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学实验教学法的应用

2009-07-08

科教导刊 2009年25期
关键词:经济学教师应理论

郑 敏 陈 宁

摘要本文简述了实验教学的概念,提出在经济学教学中可以使用实验教学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并指出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经济学实验教学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1 经济学课程实施实验教学法的必要性与意义

伴随市场经济的繁荣,国内各高校都将宏微观经济学列为经济管理各专业的基础课程,成为大多数经济管理类学生的必修课。而教学法是教师引导学生进入一门学科的方式方法,它不仅反映了一个教师的教学功力与水平,也影响学生对该学科的理解、把握与兴趣。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多数院校开课时间为学生入学第一年,使用教材多为理论性强、偏重数学推导的国内教材,复杂的数学模型与推导使学生感到艰涩难懂,加之又有一定的假设条件,使课堂中所学的结论与实际产生偏差。目前我国仍是以“填鸭式”教学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知识结构建构,导致学生容易生产疲劳感。虽引入一定案例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但学生对于经济理论的成因依然概念模糊。加之经济学理论建立在一系列的假设条件之上,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就存在一定难度。将经济学实验引入课堂,让学生亲身参与经济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将会改变这种状况,使经济学的教学质量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为了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自觉地运用经济学原理来对现实经济活动进行分析和做出决策,为进一步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在经济学的教学中,即有需要,也有必要采取实验教学法,使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获取更好的教学效果。

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经济理论实际应用,更好地理解所学理论,从实际效果看,学生普遍反映对教材上的知识点掌握更加牢固,也更深刻地理解了现实经济事件背后的经济含义。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大增强,遇见经济事件时,可以仔细而有条理地运用所学到的经济学原理进行判断,得出自己的结论。此外,在实施实验教学时,学生的表达能力、归纳能力、计算能力、应变能力等综合素质得到了挖掘,自信心也逐步提高。

2 经济学实验教学与实验经济学

长期以来,经济学被认为是经验科学,如果需要实证,通常使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实际数据进行分析,很少在实验室里进行可控制、可观测的实验。萨缪尔森在他的《经济学》中这样写道:“一种发现经济法则的可能的方法就是通过可控制的实验,但不幸的是,经济学家不容易控制这些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无法进行类似化学家或生物学家所做的实验。”这种思维惯性以及人的意识的复杂性,使经济学演变为一门实验性的科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直到20 世纪中叶,经济学实验才逐渐起步,通过半个多世纪的探索,经济学家开创了实验经济学的新领域,将实验方法系统地引入经济学研究。自2003 年将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给从事实验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的两位学者,实验经济学为国人所关注,并得到了迅速普及。

实验经济学是在可控制的实验环境下,针对某一经济理论或者经济现象,通过控制某些条件、观测决策者行为和分析实验结果,以检验、比较和完善经济理论并为政策决策提供依据。实验经济学的作用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检验理论、发现新的经验规则、制度设计、它是一种互动性很强的教学手段。前三个方面在理论研究与经济管理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将经济学实验引入课堂,则成为提高学生对经济学课程的兴趣和掌握水平的有效的辅助工具。

3 实验教学的准备工作

第一、进行科学分组。目前我国的本科阶段教育多数时候仍采取大班教学,一个班级人数动辄几十人甚至上百人,因此将班级分组非常重要。根据实验要求,一个小组人数不宜超过8人。一个班级内小组数控制在4-6为宜。小组需要指定一个组长,负责协调和指挥工作。课下可由组长牵头进行资料准备,给每个人分配任务并进行汇总。

第二、对实验道具、材料进行准备。根据实验目的与要求,进行资料准备、场地准备、表格印制、工具准备及人员安排。设计实验步骤、规定实验条件,制定实验说明让学生了解整个实验过程。经济学课堂实验不存在人力和物质技术方面的限制,材料和道具不很复杂,通常是卡片、信封、图表以及表格,也可以是扑克牌,作为参加实验者的收益与成本。条件成熟的话,也可以在配有多台计算机终端的经济学实验室进行。

第三、相关理论介绍。若教师选择在课程讲授之前先进行实验,就应当在实验前将有关理论介绍给学生,。可以采用热身练习的方式用简洁的语言提问,请学生思考,待学生对该部分内容大致了解之后,就可以进行实验。

第四、宣讲实验规则。实验规则相当于假设条件,它对实验起到限制作用。对规则的掌握影响到实验结果。如厂商生产和成本实验中,规定实验一共进行7轮,前5轮分别投入1—5人参加生产,后两轮可根据生产经验安排生产工人人数;在整个实验中,仅允许使用一张桌子,一把裁纸刀,一支笔;生产时你能使用裁纸刀不能用手代替。这些规则,有些是对工艺的要求,以期在相同工艺条件下对比各组实验状况,奖优罚劣。有些规则则有关经济学中短期的假定,离开这个规则,就不可能得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实验结果无意义。

4 实验教学需注意的问题

第一、教师应认真思考实验与课程的顺序(下转第143页)(上接第140页)安排。不同的实验,对课程的先承后续有一定要求,或者教师的实验目标也影响到实验课程在何时实施。教师应首先明确做实验是为了对今后的理论教学起铺垫还是对已学内容进行验证,前者应将实验安排在理论教学之前,后者则安排在理论授课后,其实验的效果也不尽相同。

第二、教师要熟悉实验指导书或实验手册,这是实验教学法成功的前提。在实验开始前,教师必须在参考国内外相应实验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经济学教学实际,制定出明确清晰的实验手册。内容包括实验所需的环境、被试对象如何选择与分组方案、实验过程安排、数据处理与收益计算等内容。这些内容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制度保证。

第三、教师应向参与人阐明实验与竞赛的区别。在实验过程中,为使学生积极参与,认真思考,会对实验进行分组并对比各组实验结果,并会涉及一定的奖励。这样很容易使学生认为各组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为了避免处罚得到奖励,参与人(学生)不可避免地在实验过程中有作弊行为,这种行为违背了实验要求,最终会影响到实验结果,使得实验数据不能反映科学理论,其结果是不能借助实验帮助学生理解理论,与实验初衷矛盾。因此,教师应在实验开始前向学生阐明两者的区别,并解释应以实验数据最接近理论模型来确定实验优胜者。

第四、教师应对实验进行清晰地讲解和严格地监控。实验开始前,教师应将实验说明书发给学生,明确参与实验学生实验情景及规则。同时教师应密切注意实验过程,对学生实验及时进行指导,并严格控制实验进程,避免因实验时间过程使学生积极性递减。

第五、教师应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实验教学的目的就是通过贴近经济实际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理论,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故此,合理的激励机制对学生的参与度与认真度有着重要意义。通常可以采取为学生加分的方式鼓励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参与。

第六、教师应重视实验结果分析。经济学实验的目标即通过实验验证相关理论,实验结果分析是体现这一目标的载体,仅重视实验过程而忽略结果分析显然不能体现实验的目的。在分析结果时,要求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对各组参与人的实验环节做到详细掌握,找出其问题,这样才有助于帮助学生分析其实验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如在厂商生产和成本实验中,该实验的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短期总成本、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的变化规律。因学生在生产组织安排上不同,使用了不同的工艺,或为了使得每位参与人都能参与生产而放弃使用熟练工等原因,有些小组得出的数据与理论有出入。这时,应针对学生们在这些方面的问题详细点评,使学生明白企业运行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更好地理解生产、成本理论,实验目的才能达到。

猜你喜欢

经济学教师应理论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西方经济学教学研究
经济增长总体平稳 经济运行预期稳定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盛满理论
雷人的经济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