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之散谈
2009-07-03孙豹隐
孙豹隐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人们谈起它来往往有说不完的话题。莘莘学子、武林俊彦、有识之士,纷纷从多个角度、不同层面介入,对武术技法乃至武术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见仁见智,各抒己见,引发了构建煌煌武学工程的一次又一次大讨论、大对话,从而丰富了武术发展的理论课题研究。对此,围绕武术发展的命题思考,笔者选择了几个不大为人所注意的“点”。希望能够以小见大,从细微处发出几丝清音,为发展繁荣中华武术尽点绵薄之力。
科学态度
在当代社会,任何事物的研究都需要具有科学的态度,对于武术而言,自然也不例外,但如何才算科学的态度,这就需要我们加以讨论了。如一篇名为《争议古拳科学化》的文章,其中有关于“站桩”与“散打”的对比,认为:挑选两班人马,一班全神贯注苦练站桩,一班科学训练专工散打,半年后来一场对抗赛,如果站桩班大获全胜,散打班全军覆没,那么就证明站桩是好东西,运动是坏东西。反之,“站桩训练不如散打训练”。乍一看,这段话蛮有理的,这是在用科学的手段来检测“站桩”与“散打”的训练优劣。然而,真正用科学态度来分析一下,上述说法是不科学的,在半年时间里,专练站桩与专攻散打者较技,毫无悬念,一定是专工散打者占尽上风。但是这并不足以说明站桩与散打谁是好东西,谁又是坏东西。站桩是传统武术训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进入技击学习阶段的前奏和基础。而学成武术,掌握技击手段并达到一个相当水平,是需要较长时间的。保守一点估计,至少也得三五年吧。传统武术的训练也是有一定科学性的,有的拳师要求徒弟在整个学拳阶段拿出相当的时间先集中练习站桩,待整体功夫上身后再去学习与技击紧密相关的速度反应技术,效果的确好。这种情况在武术传承史上并不鲜见,真实的例子不胜枚举。所以,若要真正科学测定站桩与其他训练就要为两种练法实施较量提供同一个平台。用科学的态度审视,同一个平台就是两班人马的对决应当放到整个训练期(假定设置为四年),结束之后进行。按照这种设定,双方竞技之后,若是站桩者一败涂地,那就无可争辩地证明了那位作者的论述是正确的、科学的。而简单地截取整个训练期一小段时间(比如半年),便加以较技的做法,则脱离了传统武术的训练规律,割裂了传统技击学习的完整性。这样的较技,实质概念有所错位,科学性大打折扣,不论结果如何都难以令人信服,难以说明问题。
放眼当今武坛,应当说类似上述方式讨论问题的情形并非少有。因此我们有理由说,论述武术的科学化,先需自己树立严格的科学精神,努力做到用严谨、完全、彻底的科学态度来阐释、解析、论证大小课题,才能完成科学的使命,才能切实推动武术的科学发展。强调这一点,目前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口述历史
自从香港凤凰卫视的《口述历史》栏目推出以来,口述历史这种方式不胫而走,活跃于诸多领域。传统武术自古以来,重实践轻理论,“有述无作”的现象相当普遍。昊吴武林承传多以人体技能为本,载体尽是口传心授。即使有些传统武术的大家想把自己毕生所学加以总结,传承下去,也只是留下一些拳谱口诀,绝少能系统地形成科学的文字著作。传统武术这种独特的记忆方式,造成了今天我们对传统武术历史文化内涵挖掘和整理的难点。国家体委于1983年至1986年间动员了八千余名专职和业余武术工作者,耗资上百万元(这在当时是一笔可观的数目),实施了“普查武术家底,抢救武术文化遗产”的工程。现在看来,武术挖掘工程堪称浩大,积极意义也自不待言,但成绩却不怎么显著。究其原委,固然有多种因素,而主要是在于传统武术传承的封闭性、保守性及史料典籍奇少的客观实际。这就提示我们,为了很好地继承传统武术的精华,除了在挖掘整理方面注重深入下去,更加讲究方式方法外,应特别重视从传统武术承传的独特性出发,充分调动传统武术家的积极性,发挥他们“口述历史”的作用,不失为一条新的捷径。
事实上,近年来传统武术家口述历史的文章、访谈录频频亮相于武术报刊。其中有许多确实提供出了珍贵的史料,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成为挖掘工程的重要补充。联想到众多传统武术家年事已高,有的已经离世而去,“口述历史”应当有一份紧迫感。我们需要从发展中华武术的高度来认识这种紧迫性,珍惜时间,加大力度,采取积极措施,抓紧去做好这项工作。在充分认识“口述历史”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有必要指出一点: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的浸染,传统武术的“口述历史”也暴露出一些偏离正轨的迹象。譬如违背史实、胡吹乱夸,故弄玄虚,门户之见,唯我独尊、贬损他人之作时有露头。此类东西往往姑妄言之,缺乏严谨的科学态度,不仅对传统武术的挖掘研究无甚裨益,而且还容易混淆视听、影响团结。对此现象,应引起注意。针对这个问题,“口述历史”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口述历史”既然是讲说历史,那就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无论论述什么都应当实事求是,对历史负责。“口述历史”虽说是“口述”,但也应当讲究学风,不能口无遮拦,信口开河,意气用事,把小的说成大的,把原本没有的吹成煞有介事似的。二是凡讲述的人或事,最好是自己亲历过的,或者是确实有沿革传承记载的,才能作为依据。那种道听途说,人云亦云,甚至以讹传讹的东西,报刊媒体不能再有意无意地为其提供市场。三是要站在现代科学的高度来回顾传统武术中曾经有过的内容,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来解释说明某些现象。传统武术传承的历程中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一些着意宣扬的东西缺乏科学性是可以理解的,是无须苛责前人的,但是今天重申这些内容,就需要注入新的思考,不加任何思考和盘端出的做法。就值得商榷了。四是述史说武,只要是实事求是,对自家的好处自然可以说好,这对弘扬中华武术有益。而对他人则不可过多指责,即使是争鸣,也应当心平气和,摆事实,讲道理,尽量“不要说人家不好”(原国家体委主任李梦华语)。五是遇到双方争执不下的情况,可以高挂“免战牌”。张三、李四同唱一出《三岔口》未尝不好。国学大师季羡林最近讲了一段话发人深思:“如果……打笔墨官司,则对方也必起而应战。最初,双方或者还能克制自己,说话讲礼貌,有分寸。但是笔战越久,理性越少,最后甚至互相谩骂,人身攻击。到了这个地步,谁还能不强词夺理,歪曲事实呢?这样就离开真理越来越远了。”我们不是愿意把武术称为武学吗,那武术也就应当归属国学的范畴,我们应当在“口述历史”中学会遵循这一法则。
总之我想,上述几点若是大家都乐意认同并能努力践行的
话,“口述历史”将会愈加灿烂,为中华武术的发展繁荣起到更大、更积极的作用。
创新再议
创新是武术进步发展的动力。惟有不断创新,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武术才能生机勃勃、永葆青春活力,才能在现代赢得更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今天,社会的需要使得武术的功能出现了有消有长的势头,导致武术的创新也萌生出新的特点。但是不论怎样,技击性仍然是武术最主要的特点之一。武术创新在形式上可以是现代的,而在内容上必须保持传统的、民族的基本特性。
新中国成立后,武术运动得到新的发展。其标志之一便是对传统套路的研创出新。涌现出了许多当时着力推广,同时也受到群众普遍欢迎的新型套路。如1950年代由国家推出的简化太极拳,只有24式,却因为动作精炼、简单易学、便于普及的特点,一举风行全国。由国家体委运动司编的《简化太极拳》小册子,在“文革”期间都没有凋零,在1973年还新出了版本,到1979年2月第4次印刷印数达到了366万册。稍后山西形意拳家李三元一改传统形意拳套路动作单调、枯燥、重复之弊,创编出了动作舒展大方,拳势丰富明快的综合形意拳,一度深受形意拳习练者的追捧。1980年代后期悄然兴起的木兰拳,更是全面创新的产物。其造型优美、形式多样、飘逸潇洒、神意和谐,很快流行于大江南北,勃兴于全国各地,一时间甚至大有走向世界之势。这些事例表明,传统套路应当创新,创新应当与时代的进步同步。只要是富于时代精神的创新,都会受到群众的欢迎。
然而,在充分看到上述创新的优点与成果的同时,我们也不能闭目无视另一种情形。即时至今目,广大练习太极拳者还是更多地青睐杨式、陈式、吴式、武式、孙式等传统套路;爱好形意拳者仍然更多钟情传统套路五行连环、闸势(杂式)捶、十二大形合练等,像那个木兰拳,显赫一阵后,问津者是越来越少了。至于1990年代初提出的要研创一种“能合中国武术名派精华,具备主要传统特征的新拳种”,弹指十余年过去,并未见到其登台亮相。这就不能不促使我们去思考一个问题:套路创新、研创新拳种,究竟怎样去做才能具有长久的生命力,才能获得最大多数人的接受和肯定?全面回答这个问题是困难的,因为其中包含了太多的因素。我只是觉得,武术套路的创新,新拳种的创研,一定得保持武术的基本风格,必须要反映出武术的主要特征。这是一条应当遵循的首要原则。
武术最突出的特征是技击性。高等学院校教材《武术》2000年第三版解释: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主要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明确地表明技击是武术的本质特征,也是武术的特殊内涵,是武术区别于其它传统体育项目的显著特点。武术套路的创新,不论路子怎么走,都不能脱离武术的本质特征。研创拳种也是要以凸现这种特殊内涵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如其不然,不论在新颖性、审美性、推广性、健身性以及生态形式上实现了多少创新,取得了什么突破,最终都难以达到理想的预期目标。扫描木兰拳的先张后弛过程,主要原因恐怕是在于其技术结构体系没有表现出武术的技击含义,甚至连“舞其神,变其形”的暗示、象征都没有。因此,人们渐渐感到木兰拳名谓拳,实则为舞,大概属于东汉人傅毅《舞赋》中所描述的那种传统宫廷舞之类的东西。对热衷于习武学拳者来说,最终与其分道扬镳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木兰拳如此,其它拳种亦然。如最具代表性的太极拳,不论套路形式如何变幻,也是以技击性为本质特征的。在2003年全国武术科研报告会上,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就旗帜鲜明地指出:太极拳如果失去了技击特色,就会走向没落。此话虽然尖锐,但的确有道理。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永恒话题,武术创新更是时代热切地呼唤。探索武术创新的规律和方法,构建武术创新的理论体系,推出武术创新的实践载体,是武术创新的基本要求与主要内容。创新大道通九天,在武术锐意创新的大道上,始终把体现武术的本质特征、特殊内涵——技击性,摆到醒目的位置,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做法,我们应当牢牢记住这一方法。
全面观点
当下方兴未艾的“康龙武林大会”,以“无拳套、无级别、无演绎”的全写真形象,在擂台上演出了一幕幕中华传统武术的技击对抗大战。烽烟之中,其勇可嘉,其情可叹,其志可赞。对于推动和发展传统武术的积极意义不可小觑,将来在武术发展史上能够写下轰轰烈烈的一页。对这场武林盛事,我举双手赞成。
不过,看了整整一年的武林大会,也听到了社会上的一些不同声音。归纳起来,主要反映这种搏击格斗打出的武术特点、民族风格不够鲜明浓烈,运用的传统技法不够丰富、娴熟,整体水平不是很高。好像与人们心目中、想像中的武术技击那种真打实战的情景和水平差距较大。令内行不能满意,外行有些丧气。博大精深的中华武术的真玩意就是这个样子呀,没劲。回味这些议论,我在思考之余,也萌生了一些想法。
应当承认,“康龙武林大会”是武术对抗展示上的一次重大突破。而为什么好不容易出现了多年未有的重大突破,展现在擂台上的对抗场景却难以令人满足呢?我对武林大会的“三无”进行了反复琢磨后,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对抗性的武术在发展中寻求突破时。一定要注重和坚持全面的观点。那种突出一点,不及其余,甚至以偏概全的做法,往往容易顾此失彼。那样的话,突破的步子再大,某一方面能够吸引人眼球了,而另一方面则又露出破绽,相形见绌了。
让我们切入“三无”,做一些具体的分析。
武林大会宣扬“无演绎”的旗帜,实在是明智果敢之举。传统技击也好,现代散打亦罢,本来就是真打实斗的好东西。加以任何演绎的元素,都会损害传统武术的精髓,降低现代竞技的水平。那些华而不实,像唱戏里虚拟假打的那一套,早该抛到九霄云外了。武林大会彻底弃“演绎”的表式和内容,对提升传统技击的水平,推动武术散打挺进国际体坛的功劳自不待言。
“无拳套”从积极方面来说,无疑是一种大胆的、重要的改革与突破。曾记否,早在二十多年前,武术散打刚刚露头,“拳击加腿”的打法风靡擂台、占尽优势。人们望之,纷纷兴叹:戴上那么厚重的手套。传统技击中的诸多实用手法怎么能够表现出来。发出的改革拳套甚至取消拳套的呼声不绝于耳。现在,武林大会率先做到了无拳套。人们打心底里发出称赞。
对“无级别”,就得认真思忖一番了。作为现代对抗性的竞技项目,严格划分级别,是科学的。它体现出文明与公平,符合现代竞技原则和体育道德。相反,不论级别,100公斤同60公斤的
选手同台竞技,怎么说都是不公平的。谁都知道,武术界有一句行话,“拳假功夫真,力大强十分”。而按科学考量,体重与力量基本上成正比。除去极个别的情况,体重大力量自然也大,所谓身大力不亏嘛。有人可能抱有他论。甚至可以列举出古时打擂的故事来证明。旧时打擂什么时候先要称体重呀,传统技击不就讲究以小打大。以巧打力,四两拨千斤嘛。此话乍听不错,还有实例可循。然脱离了时代,脱离了实际。古人技击不分体重级别,一方面那个时候人们的科学水平和意识远没有今人高超和强烈,不大理会与注意这些元素;另一方面传统技击多注重“一招制敌”,“上打咽喉下打阴,中间更似虎掏心”,专攻人的要害。那种指戳眼,抬脚踢裆,是不需要过分讲体重和力量的。体重、级别当然不成为影响竞技水平高低的决定因素。同时,古人身小体轻而敢上擂台者,无不蓄有内功,怀有绝技。举手投足间,轻轻松松便能够重创对方,根本不在乎对方是不是人高马大,体重超过自己几何。今日之散打竞技则是另一码事,处于高科技时代,有谁乐意吃大苦来练原始功呢。现代习武人中,具有超常功力者,不可能成为普遍现象。武林大会的实践展示已证明了这一点。加之现代散打竞技明确规定了禁击部位,从实际上禁止了那种“一招制敌”招法的应用。即使有个别人拥有这种招法,在现代赛场上也没有了用武之地。而对这样的大前提,两个人对搏,谁也不可能占有先天的优势。体重的意义便凸显出来,体重轻的一方必然吃亏许多,比赛就谈不上公平了。而不公平的比赛不仅不能服人,说到底也不利于竞技水平的提高。
影响武林大会整体竞技水平的还有一个原因。在为“无拳套”的积极方面唱赞歌的同时,不能不考虑到一个安全性的问题。不戴拳套,出手既快又狠,容易伤人是明摆着的事。针对这个问题,武林大会制定了禁止攻击头部的规则。然而这样的规则又引出了新的问题。禁击头部,安全有保障了,可技击的水平和武术特色、民族风格却因之降低了。武术传统技击不同于国外搏击竞技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特别强调防守反击,讲究包括用头在内的“八内”打法。规定不准击头,谁还会去注重对头部的防护呢。没有精当的防护,又何谈打出巧妙的防守反击呢?再说,头部处在对方攻击的最佳部位,传统技击中有许多动作就是专门冲着打头去的。不准打头了,传统技击中的不少精妙招数因为没有了对象也就失去了意义,进攻的整体水平自然也就大打折扣。
通过上述简要分析,人们有理由这样说,无拳套与禁止击打头部是一对矛盾体,两者都是一把双刃剑。无拳套放开了手法的运用,可是容易造成不安全的结果;禁止击打头部,增加了安全系数,却影响了武术技法的应用与发挥。武林大会在这种矛盾体中亮相,人们感到某种不满足就在所难免。
思忖过后,引申出一个带哲理的命题。任何创新,任何突破,都应当用全面的观点去考虑问题,尽量避免片面性。只有兼顾各种因素的全面思考成熟了,创新与突破才能真正体现出它们的价值。武林大会给予人们许多有益的启示,这一条恐怕也要算作是题中应有之义吧。
责任编辑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