条件差,差点辍学,读书的机会来之不易。

(2)小梅的家长对她的要求以及她本人对自己的要求较高。

(3)小梅的学习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

(4)背负过重压力的小梅神经过于紧张。没有学会自我放松和自我调整。

鉴于上面对小梅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决定采用以下干预方案:

(1)采用认识疗法,让小梅认识到世界上是没有“鬼”的。

(2)采用行为疗法中的暴露疗法,陪同其去窗外看是否有“鬼”。

(3)采用系统治疗,让小梅的家人降低对她的期望,多给予其关心。班主任也要多给小梅一些关心和帮助,使其感到温暖。

(4)在对其的心理辅导中,让其给自己合理的期望。

(5)帮助小梅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让其掌握一些新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6)教小梅掌握诸如深呼吸放松法、肌肉放松法、冥想放松法等放松法,缓解自己的紧张情绪,帮助自己改善失眠的症状。

2.干预阶段。

(1)和小梅的班主任及其家长多次沟通,让其积极配合我对小梅的辅导工作,并让其明白应该如何给小梅提供有力的心理支持和物质支持。

(2)矫正时间:一个月。

(3)拟矫正的目标:改善睡眠,不再担心窗外有“鬼”。每天班主任了解并记录小梅的睡眠情况,并及时反馈给家长。

(4)告诉小梅的家长,要多关心孩子,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和学习上的过多的关注。

(5)一周一次向班主任和家长询问小梅的表现,然后给小梅做心理辅导。通过心理辅导,小梅掌握了身体放松的一些方法,认识到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自己在学习上的期望需要降低。同时,在学习方法上,积极主动地与班主任老师联系,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6)继续强化,让其在学习上进一步提高,在睡眠上进一步改善质量。

一个月后,小梅的睡眠质量得到提升,不再担心寝室外有“鬼”。同时,继续定小目标。

3.巩固阶段。

在小梅的睡眠质量得到一定的改善之后,她也不再担心寝室外有“鬼”了。我与她的家长取得联系,让其知道,作为家长,应该支持孩子学习,不应该给孩子过大的压力,要多去关心孩子的生活。之后,我再与小梅的班主任谈话,要求其对小梅在学习方法多加指导,并且多给予关心。最后,我再与小梅进行交流。让其明白,凡事尽自己的最大的努力就行了,这样就可以问心无愧,也对得起自己的父母和老师。小梅点点头,眼睛里充满了希望。

【千预效果】通过对小梅行为问题的矫正和不断的跟踪指导,尤其是运用认识疗法和行为矫正疗法,使得小梅的行为有了较大的转变。在最初开始的时候,效果并不明显。但是,在运用行为矫正疗法,即我陪她一起去她的寝室外面看是否有“鬼”之后,她心里总算不再担心有“鬼”的存在了。同时,家长随时的关心,班主任在学习上给予她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她的睡眠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也有了明显的改善。通过我对她的心理辅导,她渐渐地降低了对自己的过高期望,能够怀着平常的心态来对待高考。一个月后,她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我再趁热打铁,及时地与她交流,让其保持这种状态,同时让其家长和班主任对其取得的进步进行肯定和表扬,强化其信心。最后.小梅不再失眠,不再担心有“鬼”,成绩也开始有所提高了。

【思考与体会】通过以上案例,我觉得对于学生的心理问题要予以充分的分析和采取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法。对于高三学生来说,背负了很多的期望,承担了很大的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因此他们出现心理问题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而家庭环境的影响。尤其是父母对孩子成绩的期望,往往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压力,甚至产生不小的心理问题。比如本案例中的小梅。就出现了失眠的症状,担心寝室外有“鬼”。其实,这个“鬼”是期望过大,压力过大导致的在脑子里产生的一种消极的形象,从而让当事人处于痛苦烦恼之中。

因此,对于学习压力大的孩子的心理问题,一定要结合其学习、人际、家庭等方面来综合进行分析,在问题的背后,往往潜藏着这些方面的原因。作为学生家长,要多去关注孩子的生活,而不单是要求孩子考多少分,考哪个大学。作为班主任,要多去了解孩子的情况,多用心去关爱学生,避免其心理问题的产生或者第一时间帮助孩子解决其心理问题。唯有如此,孩子才能真正地健康成长;唯有如此,他们才能战胜挫折,在以后的路上,越走越顺。

猜你喜欢

行为矫正小梅寝室
寝室闹鬼记
钱真的少了吗?
丢三落四
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及对策
合肥求职女连喝四场酒身亡老板被批捕
小梅
小学生消费攀比心理透视及行为矫正初探
促进小学生行为趋善的“内疚教育法”
代币制在培智学校学生行为矫正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