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学生化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2009-07-06滕建秀
滕建秀
摘要思维方法是人们进行科学研究的手段,是使思维运动通向客观真理的途径和桥梁。科学史上大量的事实证明,没有正确的思维往往就没有科学上的新发现。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学生化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的几点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化学思维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和概括的反映,它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归纳、演绎、推理等能力,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是要求学生能把物质及其变化规律,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得出化学概念和化学原理;应用从一般到特殊和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来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应用有关化学原理来判断、推理得出物质具有何种特征,发生何种变化。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达到培养思维能力的目的。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一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激发兴趣,培养学生思维的自主性
思维的自主性是学生自主学习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兴趣是学生学习化学强大的内在动力。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所学知识的特点,适时地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如在绪论课的教学中有些教师认为这部分内容简单,教学要求不高,一般讲一讲就可以了。其实,绪论课是化学的第一课,是化学留给学生的第一印象。绪论课要通过一系列有趣的问题,使学生概括地了解化学课的教学内容,埋下伏笔,造成一个覆盖整个化学课的总的问题情境。
2 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思维
一般说来,学生对自己提出的疑问,他们都具有强烈获得解答的欲望,这时候教师应紧紧抓住这一心理,促使学生自觉思维,当然有的疑问还需教师创设条件让学生自发产生。例如在做CuSO4和NaOH溶液反应这一实验时,同学们观察到了大量的蓝色沉淀,于是我有意识同时增做了CuSO4和Ca(OH)2溶液反应的实验,这时看到试管中的沉淀量明显偏少,而且颜色泛白,根据反应:CuSO4+ Ca(OH)2= Cu(OH)2↓+CaSO4可知,这两个反应都产生相同的沉淀,但为什么现象却有这么大的差别?同学们感到十分奇怪,趁此机会,我立即让同学们讨论解释这一现象,通过对两个方程式的对比同学们发现是因它们的另一个生成物不同造成沉淀颜色的差异,究其原因是Na2SO4易溶而CaSO4微溶一定程度上掩盖了Cu(OH)2的颜色;反应物NaOH易溶而Ca(OH)2微溶,(相对而言溶液中量少)引起第二个实验沉淀量偏少一些。到此为止从理论上解释了这一现象。又步步紧逼,叫同学们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刚才的分析,经过相互补充拿出了把Ca(OH)2与H2SO4溶液反应得到的液体倒入CuSO4和NaOH溶液反应的生成物中这一方案。经过实验验证,发现所得现象与CuSO4和Ca(OH)2溶液反应的实验现象完全一致。到此,同学们的情绪高涨,既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又在不知不觉中促进了学生自觉思维。
3 鼓励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思维的创造性是思维能力的较高层次,它要求学生在思维方法上敢于标新立异,富有创造精神。要求学生能将现有的知识材料、信息等总结规律,并按此规律进行推理和想象。开展创造教育,发展学生的创造性,不论对学生目前的学习还是将来的事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科学上的异想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创新的萌芽,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鼓励求异思维,不能把求异不加区别地认为钻牛角尖而加以否定。
4 精讲点拨,培养学生思维的科学性
教师必须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捕捉学生学习的障碍和思维的灵感方面,并及时开导启发。在教师有效的引导下,自觉地发现、掌握知识,从而调动他们潜在的勇气、胆识,培养他们的能力。在教学结构上,该阶段表现为通过教师的非定性讲述,勾勒出知识结构的模糊概况。学生在形式上是被动的,但在思维活动中,仍然居于有意义的主动地位。教师通过讲解,勾勒出知识结构的轮廓,教师处于主导角色的位置。教师若要成为“主导”,重点应放在如何启发学生的“学”上。教师必须转变备课只熟悉教参和教材,上课“照本宣科”的轻备课,重授课的教学思路,确立重备课,活课堂的教学思路。教学大纲和教材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仅仅为教师提供了教学的基本线索,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仅要熟悉教学内容,而且要着重掌握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学生的认知和能力培养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广泛搜集现实的材料,设定使用的媒体和教学方法,并使之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扎实、科学、全面的备课,将会使课堂教学厚积薄发,游刃有余。从这个意义上看,教师备课的工作量要远远超过上课的工作量。
5 纵横结合,培养学生思维的整体性
思维的整体性是从系统的相互联系的观点观察和认识事物。化学教学中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合成、反应条件等,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相连的关系,运用知识间由此及彼、纵横联系的特点,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在让学生掌握好各知识点的同时,让学生把各知识点有机地“串联”成知识线,“并联”成知识网,在思维加工中以知识作为载体形成能力。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灵活多样,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只要我们长期训练,自觉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对化学教学的提高将起到明显的直接或间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