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邓小平对科教领域的思想理论教育

2009-07-05

法制与社会 2009年3期
关键词:科教邓小平科学技术

韩 超

摘要邓小平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又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思想家和理论家。邓小平同志在科教领域的思想理论教育工作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邓小平对科教领域的思想理论教育从三个阶段论述邓小平同志在科教领域的思想理论教育工作,突出表现了邓小平同志对科教领域的重视,这些宝贵的经验对于实现现代化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邓小平科学技术教育思想理论

中图分类号:A8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1-312-02

邓小平同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拓者,同时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航人。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对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列车上出现的偏差及时给予思想理论教育,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同时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许多精辟的理论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四个现代化的基础”“三个面向”等观点,仍然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思想理论教育(1949-1965)

邓小平同志非常重视教育工作,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4年,全国上下都在围绕如何抓生产,抓基本建设展开讨论,这是对的。但是一遇到疑难杂症就束手无策,只靠人数的堆积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邓小平针对这一情况多次开会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并提出自己的建议,教育一定要搞好,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培养出中国共产党人自己的科研队伍。只有这样,在出现问题的时候才不至于只想到从外面调人,我们要有自己的队伍。通过邓小平同志的思想教育全国上下形成了重视教育、重视人才的良好氛围。

教育教学自然离不开老师,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教师的工资和社会地位都普遍较低,老师的教学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的调动。邓小平也曾经讲过“建筑工人,挑土工人,其他普通工人,提高了不少,有的提高了一二倍,而有的本事的专门人才提高的不多。”豍针对这一情况,邓小平同志及时给予纠正提出“将来工资的差距要拉大一些,真正有本事的人对国家贡献很大的人,工资应该更高一些。”豎并且督促有关负责部门尽快落实。在当时全国上下物资紧缺的情况下,教师的工资虽然不是太高,但是经过邓小平同志的思想教育,确实比以前有所提高,全国上下也开始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和努力,到1958年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事业取得了许多可惜的成绩。“普及教育和扫除文盲的情况很好,勤工俭学劲头很大,职业中学发展很快。”豏虽然中小学教育事业发展势头良好,但是在继续发展的道路上存在许多困难,像普及和提高的问题,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等等。针对这一问题,邓小平同志教育全党要戒骄戒躁,既要看到教育事业发展中取得的成绩,又要认识到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要一味的悲观也不要一味的乐观,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针对“普及和提高的问题”,邓小平指出“我们的方针是,一要普及,二要提高,两者不能偏废。只普及不提高,科学文化不能很快进步;只提高不普及,也不能适应国家各方面的需要。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有文化的劳动者,所有劳动者也都需要文化。教育普及了,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提高了,发明创造就会多起来。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两条腿走路,做到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和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豐针对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经费整个不减,分到各省的也不减少。各省再想想办法,争取拿这么多钱半更多的事,但要保证原有的教学质量。”“我们节约经费有个原则,不能因为节约经费而影响教学质量。”豑针对师资力量不足的现状,邓小平指出“至于近几年大量发展起来的学校,现在不要强调师资是否合格,办起来就是好事,以后再慢慢调整和提高。”豒邓小平同志从建国初期就主动承担起科教领域的重任,通过对科教领域的思想理论教育,百废待兴的科教事业已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起来。科学技术在进步,学校在增加,学生数量在增长,各级部门对科教事业也有了充分的重视,这一切都得益于邓小平同志的努力。

二、整顿科教秩序阶段的思想理论教育(1975-1982)

“文革”十年对我国的科技教育事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粉碎“四人帮”之后,有些人仍然奉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以及“知识越多越反动”的观点,继续践踏奄奄一息的科技教育事业,继续推行所谓的“黑线专政”(即在教育战线上是资产阶级专了无产阶级的政),迫害具有知识技术的知识分子和教授等,出现了人人不敢学习和搞科研的情况,使整个科教领域陷入瘫痪。

针对“文革”后不重视、不敢搞科学研究的情况,邓小平同志指出“如果我们的科学研究工作部走在前面就会拖整个国家建设的后腿。”豓同时邓小平同志强调了科学技术对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重要作用。“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豔“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豖这从性质上给科学研究翻了案,肯定了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并要求广大科研工作者积极科研工作中,为许多科研工作者解除了后顾之忧。邓小平同志在科技领域的讲话使广大科技工作者备受鼓舞,极大的激励了科技工作者的科研热情。

不仅如此,邓小平同志还多次发表讲话强调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并及时给予思想理论教育,使科学技术事业有了很大程度的进步。1975年8月18日,邓小平同志在国务院讨论国家计委起草的《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企业加强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加强企业的科学研究工作,是多快好省地发展工业的一个重要途径。”豗并要求各个大小工厂都要有自己的科研队伍,只有这样才能早出好产品,多出好产品。

1975年9月27日邓小平同志在农村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各方面都要调整,科教事业也要调整。在讲到科学技术推动现代化建设实现问题的时候,邓小平指出“现在我们把科学实验割裂开了,而且讲都怕讲,讲了就是罪,这怎么行呢?”豘邓小平同志对存在于人民群众中的错误思想及时的给予纠正教育,使处于低谷的科教事业有蓬勃发展起来。

“文革”后,我国教育事业同样是百废待兴。从1952年建立起来的高考制度因为“文革”被搁置下来,一些高等学校已经多年没有新生入学。文革期间,由于一些人的恶意利用把原来相对合理的高考制度变为实行“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录取方法。这种方法的实施埋没了许多有才华的人,同时也为一些腐败分子开了“后门”。使用这种方法选出的“人才”并没有具备相应的文化知识,邓小平也曾经指出“现在相当多的学校学生不读书,这不符合毛泽东思想。”豙这种推荐的方式导致了一段时间内我国人才的断层。

针对这种情况,邓小平同志在1977年8月8日发表的《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中指出“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不要再搞群众推荐。从高中直接招生,我看可能是早出人才、早出成果的一个好方法。”豛这一观点的提出纠正了过去不合理的选拔人才的方法,为有才能的人投身国家建设提供了理论条件。

1978年4月22日,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加快建设重点大学和重点小学,并且提出要提高人民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为了加速早就人才和带动整个教育水平的提高,必须考虑集中力量加强重点大学和重点中小学的建设,尽快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豜“我们要提高人民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不但学生应该尊敬教师,整个社会都应该尊敬教师。我们提倡学生尊敬师长,同时也提倡师长爱护学生。尊师爱生,教学相长,这是师生之间革命的同志式的关系。对于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大张旗鼓地予以表扬和奖励。”

邓小平同志在这一时期的思想理论教育工作仅仅抓住科学技术和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不放松,采取多项措施加大对科技和教育的支持力度,并且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使这一时期的科教事业取得了可惜的成果。

三、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的思想理论教育(1982-1990)

“文革”之后,经过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2的十二大,我国的经济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各行业人员科学技术掌握不够,人才匮乏的情况。邓小平同志也曾经语重心长的说“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邓小平同志针对这一情况多次发表讲话,要求全国各领域要切实抓好科教领域的工作。

1982年9月18日,邓小平同志陪同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金日成去四川某地访问途中指出,在未来二十年中,我们的战略重点“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搞好教育和科学事业,我看这是关键。没有人才不行,没有知识不行,‘文化大革命的一个大错误是耽误了十年人才的培养。现在要扎进发展教育事业。”

1982年10月14日,邓小平同志在同国家计委负责同志的谈话中指出“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是无穷无尽的。”“你们好提出把科学技术工作和人才培养使用工作做好,我看最难的就是这一条。”豟1983年10月1日,邓小平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1985年3月7日,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充分肯定了近几年来科技界做出的贡献,“我们国家的经济搞得不错,光景一年比一年好。人民是满意的,全世界是公认的。这里面,有你们的一份功劳。中央要求科技界面向经济建设。你们是出了大力的。同志们不仅出了很多科技成果,而且以主人翁的态度,为国家出了许多很好的主意。”

1985年5月19日,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一定要把教育工作抓起来,“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豤邓小平同志还指出,教育要从中小学抓起,否则就会误大事,就要负历史的责任。并且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实践重要的精神,切实把教育工作抓好。

1989年3月4日,邓小平同志在同中央负责同志的谈话中指出“十年来我们的最大失误是在教育方面,对青年的政治思想教育抓的不够。知识分子的待遇太低,这个问题无论如何要解决。”豥

1989年3月23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乌干达共和国总统穆塞韦尼时指出“我们最近十年的发展是很好的。我们最大的失误在教育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了,教育发展不够。我们经过冷静思考,认为这方面的失误比通货膨胀问题根本更大。最重要的一条是,在经济得到可喜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的情况下,没有告诉人民,包括共产党在内,应该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坚持这个传统,才能抗住腐败现象。所以要加强对人民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提倡艰苦奋斗。这是中国从几十年建设中得出的经验。”豦

不仅如此,1989年6月9日,邓小平同志在借鉴首都戒严部队军以上干部的讲话,1989年9月16日,在会见美籍华人李政道教授以及1989年12月1日在会见日本客人的谈话中都提到的我们过去几十年在科技和教育领域的经验教训以及我们对发展科教事业的决心。

邓小平同志在科教领域的思想理论教育经验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的这些经验教训指导我们要在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继续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要在邓小平科教观的指导下,继续坚持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在此指导下,依靠科技和教育早日实现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猜你喜欢

科教邓小平科学技术
《科教导刊》征稿函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2021年CCF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2)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科教之窗
科教之窗
科教之窗
邓小平与中苏论战
红色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