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坚持解放思想在新时期新阶段的重要意义

2009-07-05李晓娜

法制与社会 2009年3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发展

李晓娜

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关键词解放思想重要意义新时期

中图分类号:D6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1-226-01

一、时代呼唤体制创新,创新必须解放思想

纵观解放思想产生的国际国内大背景来看,时间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世界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换为“和平与发展”。原因有以下主要四点:

第一,新的科技革命对当今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发生了一场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科技技术革命,有力地推动了劳动生产率地极大提高,促进了各国经济地飞速发展和经济地全球化,从而成为制约新的世界大战地重要因素。

第二,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战略均势和全球战略部署没有完成,制约了战争的爆发。

第三,世界和平力量地增长超过了战争力量地增长。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洗礼地各国人民厌恶战争,渴望和平。

第四,南北差距地进一步扩大使发展问题更加严重。发达国家已经相信息化社会过渡,许多发展中国家地工业化还没有完成。巨大的科技差距及国际贸易中不平等交易,使南北差距继续扩大。

新中国成立后,其社会主义建设基本上是苏联模式框架内进行。由于缺乏国家建设的经验以及国内外复杂的政治因素的制约,在社会主义建设重大问题上先后出现了两次重大的失误。生产建设上急于求成、盲目追求高指标的“大跃进”运动以及同时期共同兴起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社会主义探索道路中的重大失误。

而上述问题都意味着新中国成立初期形成的社会主义体制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面对时代主题的转换,面对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如何实现体制上的创新,如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解放思想就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者都必须回答的一个新的时代课题。

二、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要求解放思想

“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题,为年轻的中国带来的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复杂局面。首先,许多矛盾不仅是我们从未遇到过的,甚至也是全球性问题,如环境生态问题、人类持久和平问题等,这些问题没有任何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必须更多地总结我们自身的实践经验进行探索,并更为广泛地借鉴世界各国的探索。其次,所有的重大矛盾都是深层次的矛盾,不仅不易突破,而且具有敏感性和尖锐性,关系到改革开放的全局,关系到某些根本性的利益调整,如有序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问题、更为有效地预防和惩治腐败问题等,不仅关系到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更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途。最后,我们亟待解决的矛盾大量是积压式、交叉式矛盾,是由于我国现代史的跳跃式推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用不到三十年的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约一百年的发展过程,使矛盾具有了集中暴露的特点,如早期工业、中期工业和新兴工业三个阶段的产业并存,初步发展和欠发达的区域并存,以及“未强先大”、未发先枯”等现象。

所有这些机遇和挑战,都要求我们必须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进一步解放思想摆在突出的位置。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根本一致的,都是主观和客观相一致,但前者更注重振奋精神,而后者更强调尊重实际。

三、解放思想在新时期新阶段需进一步加强的重要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在这一问题上,全党还需要进一步统一认识,而解放思想则是深化这一认识的关节点。从根本上说,解放思想是两个“统一”:一是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另一是马克思主义指导和思想理论创新相统一。邓小平对此也做了详尽的分析:“什么叫解放思想?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因此,反对两个割裂,即反对把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割裂,反对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相割裂,就是我们所坚持的解放思想的基本原则。

解放思想的两个统一,决定了它必须体现三大特征:一是客观性原则,二是创新性原则,三是人民性原则。

就客观性原则而言,解放思想不是浪漫主义的空想,而是实实在在的道路选择,是以尊重客观实际,以是否可行、是否走得通为前提。国际资本主义不想失去其在中国的既得利益,更不允许有一个强大的资产阶级中国与之分利,这就是中国不可能通过资本主义方式成为强国的重要国际环境。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不可能采取割断历史、片面否定的极端形式,而只能是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统一,其基本形式只能是“结合”。党的十七大报告非常鲜明地提出,中国改革开放近三十年的创新历史,就是一个不断“结合”的历史,本质上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

就人民性原则,解放思想,不是抽象的精神自由,而是以实现人民根本利益为价值取向的改革创新。因此,以解放思想推动的改革开放必然具备三个要件:一是自主性。真正的改革创新必然是自主创新,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二是首创性。尽管它必然要学习借鉴别人,但其成果却必然不与任何已有成果相同,不是任何现成模式的翻版。三是先进性,真正的改革创新必然顺乎文明潮流、体现时代脉动、展示历史未来,因而能够独影响深远。

最后,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解放思想本质上不是一个敢不敢想的问题,而是一个如何付诸实践的问题。人类解放、阶级消灭、国家消亡、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人的异化、每一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不仅是马克思的美好理想,更是他着眼于“生活的逻辑”、“确立实践优先的原则”、“从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的结果。虽然解放创新的道路是坎坷曲折的,但作为一名党员,就要肯定党的执政能力,相信国家的发展实力,坚信人民的凝聚力量。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新时代下的马克思主义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