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信用社金融改革创新途径

2009-07-03吕亚茹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12期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改革创新问题

吕亚茹

[摘 要] 本文围绕推进农村信用社金融改革创新,探讨破解“人”、“法”、“技”三大制约因素的对策:通过优化改革创新的外部环境;着力激发农村信用社金融改革创新的内生动力,不断推进农村信用社健康科学发展。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改革创新;问题;对策

推进农村信用社金融改革创新,既是推进农村信用社自身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必然要求。近几年来,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取得了明显实效,但是由于受体制、观念等因素影响,金融创新力度不够,改革发展还面临着突出问题。积极推进金融改革创新,有效破解发展难题,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更好地支持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是重要的实践课题。

一、当前制约农村信用社改革创新的主要问题

1、“人”的问题

“人”的问题,就是农村信用社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在农村信用社50多年风风雨雨发展历程中,管理体制几经更迭,缺乏培养人才的长远规划,导致在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中缺乏人才优势,突出表现为管理人才不足、业务人才贫乏、专业人才奇缺、年龄结构不优。同时,由于农村信用社工作条件艰苦,任务繁重,难以招聘到诸如计算机网络人才、法律专业人才等信用社急需的专业人才。

2、“法”的问题

“法”的问题,就是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立法执法问题。从管理体制上看,农村信用社现行管理体制存在着产权关系不清、法人治理结构不科学、管理多元化、内控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导致目前农村信用社还没有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和自我约束。从立法执法看,一方面,现有的合作金融法规制度主要表现为行政管理,即由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督实施的由中国人民银行1997年制定颁布的《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规定》,这一规定法律层次较低,缺乏应有的法律效力,约束力较弱,以至于侵害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权益的现象以及一些机构违规操作的现象屡禁不止,导致“行政法律化”问题比较严重。

3、“技”的问题

“技”的问题,就是金融服务手段的问题。推进金融创新,要求依托高科技手段,在金融信息电子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目前各商业银行结算手段早已发展到电子化、网络化,实现了全国大联网,而农村信用社电子化建设起步较晚,在全国尚未形成统一的结算体系,缺乏金融创新的技术支撑,其负面效应已经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积极优化农村信用社金融改革创新的外部环境

1、优化法制环境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法制层次不高,其地位就难以确定。从长远发展来看,应尽快启动合作金融法,通过立法,将行之有效的合作金融政策法制化,明确信用社的管理体制。

2、优化政策环境

近年来,国家从资金、财政、税收和利率等方面对农村信用合作社给予了有力的政策扶持,这对于农村信用社化解历史包袱、改善财务状况确有较大帮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资金扶持力度有待加强、资金支持方式有待完善。农村信用合作社服务“三农”,风险大、管理成本高、盈利水平低。农村信用社改革,不仅关系到信用社的稳定健康发展,而且事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3、优化生态环境

农村信用社历史包袱重,资不抵债缺口难以弥补,不良贷款清收、置换难度大,部门协调多,解决好这些问题需要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推动农信社的改革与发展顺利进行。要把打造农信社新的金融生态环境工作做为改革的着力点和突破点,信用社要主动积极地向当地党政领导多汇报,取得地方党政的重视与支持;加强同财政、税务、农业、林业、国土等有关部门协调沟通,努力落实各项扶持政策。

三、着力激发农村信用社金融改革创新的内生动力

1、坚定改革创新信心

当前,农村信用社金融改革创新上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但也要看到农村信用社分布在广大的农村,在可持续发展上,这却正是推动金融创新的优势所在。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城乡协调发展机制逐步完善,农村信用社金融改革创新有着广阔的潜在市场和颇为可观的客户群。农村信用社要树立机遇意识,着眼于农村市场需求,深入挖掘农村市场,拓展启动新市场、培育发展新客户、研发推广新产品,巩固和扩大信贷市场份额,在贷款营销上实现新的突破。

2、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农村信用社要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服务“三农”工作的思路目标,创新和拓展服务“三农”的措施和渠道,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思路要宽,积极做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延伸工作,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发放的对象由过去的种、养农户延伸到从事或服务于第一、二、三产业的所有农户以及城镇个体工商户,使更多的农民受益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让更多的农信社把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做大;重点要突出,做好信贷资金的有效投放,重点支持特色农业发展、支持农村经济结构优化、支持现代农业建设、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支持推进乡村城镇化。产品要更新,有针对性地设计开发出适合农村市场资金需要的信贷新产品,打造“零售型”业务品牌,为农民提供综合信贷产品营销。

3、创新经营方式和战略

要创新经营方式,全面实施负债多元化经营战略,大力推行资产多元化经营策略,积极拓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农村消费贷款、助学贷款业务。要创新经营战略,由“存款立社”转向“贷款立社”,应由重点抓存款转向重点抓贷款,提高贷款质量,增加经营效益;由被动投放贷款转向主动营销贷款。

4、加快推进电子化建设

认真落实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信用社电子化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要求,坚持分类规划,逐步实施,着力提高农村信用社电子化营业网点覆盖率,在有条件的地区发展网络建设;逐步建立农村信用社支付结算服务网络,逐步实现全国农村信用社特约电子汇兑清算服务中心与各省辖电子联行中心的网络对接,逐步建立农村信用社支付结算服务网络,彻底解决农村信用社的支付结算问题。

[参考文献]

[1] 杜金向.对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经济问题探索,2002.6.

[2] 陈岷.论农村信用社立法若干制度.财贸研究,2005.3.

[3]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信用社电子化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银办发[2000]291号).

猜你喜欢

农村信用社改革创新问题
以市场化方式实现农信社改革目标
新时期高校体育管理创新的理性思考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现状及对策
浅论对环境监察执法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农村信用社坚守合规强化内控的具体措施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