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之意义与方法
2009-07-08曾东
曾 东
摘要增强实效性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从“面临挑战”、“合作融通”、“创新方法”三个方面讨论了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意义和方法。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基于对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较差的深刻审视与反省。假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所蕴涵的思想理论、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政治理想等内容,没有被教育对象内化为他们各自深刻而稳定的思想政治品德、心理结构和个性意识,没有外化为一定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行为习惯,那就说明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要的就是要提高其实效性,促使其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1 面临挑战,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意义重大
(1)对外开放整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文化形成冲击。高校中国内外各种哲学、社会科学思潮的涌入,国际间学者的交流,学术交流与合作目标的扩大,教师、学生出国人数的增加,让各种思潮在高校相互激荡,强化了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多样性,但也冲击着长久以来形成的政治思想和文化信仰。
(2)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对大学生思想观念产生影响。市场化进程中,随着人们“个人利益”情结的加深,一部分大学生功利意识增强,国家观念淡漠,在集体利益受到严重损害时可以漠不关心,却不能容忍其个人利益因集体利益而受损,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市场经济消极影响的结果。
(3)陈旧不变教育模式对大学生思想教育产生障碍。空对空、说教式、灌输式、单一化的思想教育模式在利益结构变动,新旧矛盾交织面前显得苍白无力。而且青年学生精力充沛,思想活跃,交流广泛,属于容易受情绪、观点感染的“易感人群”,但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重管理而轻关怀,缺乏面对面的交流和个性化的沟通,学生和学校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
(4)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对大学生思想教育提出挑战。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大学生获取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大幅度提高,高校越来越成为各种信息的集散地,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方式被开放性、交互性、多元性的互动模式所代替。由此而来,主导的或者说官方的信息渠道的垄断地位和权威地位大为削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信度降低,权威性受到质疑和挑战。
(5)不良风气削弱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每一个具体的人必然生活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社会对人的影响无处不在。在我国市场经济还不完善的社会大背景下,各种道德情感与道德观念不断经历着碰撞与整合。丑恶现象对人的影响属于环境的自发影响,这种影响对德育的冲击力是强大的,难怪许多人怀疑德育的功能。
(6)师资队伍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稳定性。对道德教育能否有收效,持怀疑态度的人很多,同时,认为德育工作谁都能做、用不着什么专业知识的也大有人在,因此,德育工作一直缺少专业的、专职的教师,师资队伍建设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这样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稳定性。
2 合作融通,高校内部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
(1) 各部门加强合作。目前高校内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还没有得到很好整合,部门之间以及各主体之间尚缺乏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彼此之间的相互支持、密切配合不够,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部门往往是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单打独斗”。因此,高校内部应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深入开展社会实践;依托班级、社团等组织形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全校紧密配合、学生自我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2)工作运行中加强融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按其工作性质和方式不同,可划分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活动育人三大类型。 各教育主体因部门性质和分工不同,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途径上存在差异,有着自身的工作规律性。然而,分工是相对的,协作是绝对的。现代整体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的开放性特征,要求各教育部门及主体必须克服过去那种“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狭隘观念,通过通力合作,拓展新领域,开辟新途径,走开放、互补、融合的创新之路。
3 创新方法,切实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1)加强“两课”建设。高校“两课”教育一直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理想,树立正确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是使青年学生认识到社会道德的合理性和实践道德规范的自觉性。它不仅有解惑传道之责任,而且更注重“道达于实处”的实践要求。而当前高校“两课”教育的主体模式过分依赖于课堂教学,甚至以课堂教学代替一切。以抽象的理论说教去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势必会使思想教育实效大打折扣。面对这种状况,我们必须构建一种“走出课堂、面向生活、注重实践”的综合性、立体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模式。这种模式是在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理论教育的基础上,将学生带到广泛的社会环境中,通过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等途径,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下转第94页)(上接第77页)它集课堂理论教学、校园政治文化和校外社会实践锻炼于一体,形成一个完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模式,共同构成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主渠道”,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大大提高。
(2)开展“三进”工作。一是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形成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网上和网下教育相结合的立体教育模式。二是抓好思想教育工作进公寓。学分制改革以后,学生班级的功能不同程度地弱化了,学生之间以寝室为纽带的联系增多了,我们就要结合学生活动的新情况,建立公寓管理教育的新机制,使学生的思想教育由班级延伸到公寓。三是要抓好思想政治教育进社团。当前高等学校中学生社团发展迅速,会员较多。社团以学生彼此间的兴趣、爱好为纽带,深受学生欢迎,具有其他形式的学生组织不可替代的教育与影响功能。我们要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和引导,把思想教育有效地结合渗透到学生社团活动之中,使学生社团成为学校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3)组织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可以通过寒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社会进行社会考察、参观、调研,同时聘请党政领导和企业家做兼职德育教师,不定期来校作形势报告;另一方面,学校还要因地制宜地开辟校外爱国主义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军事训练基地,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固定场所。
(4)加强考核评估。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有号召无约束。任何工作如果仅停留在号召上,是无法实现其预期的目标的。因此,加强考核评估,强化约束激励机制,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考核评估要抓好三个层次,即单位、干部教师和学生个人,前者作为教育的实施者,后者作为受教育者。作为高等学校,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教学科研等业务工作一同规划、一同布置、一同检查、一同考核。特别是上级主管部门,要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和效果作为专门的指标同其他业务工作一同考核,并建立相应的否决制度。对于干部和教师,要把开展“三育人”作为提职晋级的重要指标,把思想政治教育的业绩同管理和专业业绩同等对待。对于广大青年学生,要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思想品德评价指标体系,以激励广大学生自觉接受教育、进行自我教育的积极性。
总之,认识当前部分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认真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结合新形势、新阶段的历史任务,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与各门课程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与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育高素质人才的过程中真正发挥主渠道的作用,才能真正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才能真正自觉承担起历史责任,迎接挑战,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为国家培养更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