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探讨

2009-07-05

现代商贸工业 2009年22期
关键词:管理体制国有资产事业单位

王 倩

摘 要:通过对我国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介绍,指出了当前我国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的任务,同时针对事业单位的改革,提出了新形式下我国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模式。

关键词: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中图分类号:F12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2018402お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庞大的事业资产体现出优化整合、提高使用效率和效益的巨大潜力。比如近年来,各部门的内部培训中心向社会开放,以及一些地方积极探索的公车改革,科技、教育部门探讨的实验设备共享等现象,都反映了这种现实需要和发展趋势。不过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问题与行政体制、财政体制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将引出一系列现实的改革问题。如当前我国对于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仍十分薄弱,普遍存在存量资产不清、帐实不符、帐外资金量大;随意将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管理混乱,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等问题。而上述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体制上,因此改革我国现行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积极探索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就显得非常必要。

1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内涵

1998年国务院分布第252号令《事业单位管理暂行条例》把事业单位规定为,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指由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在法律上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包括国家拨给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行政事业单位按照国家政策规定运用国有资产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以及接受捐赠和其他经法律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定义,可以看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增加了局限性,缩小了概念的内涵。根据1996年10月22日财政部第8号令,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包括国家拨给事业单位的资产、事业单位按照国家政策规定运用国有资产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以及接受捐赠和其他经法律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

2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任务

2.1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健全的法规制度是规范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行为,使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并使管理工作系统化、规范化、法制化的重要保障,也是建立起正常、严格管理秩序的基础性工作。因此,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就成为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首要任务。这些法规制度主要有:产权登记、产权界定、产权纠纷调处、资产使用、资产处置、资产报告和监督考核等。

2.2 实施产权管理

主要通过产权登记、产权界定来明确国家是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所有者,事业单位是占有、使用者。明确了国家和事业单位之间的这种产权关系,才能建立起以产权管理为纽带的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国家通过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行使所有者职能,事业单位行使占有、使用者职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2.3 保障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是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最基本的任务。国家要督促事业单位建立完整的帐卡,切实反映国有资产的存量状况;严格制度,健全手续,明确责任,落实措施,使国有资产的管理制度化、程序化;建立统计报告制度,及时掌握资产的使用及增减变动情况,并对管理中发现的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及时处理。

2.4 推动资产的合理配置和节约有效使用

按照物尽其用的原则,对事业单位中长期闲置不用的资产要积极进行调剂,增强资产的合理流动,实现优化配置,以充分发挥资产的最大效益。

3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措施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创新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市场化推进的意义来说,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改革必须有相应的配套改革措施。

3.1 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制化建设

目前,中国现有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规则》等全国性法规,大多是在原有管理体制下制定的部门法规,管理手段较为落后,约束力不强,难以适应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需要。因此,必须加快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法制化建设,建立与完善中国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法规体系。要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制化建设必须从建章立制入手,对以往的规章、办法进行清理,建立、完善符合现行管理模式的一系列法规制度,把资产的形成、管理、使用、调配、处置等纳入法制轨道。在法规制度建设方面要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要研究制定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综合性法规、规章,规定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目标、原则、范围、程序、组织形式、监督检查以及法律责任等,确保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二是建立科学规范的资产形成机制,建立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形成审核制度,对超过一定金额的大额资产的投资、购置进行决策前审核,防止资产形成的随意性。三是建立资产使用、管理责任人制度,明确管理职责和管理权限。四是加强行政监督立法。行政监督立法是依法实行行政监督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尽快建立健全各种行政监督法规,才能为积极有效的行政监督提供基本的规范程序。

3.2 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预算管理

在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中,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预算可以有效地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可以为细化部门预算提供直接依据,还能够进一步深化公共财政体制改革。(1)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部门综合预算应包括该部门的预算内资金、预算外资金、基金等。由于预算外资金形式多样复杂,又涉及中央与地方之间、各部门之间的重大利益调整,因此许多部门在编制部门预算时并没有把所有的预算外资金列入部门预算之中。为建立真正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部门预算,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改革预算外资金管理,从资金源头上防止资产重复购置与资产闲置。(2)制定科学合理的定额标准。随着社会的发展、形式的变化,过去的预算收支分类体系与定额标准已与目前的改革实践严重脱节。因此,尽快制定一套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定额标准,既是完善部门预算改革的要求,也有利于编制合理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预算。从而解决部门之间较为严重的苦乐不均现象。(3)细化部门预算。在编制部门预算时,预算内容要尽可能地细化,不仅要具体到部门,而且要具体到各单位以及详细的支出项目,以提高预算的透明度和约束力。防止资产预算被挪用或将其他方面的预算用于购置资产。

3.3 完善产权登记制度

开展事业单位的清产核资工作,摸清家底,建立完备的产权登记制度。一方面可为深入开展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打下基础,另一方面也可为科学分配预算,准确评估单位绩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提供基础数据。清产核资工作是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基础,要较好地实行新模式必须有组织、有领导地对所属事业单位的现有资产进行一次全面清查。清查需以帐面价值为基础,以实物为依据,采取自下而上、自查为主的方法,通过回忆、座谈等方式,按购置或调入时间、现状、用途全面盘点,并登记列入财务帐,从而使帐面价值真实反映实物。通过清查盘点,在弄清资产家底的基础上,要完善产权登记制度。

3.4 完善产权登记制度

开展事业单位的清产核资工作,摸清家底,建立完备的产权登记制度。一方面可为深入开展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打下基础,另一方面也可为科学分配预算,准确评估单位绩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提供基础数据。清产核资工作是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基础,要较好地实行新模式必须有组织、有领导地对所属事业单位的现有资产进行一次全面清查。清查需以帐面价值为基础,以实物为依据,采取自下而上、自查为主的方法,通过回忆、座谈等方式,按购置或调入时间、现状、用途全面盘点,并登记列入财务帐,从而使帐面价值真实反映实物。通过清查盘点,在弄清资产家底的基础上,要完善产权登记制度。

总之,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是一个探索无止境的研究领域,需要我们不断适应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要求,在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上不断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通过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管理模式和法规体系。

参考文献

[1]@郭复初.国有资本经营专论[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1920.

[2]@史忠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探索[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99103.

[3]@朱少平.新体制下的国资管理与国企改革探索[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4]@郭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J].中国行政管理,2004,(6):46.

猜你喜欢

管理体制国有资产事业单位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浅析新形势下的国有资产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国外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对比分析——以国家公园管理体制为例
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
关于国有资产资本化改革
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建议
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反思与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