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中小学生进行气排球教学的可行性探讨

2009-07-06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9年6期
关键词:气排球中小学生

周 宇

【摘 要】气排球运动不受性别、年龄、体质、技术水平等条件的限制,是一种很好的休闲娱乐、强身健体的活动方式。对于广大中小学生来说更是一项集健身性、娱乐性、竞技性和观赏性于一体的运动项目。

【关键词】气排球 气排球教学 中小学生

体育是一个来自于游戏,发展于游戏的学科,本应受到学生的喜爱,但令人遗憾的是有许多学生在接触了一段体育课后就发现现实中的体育课和他们想象中的一种“欢乐的”、“玩的”体育课之间的差距实在太大。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更多的学生喜欢“有趣、好玩”的体育项目,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方法呆板,生硬,没有“好玩,有趣”的项目,学生就会慢慢的疏远体育,上课处于被动状态,越是高年级越明显。那么,如何改变这种客观存在的“厌学”现象呢?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意识和能力呢?首要条件就是要有好的体育项目由体育教师来传授,让学生有兴趣去上体育课。气排球是我国自创的新兴体育运动项目,曾受到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的高度赞赏,他说:“气排球很好,既适合老年人,也适合青少年,我们国际奥委会不能光搞竞技体育,也要搞全民体育和体育健身。”这番话无疑是对发展气排球运动最好的动员。

1.气排球运动的特点。

(1)气排球特征。气排球由柔软的塑料制成,颜色呈蓝白相间,比赛用球的周长为70~85cm,球重100~150克(硬式排球的周长为65~67 cm,重为260~280克)比硬式排球的周长大,但重量轻的多,比赛场地为12×6m,比硬式排球场地小(硬式为18×9m),比赛网高男子为2m,女子为1.8m,(硬排网高男子2.43m,女子网高2.24m),参赛队员为5名,前排站3人,后排站2人(硬排则是6人,前排和后排各站3人)。比赛中,气排球的发球是每人每轮只能发一次球权,而硬排只要得分,同一队员可连续发球,其它比赛方法基本与硬排相同。

(2)气排球技术和战术特点。气排球的球体大、重量轻且飞行速度慢,练习时可以用身体的任何部位击球,准确性高且不容易受伤。与硬式排球相比,其发球、传球和吊球的技术要求不高,并且容易掌握,但垫球和扣球的难度加大,因球体轻,垫球可以用双手“托”的动作;扣球则可以用手腕击球,球就可以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过网下坠,但只要掌握了发球、传球和吊球等技术就可以进行比赛。对从未参加过气排球训练和比赛的人,能较为容易的加入到气排球活动中来。比赛中球不容易落地,双方队员和观众的互动感较强,具有很好观赏性和娱乐性。尤其在广大中小学生中开展这项运动,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和教学需求。

2.中小学生进行气排球练习的必要性。

(1)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处于身体生长发育时期的中小学生参加气排球运动,不但能增进身体健康发育,还会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在人的成长发育过程中,中小学生的身心发育是不平衡的,内脏器官的发育明显落后于运动器官,运动器官中,肌肉的发育又落后于骨骼的发育。在肌肉的发育中,大肌肉群比小肌肉群的发育要早,而神经系统的发育最早。基于人的以上成长发育机理,通过合理的运动,能使暂时处于薄弱情况的部位得到改善和发展,更能促进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2)中小学生气排球练习训练是打基础时期,要特别重视打下扎实的基本功,形成正确的技战术动作定型,使动作符合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的要求,达到规范化标准,为以后从事该项运动打下扎实的基础。

(3)敏感性特点。中小学生是身体素质全面提高的良好时期,一般男孩子在17岁和女孩13岁以前(除柔韧素质外),各项身体素质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长,而且还会出现一个突增期,这个突增期被称做某项运动素质的敏感期,每种运动素质都有自己的敏感期,而且出现与持续的时间也不尽相同。

(4)适应性特点。中小学生的气排球适应形式是指球的大小、重量、硬度、网的高度,场地的大小,比赛时间和场上的人数,在运动过程中要符合中小学生的生长发育规律和身心发展的规律,如中小学生采用成人的硬排练习,容易产生恐惧心理。

(5)兴趣性特点。气排球运动具有较强的休闲观赏和趣味性,易学,好玩,球的颜色鲜艳,而且规则的限制更加具备连续性进攻的特点,增加击球往来的次数和精彩性,球速慢,死球少,来回球多,大家的兴致提高了,又可采用男女混合制,打起球来轻松愉快,更加激发参与者的乐趣。

3.气排球在中小学体育中的作用。

(1)气排球运动对人身心健康的作用。气排球运动是一项集体育健身和娱乐为一体的新兴体育运动项目,由于它巧妙融合了个人技术与集体配合,球质软、手指无伤害、场地随意、规则宽松、形式多样、技术灵活,无论是用于强身健体,还是作为提高排球技术的辅助练习,都会使同学们练习中感到心理塌实、放心,能充分发挥个人技术,从而提高个人的灵敏性、判断力,增进健康,加强运动神经、血液循环、呼吸等系统的能力,提高机体的代谢能力,享受到集体配合的艺术美与体验运动过程中的胜利的喜悦。这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心思想一致,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的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2)有助于推动全民健身热潮。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在学校里掌握气排球技术、规则,气排球运动就会给他们快乐,会影响和感染家庭其他成员和周围的人群,从而使更多的人加入其中,气排球运动老少皆宜、形式多样、场地随意、经济实用的特点又符合大众健身娱乐的要求和消费水准。无疑,它将推动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广泛地开展,大大促进民族素质的提高。

4.结论与建议。

(1)加大中小学生的体育课程改革,增设气排球课程,加快师资队伍和培训力度,培养一批素质好、技术好的体育人才,以点带面,全面普及。

(2)树立“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结合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3)有计划地组织学生、教职工进行气排球竞赛,学习气排球技战术、规则,推动中小学生气排球运动到全民健身中开展。

参考文献:

[1]蔡志源.我国创新的气排球与项目展望[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6).

[2]季平.论我国创新的气排球之特性与展望[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1).

[3]蔡志源.气排球的基本技、战术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

[4]白自强.浅谈气排球比赛[J].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1999,(4).

[5]钟秉枢,董进霞.气排球——老少皆宜的新型运动[J].中国学校体育,1994(6).

猜你喜欢

气排球中小学生
新疆各级中学推广普及气排球对增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可行性调查分析
关于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实施气排球教学的研究
济宁市高校气排球发展现状的研究
湘潭市高校气排球发展现状调查
上海市金山区朱泾镇中小学生视力状况分析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工体课教学价值对比研究
陪读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浅谈凉山彝区中小学“学困生”的转化
气排球运动在南充市企事业单位开展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