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中国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几个问题

2009-07-06朱秀峰

科教导刊 2009年16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大学生

朱秀峰

摘要 每个学生十几年的英语学习,中国仍然缺乏真正可用的高素质英语人才,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教育失败?笔者通过对中国的大学英语教育确实存在的几个问题的分析,试图表明中国的大学英语教育缺乏理性的体制和不科学的模式固然难辞其咎,同时也应该拷问大学之前的基础英语教育。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育 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走进中国的大学校园,你绝对会很快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学英语的无处不在。清晨校园里星星点点的是朗读英语的;上课了,好学的偷偷在底下翻看的是英语词汇书;下课了,大量非英语专业的学生马上要面临的可能又是大学英语课;如果晚上上自习,十之八九又是做英语题;回到宿舍,打开收音机,收听的是英文节目;睡觉前,嘴里喃喃有词的还是英文单词。再看看课外,英语培训的海报五花八门,见缝插针;学生们报班培训的多如牛毛,俨然好学英语蔚然成风;不管是否有必要,也不管是否有兴趣,更不知道是否真的能学好,反正就是大家一起来。如此,大学里英语老师不亦乐乎,超课时,满负荷是常见的,英雄不问出处,反正是高报酬;校外的那更不用说,培训课堂更是财源滚滚来,甚至有多少资本流入外国人腰包!据新浪网(2006)称,在未来20年里,中国说英语的人数将是全世界母语为英语的人数总和。英国首相布朗将庞大的中国英语教育市场称为“一个巨大的机会”。互联网上,随便一搜,学习英语的网站,远程课堂比比皆是。面对这样持续的过分火爆形式,笔者忍不住要就以下几个方面小议一番:在中国,每个大学生真的就有必要学习英语吗?经过十几年的基础英语学习,中国的大学生为何还在学英语?一位老师,一本教材,一个大教室,中国的大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干什么?中国的大学英语老师都称职吗?中国的大学生真的学好了英语吗?也许长久以来大家对这些问题探讨过,而且已经各持己见,笔者在此就自己的研究和经历浅析若干,希望可以对以上问题有所助益。

2 问题分析

2.1 中国大学生真的是人人都需要学英语吗

这个应该是我们众多的教育同仁最应该关注和讨论的问题,当然也是个很棘手的问题。在中国似乎每个人都可以就英语的重要性滔滔不绝一番,我们要跟世界接轨,我们的奥运,我们的WTO,我们的地球村等等。中国的奥运会总共也就用了1700000志愿者,中国的WTO已经加入了快10年了;然而,我们的普通话被世界上四分之一的人口在使用,而且是联合国官方语言之一,中国却要求13亿人口都学习英语,让人实在无法理解。笔者从事英语教学多年,首先从英语学习本身而言,不是每个人都会有兴趣的,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学习与本土语言系统迥异的外语,更而且绝对不是每个人都能胜任将其学好,缺乏种种原始因素,单就靠可怜的一点出国、各种考试的外在动力如何能让一个个大学生被迫学好英语呢?我们不难发现每年的中央台CCTV汉语文化节上,各国汉语迷们各显神通,一旦问及他们的汉语学习动机,无外乎是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深深着迷,而且他们也确实表现出来对汉语背后的文化了解是惊人的丰富,这不得不让我们众多的只学习英语,完全忽视语言背景的大学生惭愧;我们也不难发现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国际留学生到中国来学习汉语,一般他们的学习目的明确,主要是为了商务沟通应用,因而他们都会非常注重汉语的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国内的情况却是不知道是什么指挥棒在一声令下,全民动员,为各式各样的英语考试而奋斗!没有来由的英语考试高分就成了一个令人骄傲的砝码,一个获得更好工作更高报酬的条件。毫无疑问,这种缺乏理性的现象存在是不应该长久的,而且即使是不得不要学,从儿童时代就已经开始学习,为何众多的中国学生直到大学还未能学好仅仅一门外语呢?

2.2 经过十多年的英语学习,缘何中国大学生到大学还在学英语

如今坐在大学教室里的学生绝大部分都在小学的高年级就开始了英语课堂学习,初中,高中英语课是主要的评估科目,英语学习的时间甚至超过其他任何一门,如此就不知道为何到了大学还在学英语?国家教育部现行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上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很显然,意思就是大学之前的基础英语教育还不能让学生口头和书面应用,到大学来就是要“补这个课”的,从而尖锐地凸显大学之前的英语教育的致命弊病:(1)缺乏明确的教育理念。青少年英语教育没有依据他们自身的心理、行为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要达到什么目标,这些教育理念中最基本的要素,并没有被很明确地界定出来,忽略了语言的本质特征以及外语教学中应遵循的系统、交际、文化、认知和情感原则而导致学习者英语综合能力不足,听说能力更不尽人意。(2)缺少语境。目前几乎所有所谓的“双语”学习班都仅限于校园英语的物质环境的装饰、布置,教授的内容也过于“书本化”,缺乏交际性;课堂内容往往局限于词汇的认知。语言环境的缺乏和考试分数为上的体制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几年学下来学生只知道一些英语单词,生活中却不知如何使用。因此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可谓是先天不足,只是,这个缺失到了大学得到修补了吗?

2.3 中国的大学生在课堂上是如何学习英语的

在笔者所在的遍布大学的城市里,一般的情况是一间超大教室,挤满需要学习公共英语的各个专业的学生,一位老师拿着麦克风在喊叫着讲解课本或者与四、六级挂钩的相关内容,摆在课桌上的是新编大学英语教程,或是其它新编系列教程。在这种学生总数超过60甚至更多的教室里,后面几排的既看不见,也听不清;中间的几排在卯足了劲想记点什么下来,可是老师常常从他们身边很快就转过去了;最前面的几排幸运点,似乎在课堂上也更积极些。每个星期的课时量是4到6小节,一共是180或270分钟,课文讲解至少占一般时间,口语操练一半时间的话,每个学生平均有1分钟多。无论是时下外语界盛传的“浸泡式”还是“任务式”教学模式,都是不太可能得到实行的,更不用提什么一对一,因材施教。教材就是那一本,有限的课时量得完成必需的教学任务,英语课外文化扩充的时间得精打细算。到了大二,基本上课堂都在进行四﹑六级训练。学生讨厌换汤不换药的新编系列教程和枯燥的考前强化,可是他们也没有更好的选择,课前教学楼处处涌动的是腋下夹着教材的行色匆匆的学生,课堂上满是盯着课本茫然的表情。迫于四﹑六级考试的压力,进入大学的青年学子们仍然实际上还是在接受应试教育。学生若是寄希望于在这样的课堂上能掌握英语的口头和书面信息交流能力,真乃天方夜谭。

2.4 中国的大学英语课堂上究竟是怎样的一些老师在承担泱泱大国的英语教育未来的命运责任呢

首先令人欣慰的是大学英语老师的思想道德素质还是比较高的,在一项关于如何看待教师这份职业的测试问题中有80%的被试者选择教师是一份崇高的、令人尊敬的职业,只有15%的教师认为大学英语教学是其谋生的一种手段。在另一项关于教师应该如何看待学生的选择题中,有75%的教师选择把学生看作可以发展为对社会有巨大贡献的主体,只有5.3%的教师把学生看作自己教书生涯中的塑造对象而己。其次是广大大学英语教师的英语教学实践能力确实有些欠佳,为数不少的大学英语教师缺乏外语教育知识,关注国内外英语教学研究动态不够,能经常阅读国内外外语教学研究学术期刊的人不到30%,甚至有大量英语老师就专门钻研各类等级考试题目以便帮助自己的学生在考试中获得高分。笔者所在的学校订阅的大量ELT,CEELT等国外知名英语教学研究杂志几乎是无人问津的。最重要的是,大学英语教师的师资来源参差不齐。一方面,绝大部分的大学都会配备少量的外籍英语教师,这些外教主要来自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英国这些英语为本土语言的国家,可是中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关于招聘外教的硬性标准,仅仅是各所大学各自为谋,甚至还有认为只要是外国人就可以承担教育外语的条件,每年中国招聘的近100000的外教中,绝大部分的也就是个专科或者本科学历,还有大量的私立大学聘请的外教连这个标准都难以满足;另一方面,更多的大学英语教育任务是中国人在承担,当年大学扩招导致大量的大学英语教师职位的空缺,于是当时大量大学英语专业年轻稚嫩的毕业生走上大学英语课堂的讲台,有的学校甚至出现专科生教本科生的现象,并不是说这些年轻的英语教师都不称职,只是确实有极大部分的大学英语教师并没有注意吸收英语背后的语言文化,欠缺地道的英语沟通能力,甚至有的从一开始并不喜爱英语语言文学,只不过在大学报考时跟风而已,如今更不用说热爱自己的英语教学工作。如今虽然大学英语教师从业标准提高了很多,一般都是要求硕士学历,专业八级英语水平,可是这样就能保证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水准吗?没有对英语本土文化的深切兴趣,没有深入到语言之后的理解(甚至还有的老师根本从来就没有读过一本英语文学原著),仅仅两张证书又能说明什么呢?还有,在考级大于一切的大学校园里,再高水准的大学英语老师不也只能成为考试指挥棒下的傀儡吗?

3 结论

最后我们不得不要面对的问题是,每个中国大学生最终真的学好英语了吗?一方面,随着大学的普及,我国“英语人才”逐渐增多,几乎每位大学生,都有四级或六级英语证书。从表面上看,“英语人才”济济一堂。偶尔也有学生能看懂简单英文报纸,也能跟外国人打个招呼什么的,发音也勉强能被听懂,另一方面,在一些真正需要英语交流的地方,却有很多人抱怨可用的英语人才实在太少。接触到深入交流某个问题的时候,听说能力的欠缺和专业英语知识的贫乏就越发凸显。如此我们的学生十几年的光阴,政府过亿的投入,谁来为这样的教育失败买单呢?笔者认为中国的英语教育体制和模式难辞其咎,大学是绝大部分中国学生课堂学习英语的最后一站,过了这一站,除非从事与外语有关的工作,或者继续深造,不然英语就将真正地成为他们永远的过去式,甚至是等级考试一结束,几乎所有的非英语专业学生就发誓再也不碰英语了,敢问这些学生为何要浪费国家资源和自己的青春被迫走进大学英语课堂呢?对于那些真正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而想学好英语的学生,大学里忽视英语实际技能,仅为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课堂教育又如何能培养出具有良好的国际交流水平和英语文化底蕴的真正的英语人才呢?而且,为了确保培养出如此的高素质人才,难道不该本着少而精的原则,制定出更为科学的大学英语教育人才引进的硬性指标和考评标准吗?也许我们应该从儿童时代的英语教育开始追问,我们为什么要学英语,我们要怎样学才能达到哪怕数年之后尽管仍然没有学到地道的英语,可是起码也得能够熟练运用中国式英语达到交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Niu Qiang, Martin Wolff. English or Chinglish?[J].CELEA Journal, 2004. 27(4):37~42.

[2] 黄建滨,邵永真.大学英语教学和教师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01(6).

[3] 张宜,王新,郭威,于淼.大学英语教师素质调查报告[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0).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教学大学生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大学生就业趋势
至善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中国最美的十所大学
门槛最高的大学(前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