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息的民族火焰,不老的爱国主题
2009-07-06白改梅
白改梅
摘要中学语文在整个课程框架中不仅担负着“授业解惑”的使命,更承担着“传道育人”的责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弘扬爱国主义教育义不容辞。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就是这样一部典型的反映爱国主题的文学作品,弗朗士和韩麦尔身上展现出人性之美。通过深层解读文中的爱国主题,引导学生热爱民族语言,弘扬民族意识,树立民族自信。
关键词《最后一课》中学语文爱国主题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课程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选自中学课本的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是一部典型的反映爱国主题的文学作品。它以普鲁士战胜法国后强行兼并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事件为背景,描写阿尔萨斯省一所乡村小学向祖国语言告别的最后一堂法语课,通过小学生弗郎士切身的见闻和感受,真实地反映了法国沦陷区的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集中地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它给我们的中学语文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借鉴意义,唤醒了中学语文中爱国主义这个恒久不息的主题。
首先,民族语言是爱国主义根深蒂固的土壤,中国的民族语言——汉语应当生生不息。民族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亡了国的人民,如果还说着自己的语言,就说明这个民族没有彻底灭亡。正如韩麦尔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如果一个民族完全丧失了自己的语言,它就几乎失去了生存的土壤。正因为如此,普鲁士政府在军事占领阿尔萨斯与洛林之后,就马上强迫当地学校取消法语教学而改教德语。而在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霸占我国东北三省之后,也是大张旗鼓地推行日语教学以奴化国人。他们都是出于同样的目的——在军事占领之后开始语言文化的侵略奴役!
当代中国,尽管汉语已经深深根植于中国人的血脉中,但在网络发达的今天,我们的汉语正悄悄地被掺入了一些西化的元素,我们的民族语言不自觉的卷入了西方文化殖民计划之中。面对这样的处境,中学语文应当义不容辞重新肩负起汉语教学的责任,重操起建构民族语言的家业。
其次,民族意识是爱国主义举足轻重的前提,中学生的民族意识应当警钟长鸣。民族意识的觉醒要从小抓起。且看《最后一课》:上课前,小弗郎士的心情、态度是害怕考问,决定逃学。到了学校后,见到教室气氛如此肃静,感到十分诧异。听了老师的话,弗郎士的感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表现在他对这“最后一课”的珍惜,为“再也不能学法语”而无限惋惜,为过去“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而悔恨。其次他对于感到“讨厌”的书和严厉的韩麦尔老师在感情上也变了:书,“像是我的老友”;老师“责罚”自己的事,全都忘了。这种心理变化,表明了他爱国意识正在成长。
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中,我们热情地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情感,通过细节串联起学生对思想内容的整体把握,担当起领路人的角色。我们是不是需要借鉴一下韩麦尔先生对于弘扬爱国主义所做的努力,把唤醒学生的民族意识穿插到教学的每一个细节?这样的努力我想不应当是中学教师的刻意而为,而理应成为语文教师的教学习惯。
最后,民族自信是爱国主义的不竭动力,应将提高中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力作为实现民族富强的原动力。都德笔下,最后的一堂法语课上,在先前贪玩的小弗朗士的心中,“祖国”,已成了他唯一的思想。一草一木,一事一物,一言一行,无不与祖国有着密切的联系。刚刚尚觉沉重讨厌的课本,一下子变成像舍不得分手的老朋友,因为那上面是祖国的语言,它就标志着“祖国!”新发的字模上都是美丽的花体字,上边全写着“法兰西”,“阿尔萨斯”,在小弗朗士眼中,他们的法语那样的美丽,他为自己是一名法国人而骄傲。当“最后一课”结束,韩麦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法兰西万岁”这振奋人心而又含义深刻的两个大字时,我们似乎能看到法兰西的未来——必将走向独立!
我们的国家总是给我们带来一个又一个惊喜,从神舟六号出舱到触摸月球,从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到气势磅礴的国庆六十周年庆典,中国凭实力吸引着全球的目光,又信心满怀走向世界。中国带给国人太多的自豪,作为中学的语文教育,民族自信又怎能缺席?
梁启超认为,“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的功能,他极力强调小说要以开通民智,改造国民思想品德为己任。这固然主要是针对创作小说而发,但语文课程作为解读小说等文学体裁的载体,同样担负有启迪民智的社会责任。中学语文教育强化爱国主题思想教育,渗透民族主义精神培养,方能为中国的中学教育、为中国的长久发展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