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2009-07-03冯舒蕾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12期
关键词:金融危机对策

冯舒蕾

[摘 要] 本文分析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探讨了纺织品出口业现存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和建议:首先,纺织品出口企业应实施品牌战略,坚持走科技创新之路;其次,企业应完善产业链,增加利润,增强抗风险能力;第三,纺织品出口业应大力实施出口市场及方式多元化战略;最后,纺织行业内部应建立贸易摩擦预警机制,并鼓励业内企业积极申请相关认证。

[关键词] 金融危机;纺织品出口;对策

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起因及影响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部门的风险和不稳定性因素可能极大地影响实体经济的运行。20世纪多次金融危机使社会经济蒙受了巨大损失,相应的研究催生了金融危机理论。金融危机理论呈现为从经济金融视角到货币金融视角,再到技术金融视角的研究进程,折射出研究者从理论解释到防范危机的愿望。《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将金融危机定义为“全部或部分金融指标——短期利率、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的和超周期的恶化”。

2008由美国华尔街引爆的世界金融危机有如巨风海啸,迅速波及全球。顶尖投资银行土崩瓦解,全球股市狂跌,失业率急剧增加,个别国家几乎破产,各国的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都面临着巨大威胁。这场世界级的金融危机源于美国的房贷次级债危机。房贷次级债是美国金融界前些年曾经大力推荐的金融创新产品,它是美国金融界为了促进美国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把自己的业务做大,向购房者提供的几乎没有任何约束条件的、因而存在还债高风险的购房信贷。当购房者不能按期支付房贷的本息即所谓断供现象不断发生、达到一定数值的时候,房贷次级债所蕴藏的风险就会立即显现出来。随着其风险的进一步显现,就引起了有关投资者对自己持有的房贷次级债进行恐慌性抛售,最终引发美国的房贷次级债危机。但从实质上说美国房贷次级债危机只是引发美国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或导火索。美国的资本过剩缺乏正当的出路,才是酿成美国金融危机的深刻根源。

中国经济作为全球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绝不可能独善其身。尽管中国是这次金融危机里唯一受影响相对较弱的大国,但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扩大,其不可避免地要影响到中国的实体经济。面对这样的整体形势,如何应对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已成为全国各级政府的当务之急。目前来看,对外贸易无疑是受影响最大的一方面。中国经济目前仍属偏外向型,外贸依存度高达60%,,全球性经济衰退必然会严重影响中国的对外贸易。受金融危机影响,美、日、欧三大贸易伙伴需求急剧减少,国际市场萎缩,致使我国出口企业贸易条件恶化。海关总署的进出口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外贸出口额的增幅下行放缓趋势明显。以美国为例,我国对美出口的产品中,纺织品、鞋袜、低端生活用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这些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是美国的中低收入阶层,他们在这次金融危机中遭受了很大的损失,这必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这些产品的对美出口。同时,我国这些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主要依靠价格优势与其他发展中国家进行竞争,由于金融危机带来的美元疲软和人民币升值,使得中国企业的价格优势不再,出口进一步受到抑制,中小企业倒闭,失业工人增多。根据我国商务部进出口统计数据,2008年与2007年相比,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更加显著,以月度累计出口增长速度为例,在已经过去的9个月中,我国2008年的出口增速均大大低于2007年。同时,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贸易保护主义也开始抬头。2009年05月19日,商务部称,今年1至4月份共有13个国家和地区针对中国发起“两反两保”调查(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特殊保障措施)38起,同比上升26.7%,中国已成为国际贸易摩擦的主要对象。

二、中国纺织品出口的现状及问题所在

我国加入WTO后,纺织品出口从2001年的534.4亿美元猛增到2008年约1851.7亿美元。但同时也遭遇了大量的贸易摩擦和贸易壁垒。我国纺织品出口市场主要集中于美国、欧盟和日本。从2006年10月起,美国修改了原产地规则,对来自计划经济国家的进口原料成分超过33%的产品确定为市场经济,可对其出口企业进行反倾销,同时对出口国采取反补贴调整,这些措施对限制我国向美国出口纺织品都有一定的针对性。在中欧纺织经贸关系上目前存在着贸易壁垒和反倾销障碍。2004年6月欧盟24家纺织类企业对原产于我国的35类涤纶布实施反倾销调查,涉及企业1000多家,总金额达5.8亿美元;在技术性贸易壁垒方面,我国纺织服装受到欧盟TBT限制;在绿色贸易壁垒方面,欧盟人民生活水平普遍较高,因此高技术含量的绿色纺织品产品倍受青睐,由于欧盟纺织产业在技术水平等方面占有优势,所以就以保护生态环境和消费者人身健康为由,对本国产品和进口产品规定了严格的标准,其目的是为了保护欧盟自身的纺织产业。同时配额价格整体呈上升趋势。据业内人士预计,我国输往欧盟市场的大部分类别的纺织品配额价格将呈上涨趋势。配额价格吞噬了纺织企业的部分利润。随着中欧纺织品协议在2007年的到期,输往欧盟的纺织品配额价格总体来看会有一定幅度的变化,尤其是在年中期间将更为明显。

另一方面,我国的纺织行业生产以批量加工为主,缺乏自主创新。由于我国纺织品的加工能力和加工规模只在中低档产品市场有优势,所以纺织品出口企业的利润率比较低,赚取的只是制造加工环节微薄的利润,出口多以定牌、贴牌为主,50%以上的服装出口是来料加工,30%以上是进口国提供商标、款式、纸样稿来进行加工,自主品牌服装仅占10%左右,而且设计开发水平不高,不能自主设计、生产适合销路的产品。出口成本增大,且品牌竞争力不强。

于此同时,我国纺织业的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消失。随着新劳动法的颁布,纺织品出口企业社会化成本和社会责任体系成本加大,间接地推高出口产品的价格。由于出口产品的价格上涨,我国纺织品参与世界竞争的杀手锏:廉价劳动力、低成本制造、规模效应正逐渐消失,欧美进口商的订单正转向印度、越南、印尼等周边国家。我国商务部纺织品服装办公室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4月中国纺织品在美市场占有率为40.53%,服装在美市场占有率为34.24%,仍居第一位。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一季度,美进口我国纺织品、服装数量同比减少1.68%、7.74%,与此同时,印度对美出口纺织品服装则增长了8.26%。

自2003年后,中国已3次下调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最近一次是2007年7月,其中,服装、鞋帽、箱包由13%调至11%,粘胶纤维由11%调至5%。由于纺织服装行业中小企业众多,竞争异常激烈,纺织服装企业在产品出口上缺乏定价的主动权,使出口退税调整带来的成本上升很难转嫁,利润率将进一步降低,而且不少企业利润本身来自出口退税。据测算2007年国家下调服装出口退税率的2个百分点,直接减少了棉制服装企业5.86亿美元的利润。由于出口退税降低,导致利润下降,影响企业出口积极性,很多中小企业为生存,由出口转向内销。

三、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及相关对策

随着次贷危机不断蔓延,美国和世界经济2008年上半年继续走低。具体到纺织行业相关消费市场,在2007年12月起,美国服装服饰产品零售总额的增长速度由此前的5%~8%直线下降至0.2%。美国的经济衰退导致的消费疲软已经严重影响到中国纺织品出口。海关统计数据显示,自2007年2月开始,我国对美国的服装产品累计出口增速一直呈现逐月下降的态势,进入2008年以后增速更是一直呈现负增长,前3月累计降幅分别为8.26%、14.73%和6.86%。除了欧美,对日本和香港两大传统出口市场一季度的出口各有表现,对日本出口同比增长8.32%,对香港(主要为转口欧美)由于受美国经济的影响,同比下降了8.51%。而从日前结束的103届广交会看,受国际市场需求影响,服装及衣着附件成交28.7亿美元,下降4.8%;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成交24.6亿美元,下降16.8%;对美国和欧盟的成交量分别下降了25.5%和16.4%。无论是1月~4月的出口数据,还是广交会的订单成交情况,都显示2008年行业的出口增速逐步下滑是一个大趋势。此外,欧美进口企业贷款难度加大、资金周转困难,下单时要求货到后延期半年付款的方式,这对我国原本资金就很紧张的中小型企业来说是不能接受的。面对以上金融危机、成本及市场方面的种种问题,中国纺织出口业如历寒冬。寻求相关应对策略已是迫在眉睫。本文现提出如下对策以供参考。

1、就纺织品出口企业自身来说应提升产品结构、实施品牌战略、坚持走科技创新之路。由于我国出口产品技术含量较低,价格低,很容易成为欧美等发达国家贸易限制的对象。国内纺织服装企业要想化解贸易摩擦,在后配额时代真正获益,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是最有效的途径。要做到这一点,企业应增加技术研发投入,加强与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从纤维、面料新技术的研发和服装的设计入手,带动提高上、下游产品档次。对纺织品科技的开发,一方面纺织企业自己要努力培养科技人才、增加科技经费,加大科技的开发力度,争取尽快实现纺织产品的升级换代;另一方面,政府也应该在政策方面给予优惠,支持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研究开发,对纺织产业链相关产业加大扶持力度,使其更好地为纺织品出口服务。另一方面中国纺织业长期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状态,要想转变传统的增长方式,纺织企业就必须提高对品牌战略的重视、树立起品牌意识,着力打造强有力的品牌,关注市场流行趋势,造就品牌效应。在品牌设计、技术研发、市场营销网络建设方面的优势企业可循序渐进地建立和扩大国际营销渠道,提高自有品牌产品的出口比重。纺织企业应通过培育自有品牌提高议价能力,尽可能地利用手中的优势和外商进行价格谈判,让外商承担部分上升的成本。

2、企业应完善产业链,增加利润,增强抗风险能力。由于受次贷危机、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生产成本上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纺织产业链的利润大幅下降,出口企业可以通过延长本企业产品线,同时生产上下游产品,增加企业利润。如自己买纱、自己织、自己染、自己生产服装,把中间利润挤压掉。纺织企业也可以在纺织产业集群地寻找到上下游合作伙伴,同时方便上游面料及辅料企业更好地服务客户,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运输成本,缩短供货时间,从而使众多的服装企业能够更好地满足“小批量、多品种、快交货”的需求。

3、面对金融危机,我国纺织品出口业应大力实施出口市场及方式多元化战略。我国纺织品出口中对美国、日本、欧盟三大主要市场的直接出口比重为47%,加上间接出口比重则高达60%。反映出我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贸易中较强的地区依赖性,也说明了该行业潜在的不稳定性。市场的集中目前已经招致部分地区或国家纺织行业对我国产品的抵触,采取对本国市场的保护措施。因此出口企业要有步骤、有选择地开拓具有潜力的新兴市场,特别是印度、俄罗斯、南非和巴西这些有较高人口基数和消费能力的国家和地区,但必须在出口产品结构上进行调整,以便更好地适应这些新兴地区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有实力的企业应加快“走出去”步伐,尽可能避免贸易摩擦。目前,巴基斯坦、越南、柬埔寨、土耳其等国家和地区的纺织品服装业已具备了一定的发展基础,有条件的企业可在这些地区建立一些纺织品服装厂,视同这些国家出口,绕开贸易壁垒;或者收购进口国纺织品生产企业,打通研发、设计、品牌、零售渠道,并增加东道国资本市场融资条件,国内生产和国际销售统筹运作;此外,还可同跨国零售集团和品牌集团全面合作,采取投资参股,购买一部分销售渠道,或者相互参股,利益与共。

4、纺织行业内部应建立贸易摩擦预警机制,并鼓励业内企业积极申请相关认证。行业组织可以通过研究美、欧、日的有关反倾销法规、技术标准、产业政策等,建立纺织服装重点品类的出口数量、出口价格、出口国别和地区的监测系统,密切关注、及时分析国际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主要进口国相关产业国内竞争状况的变化及其纺织品服装进口政策的调整,并及时给国内的产业部门和企业反馈信息,使后者能够在出口方面做出及时的调整,避免贸易制裁对我出口带来的不利影响。一旦产生贸易争端,应加强政府、行业协会与企业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制定对策、积极应对,通过多种渠道和共同努力解决问题,争取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与此同时,为打破经济发达国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确保出口服装贸易的正常开展,纺织行业应该鼓励企业积极申请绿色认证,开辟绿色通道。企业应努力按ISO14000标准建立环境管理体系,使企业更好地进行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从而获得认证。

[参考文献]

[1] 严春瑜.从中美贸易摩擦看中国外贸战略的转变[J].法制与经济,2006.2.

[2] 孙雪梅.后配额时代我国纺织品的出口形势及其战略调整[J].商场现代化,2006.1.

[3] 刘书兰,余仁群:.出口退税政策给纺织品出口企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统计与决策,2006.11.

[4] 张燕生,王海峰等.次贷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形势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J].宏观经济研究,2008(3):7-10.

[5] 魏好勇,高密.纺织服装业产业升级已迫在眉睫[N].中华工商时报,2008-05-12(3).

[6] 马洪.出口型企业转型可以三步走[N].中国经营报,2008-05-13(3).

[7] 吴静.纺织业进入“寒冬”,向左向右处于“十字路口”[N].杭州日报,2008-05-08(5).

[8] 金旭:.共享中国纺织业优势[J].中国经贸,2007.(120).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http://www.mofcom.gov.cn/.

[10] 海关统计.http://www.customs.gov.cn.

[11] 中国第一纺织网.http://ctc.webtextiles.com.

猜你喜欢

金融危机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浅析金融危机化解救助的效果
浅析金融危机化解救助的效果
中国未来两年内是否会发生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国际金融体系改革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