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素质拓展
2009-07-08姜兴东
姜兴东
摘要素质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音乐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音乐教育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以中小学音乐教师为培养目标的高师音乐教育专业, 长期以来,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设计侧重于技能教育。为适应新时期对音乐教育人才的要求,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应将素质教育作为教改的一项重要内容, 将它作为培养跨世纪音乐教育人才的突破口。对艺术类学生进行素质拓展,培养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素质教育迫在眉睫的要求和任重而道远的历史重任。
关键词素质教育音乐教育素质拓展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1 绪言
作为有悠久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 音乐教育在我国的教育史上,素来有重要的位置。中国古称“礼乐之邦”,孔子把“乐”与礼、射、御、书、数并列,称为“六艺”。音乐教育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中小学音乐教师为培养目标的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长期以来,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设计侧重于技能教育。为适应新时期对音乐教育人才的要求,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应将素质教育作为教改的一项重要内容,将它作为培养高素质高水平音乐教育人才的突破口。素质拓展教育是当前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对于音乐专业的教学要求走出音乐教学的误区,改革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注重用音乐教学来促进学生潜能的合理开发,更充分地发挥音乐在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素质拓展在音乐在教育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笔者立足教学考察的实际,本着“强化音乐教育,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思路,潜心教改,来谈一些关于音乐专业学生素质拓展的具体心得和体会。
2 素质拓展在综合音乐教育中的价值与实施
音乐教育教学中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个音乐教师,仅仅能够胜任音乐课堂教学的工作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对各种音乐课外活动指导的能力,如指导排练合唱、课本剧、舞蹈、器乐演奏、创作音乐作品等适合中小学生兴趣活动的各方面。这些能力的培养单靠某些专项知识技能是不可能全部获得的,它取决于对音乐学科的全面理解和掌握。更深入地讲,还必须看到整体的文化修养对提高音乐素质的作用。音乐素质拓展教育的践行与实施诚然是势在必行的。具体事例也许更能说明问题,比如:当演奏贝多芬的音乐作品时,首先要对贝多芬的生平和创作思想、创作方法以及贝多芬所处历史时期的音乐风格有所了解,还要对作品中各种表现要求和技术难点全面掌握,才能比较准确地体现贝多芬的作品内容。这里涉及了音乐史、作曲技术、乐理和声、作品分析等一系列音乐理论课程,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则是取决于演奏者对演奏技能技巧的掌握程度。此时,虽然只听到一首作品,但通过对该作品的欣赏却看到了演奏者本身所具备的音乐素质与涵养。如果说表演是点,通过表演看到了面,看到了深层次的内涵。台上的表演是对表演者全面的考核,专业基本素质的高低决定了表演水平的优劣。在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中,学生只具备一定的演唱、演奏水平是不够的。这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对音乐教育的认识不够。音乐教育包括很多内容,从现行的中学音乐课本来看,音乐课堂教学包括唱歌、视唱练耳、乐理、音乐欣赏、音乐常识等内容,它们涉及到高师音乐教育中的全部专业课程。豍要想比较完整地把中学音乐课本的内容讲授清楚,单凭一条好嗓子或一手好琴法是不能解决的,必须把音乐教育中的各门功课学好才行。另一方面忽视音乐教育内涵的全面实施,中学音乐教育不仅仅是课堂教学,还有大量的工作是在课外活动的辅导中完成的。课外活动的项目较之课堂教学来说要更加丰富一些。这首先要求教师多才多艺,全面发展,才能顺利地开展工作,给学生以正确的辅导。因此,一个合格的中学音乐教师必须对音乐领域理论、技能知识都有比较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这就要求专业课程设置要全面,要求教师认真讲授每一门课程,要求学生重视每一门课程的学习,掌握音乐教学的必备知识,做到厚积薄发。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肩负着毕业后从事音乐教育的任务,掌握专业知识只能说明自己学得不错,还必须懂得怎样把学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因此受教育者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必须掌握教学的方法,以胜任未来的教育工作。
那么,在我们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中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的素质拓展是如何实施音乐教育的综合性呢?笔者认为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教育的综合性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将音乐教学领域内诸如创作、歌唱、器乐、欣赏、音乐基础知识、识读乐谱等音乐内部各方面的综合。其次,音乐和姊妹艺术的综合,如音乐与美术、舞蹈、戏剧、影视等等姐妹艺术的综合。再次,音乐与其它非艺术学科的综合,如音乐同政治、军事、经济、历史、地理、文学、心理学、美学、外语等社会科学,以及同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电子等自然学科的综合。最后,音乐课堂教学与课外音乐活动、校内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教育以及家庭音乐教育、音乐与社会生活等等各方面的综合教学。
笔者认为如上所述的综合音乐教育中的素质拓展将体现以下的价值:
(1)文化价值:音乐艺术教学使学生接触丰富的艺术信息,认识和理解本民族与世界各地音乐艺术的历史、文化底蕴。热爱中华民族和对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的尊重。通过学习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作品,感知音乐中的民族风格和情感,了解不同的音乐传统。尊重艺术作品、尊重艺术家的劳动,参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品德价值:通过对音乐艺术作品的思想倾向、格调、人文内涵的感受与理解,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祖国山河、人民、社会发展的赞美,激发了学生热爱中华民族,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宽容理解,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音乐表演中的齐唱、齐奏、重奏及歌舞表演等是群体音乐活动,这种相互配合的音乐群体活动,是以音乐为纽带进行的人际交流,它有助于培养学生参与的群体意识,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
(3)创造发展价值:音乐艺术教育,通过与各类艺术、各门学科的综合联系,全面培养学生的视觉能力、听觉能力、动作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认识自我和适应环境的能力。通过艺术的联想、推理、分析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和科学思维协调发展,自立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音乐创造,因其强烈清晰的个性特征而充满魅力。在音乐艺术课程中,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作冲动,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得到充分发挥。
(4)情感价值:音乐艺术课程为学生提供多角度、多方面、多渠道的情感体验,学生有机会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进行自我表达和交流。音乐的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建立起对亲人、对他人、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5)音乐兴趣与审美价值:通过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等艺术学科的综合与联系,使学生的音乐艺术经验得到丰富和升华,获得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可以培养学生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绪,会在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受益,使他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工作和学习更有效率和更富有创造性。
3 结语
综上所述,普通高等学校的音乐教育越来越走向综合,不仅音乐、美术开始交叉融合,戏剧、舞蹈、影视等艺术形式也进入音乐教育之中。新的综合性的音乐教育应更加关注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文化资源,鼓励学生进行体验性、探究性和反思性学习,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内容和信息,拓展艺术视野,提高整体素质并使音乐艺术学习更有趣、更容易,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感。音乐艺术同广泛的文化领域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这就使得音乐艺术课程和其它课程之间相互综合成为可能。将音乐与其他艺术融合贯通,使学生在与音乐相关的各个专业领域里得到平衡的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如果我们能够实施综合的音乐艺术教育,我们就将会培养出更多具有综合艺术修养的创造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