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大学的“格”与大学生的“品”
2009-07-06程之胜
程之胜
摘要 我国大学学科格局影响着大学生思想、能力、个性品质,大学文化格调检视着大学生文化品味,大学独立人格制约着大学生良好品行,大学办学规格涵养着大学生内在品性。当前,应解决好上述四个方面的正相关性,使我国高等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品”与“格” 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作为引领知识和创新高地的大学和代表未来社会精英的大学生,近些年来却屡屡遭受社会诟病,原因何在?笔者作为一名普通青年教师,来高校工作时间不算太长,但一直处于教学一线,耳闻目睹了诸多大学现象和大学生百态,也时常思索这一问题的成因。值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修订稿)》出台之际,不揣浅陋,择其一二,就当代大学的“格”和大学生的“品”,谈点不成熟的看法,以就教于方家。
1 大学的格局影响大学生的品质
邓小平同志改革开放初期就提出教育要“三个面向”,其本质是教育的格局问题。大学尤其要有“面向未来”的大的格局,重视学校的内涵发展和关注学生的内在品质。随着上世纪末以来全国高等学校扩招步伐的加大,各地高校纷纷“攻城略地”,规模扩张。毋庸置疑,这于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和改善高等教育办学环境功莫大焉,近些年来我国在人才培养的数量和高校硬件建设方面也获得了举世瞩目的大发展,但在人才质量、学风等“软件”上各界却有不同的看法。这与高校没有很好地贯彻教育的“三个面向”格局、过分强调与社会接轨而无中长期远景规划的急功近利思想不无干系。各大高校近些年来艺术类招生考试热、热门专业高收费和滥招生等超常规大发展现象便是媚俗之举的明证。
高校的这些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也必然强化大学生实用主义的思想品质。主要表现为功利、浮躁的学风盛行。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说,大学学风应该引导社会世风,而不是受其影响和污染,但现实是大学学风已被严重污染。①譬如学生在专业选择上,不是从兴趣和爱好出发,而更多是看专业是否“吃香”,毕业后能否挣大钱、顺利找份体面的工作,甚至视财富为人生追求的直接目标;在学习上,与专业和就业“无关”的课能逃则逃;对于拓展视野的选修课则首先打听哪位老师比较“变态”:上课点名易“板人”、监考严肃好“抓人”、课程考核严格爱“逮人”者不选。二是这种单一的精细化的所谓专业培养也影响大学生的能力品质,它使得不少学生眼光狭窄,思路局限,能力平庸,缺乏创新力和发展后劲。正如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中科院院士杨叔子所言:“科学与人文相融,大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与成长……”②其次,一味强调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也使得大学生缺乏良好的个性品质——心理调整能力差、沟通交流能力弱、吃苦受挫能力缺失等问题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步入社会的几大障碍。更有甚者,部分学生视学校为“镀金”之所或逃避步入社会的“安乐窝”。
2 大学的格调检视大学生的品味
大学是“文化”单位,应有高的格调;大学生是“文化”人,要有高的品味。这是社会的普遍要求。纵览我国高校,尤其是近些年新落成的校区,一般位于远郊、农村,远离主城区,也远离文化中心。校园周边更多的是迎合学生物质享受和精神刺激的商贾店铺、娱乐之所,校内眼前清一色的钢筋水泥包裹下的“肌体”难睹高校应有的“风骨”,人为的山石水树也难以取得与自然景观那般摄人魂魄、肃然起敬之效,校园文化苍白贫乏。最大的“景观”便是数辆校车成天奔忙于新、旧校区之间,因为师生不住在一起。如此一来,师生之间少有交流,形同陌路,学生也难以见识教师课堂外的一面,难以接受老师全方位的熏染与浸润。如此“软”、“硬”两方面的环境,大学生必然也难以涵养高的品味,高校也便成了“知识讲习所”,大学生则沦为“有知识无文化,有教育无教养”的异类。
事实上,不少大学生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缺乏核心素质,是非不分,美丑不辨,还自以为“酷”和时尚,并以“非主流”自居。表现之一是校园特有的“文化”现象:“宿舍文化”(卧谈兼网聊、租房免受限)、“食堂文化”(男女相互喂饭,浪费随处见)、“图书馆文化”(天窗随便开,作业随手练)、“课桌文化”(小抄加情怀,涂鸦半日闲)。上述现象虽不具有普遍意义,但其高雅庸俗,品味高下,一目了然。
3 大学的人格制约大学生的品行
大学作为法人组织,有其共同的法人人格,但更重要的是要有自身独特的人格——独立的精神与思想,这才是大学生生不息的源动力。而独立的精神与思想渊源于教师们长期的静心修炼。社会学家潘光旦先生早年一再强调,如果大学教授每天疲于奔命,那就根本没有时间去做学问,更不用说用高尚的人格影响学生了。③但现行的高等教育体制使得教师们在教学内容上忙碌于照本宣科,仍逃不出应试教育的窠臼;教学秩序管理上受制于学生评价体系,明哲保身,以“哄”为主;科研上受困于量化指标,走不出“学术腐败”的阴影;思想上中规中矩,缺乏真知灼见,不敢越“雷池”半步……大学贵有大师,上述模式,也必然制约大师的脱颖而出。
学生看在眼里,大谬不然的同时也会变本加厉:课堂上眼高手低,随心所欲。其表现可谓千奇百怪,因有辱斯文,暂不多提;学习上短视化。不少学生学习旨在考个高分以获取奖学金,或“捞”个什么资本。笔者曾经以为,只要老师本着严谨、认真的态度和一颗公正、信任的心对待教学和学生,将自己所学所思、所感所悟真诚地讲授出来,就能得到(下转第139页)(上接第134页)学生的认可。但事实上,更多学生关注的是考题和考分,却很少问问自己在学习上付出了多少,获得了什么,自己真正需要什么;还如平时作业、临场考试大展抄袭之能事而无羞愧之心,毕业论文大肆拼凑却不以为意,无任何羞耻之感,加入相关社团、组织时言不由衷,大话、空话、套话连篇而毫无惭怍之色……
有鉴于此,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指出,大学对社会的最大贡献,不在于它能拉动GDP几个百分点,也不在于它能生产出多少科学论文,而是培养一代又一代能推动社会前进的人。④
中国科技大学原校长朱清时院士在一次受访中也指出,不少大学生由于找不到目标与榜样,对知识与教师已无敬畏之心。此言不虚,恢复高考之初,“老三届”大学生课后捧着课本追着老师问问题,而如今,纵览校园,大学里很难再现如此如饥似渴求知的壮观场面,也鲜有当年北大学子“横扫图书馆”的豪情壮志。正如一位同事所言:如今一个班级里能有一两个真正对读书(有别于功利化的学习)和做学问有兴趣的学生已属不易。难怪有识之士感叹:偌大校园,已容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当然,究其原因,不一而足,但不少大学独立人格的缺失难辞其咎。如果大学没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如果教师没有自己的精神家园,何谈学生剔透的心灵与良好的品行?
4 大学的规格涵养大学生的品性
我国现有各类大学逾千所,由于大学的规格不同,因此对学生的要求和定位亦应有所侧重,各校应根据自己的特色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要求。纵观高校,但凡本科院校,无不向研究型、综合性高校迈进,大凡高职高专无不向重点、示范院校努力和向提高学生“专升本”比例看齐。如此一来,千人一面,泯灭个性,毫无特色,最终亦不能使学校获得长足的发展。很多高校所谓学科点的上马,热门专业的申报,其中不乏“赶鸭子上架”类,没有多少是真正切合本校生态教育特点、做过严密而科学的论证的。
事实上,理科学校以基础学科见长,可培养学生严谨理性的个性;工科学校以扎实的动手实践能力为重,可形成学生求真务实的禀性;文科学校以复合多变为主,可赋予学生活泼机趣的灵性……上述任何一种品性,无不渊源于高校经年的积淀。各类学校皆可立足传统特色,各展所长,各取所需,相得益彰,以质量和特色取胜,绝不应盲目跟风,切不可贪多求全,眉毛胡子一把抓。
当然,欲使上述大学学科格局与大学生思想、能力、个性品质、大学文化格调与大学生文化品味、大学独立人格与大学生良好品行、大学办学规格与大学生内在品质四个方面正相关,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国家转换有关教育的宏观机制,给高校营建宽松的政策与制度环境,真正重视教育,优先发展教育,让教育真正成为百年大计;也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通力合作,制定科学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逐步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让学校真正取得办学自主权;更要学校结合自身实际真抓实干,以学术为本位,以学生为本体,办学生、家长和社会满意的教育。
值得欣慰的是,2009年年初,《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修订稿)》站在时代的高度,对2020年前我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作出了全面部署,并形成子课题进行深入调研,探索新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的道路,以期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