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写批评性报道要注意自我保护
2009-07-01孙琳
孙 琳
批评性报道往往针对的是矛盾比较集中的事件和热点难点问题,作为记者要敢于直面矛盾,揭露矛盾,努力化解矛盾,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对一些地方滋生的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依靠党和政府、执法部门大胆地进行采访报道。但在具体的采访报道中,记者更要注意把握好原则和分寸、报道方法与技巧,并在开展批评性报道的同时做好自我保护。那么,如何在采写批评性报道中做到自我保护?
要注意采访保存与批评性报道相关的同期声及现场场景画面等,以备留用。近些年来,随着媒体在群众中的威信不断提升和一些受到媒体关注后的腐败、堕落官员纷纷落马以及一些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群众对媒体的期望值越来越高,遇到难事、烦心事、不平事,总会先与新闻单位联系。多数情况下,记者和媒体经过缜密的策划采访,批评性报道都能成功,取得积极的成效。但有时候记者稍有疏忽,就会遇到麻烦,甚至惹上新闻官司。一位地方电台的记者曾讲过他的一次亲身经历。有一次,他根据群众热线反映,对当地某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存在的过激行为进行了批评报道。然而,由于他没有注意保留当时商贩、旁观者的相关同期声,新闻播出后,该执法人员逐级找到主管领导哭诉执法难,要求上级领导对记者进行调查,看记者是否和商贩有亲戚关系,是否与执法人员有过矛盾纠纷等,使批评报道不但没有收到原有的效果,还让记者每天穷于应付这些调查,既耽误时间又影响心情。另一位地方电台的记者就从中吸取了教训。有一次,一些做餐饮生意的商贩找到这位记者,反映他们的管理部门中一些执法人员经常在他们那里白吃白拿。为了取到第一手证据,这名记者一大早就携带了微型录音机等报道器材,去卖餐饮的地方蹲点。当发现有管理人员去白吃白拿时,记者当即询问商贩和旁观者,并录下同期声,保留下来。他采写好批评稿后,先找到主管领导,领导同意发表,并责成相关管理部门进行为期3个月的整顿。该批评报道就很好地发挥了舆论监督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由此可见,注意采访保存与批评性报道相关的同期声、画面等素材非常重要,当一些被批评的单位或人找上记者的麻烦时,它就能成为媒体有利的证据。
在一些情况下,如果对批评的人和事没有条件留下录音录像等重要资料,那么最好找到被采访人或者相关执法部门在批评稿件上签名,写上“同意发稿”、“情况属实”等,并标注好日期,作为资料留存。
采写批评报道时注意分寸,把握好度。一般地方新闻媒体在采发批评性报道时,虽说是处于监督的主体,但其地位往往低于客体,甚至还受制于监督客体。我们在采访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情况,一些单位从局部利益出发,不希望受到批评,就会对记者的采访设置种种障碍,刁难威胁记者;一些人更是抓住报道中个别使用不当的词句纠缠不休,对记者进行打击报复,使记者无法正常开展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地方新闻媒体,在采发批评性报道时更要把握好分寸,如果在报道时轻描淡写,不疼不痒,就发挥不了舆论监督的作用,新闻媒体的公信力也会降低;但如果过于尖锐刻薄又会引火烧身,同样难以正常开展舆论监督。通常在采发批评性报道时,应多选择那些既是客观真实,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又是党和政府正在着手解决且有能力解决的问题,使报道能够起到帮助领导部门改善工作,增强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
另外,要把握好批评性报道的“度”,新闻工作者还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分析问题,处理好高尚情操与低级趣味的关系。在报道时,旗帜鲜明地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不脱离党的原则,对涉及重大问题的批评报道,要同有关上级或主管部门联系,并听取被批评者的意见。报道中要尽可能多用事实说话,少下结论。对于一些前进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在开展批评报道时,要善意指出,给予改正的机会。
讲究方法,灵活采访。批评性报道危险较多,有时为了取得第一手的重要资料,记者要深入到危险的地方。此时,记者就要注意好采访方法、技巧,不然就有可能受到人身伤害。
一次,笔者和另一位地方电视台的记者一起在县区一个偏远的村庄采访,发现这里有大面积焚烧秸秆的现象,我们当即决定对该村焚烧秸秆一事进行批评报道。因为秸秆禁烧工作长期以来都是市里狠抓的一项重要工作,各级政府对于焚烧秸秆都制定有严厉的处罚措施,一些村民对记者的采访特别敏感。当记者拍摄焚烧画面时,引起了附近村民的注意。他们围拢过来,抢夺摄像机,甚至在村里多次拦截采访车不让离开。后来在相关部门的协调下,记者才得以脱身。吸取这次采访的教训,后来记者在开展批评性报道时就注重了使用暗访技巧,特别是对容易激发矛盾的现场和一些危险场所的采访。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的《都市报道》深受大家喜爱,节目中有许多批评性的报道既有第一手的证据,又十分生动全面,暗访的技巧在这里被大量使用。但暗访时记者需要注意的是要隐藏好自己的身份,多发问,让当事人多说,弄清事情的真相。同时对随身携带的暗拍器材要做好充足的准备,保证电池有足够的电量,拍摄时尽可能对准主体、靠近主体等,以便这些资料日后能成为媒体有利的证据。暗访还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侵犯他人隐私,对于涉及国家机密的、不便公开的隐私以及未成年人犯罪,都要作适当的技术处理,使记者在正确行使舆论监督的同时不会惹上新闻官司。
参考文献:
1.蓝鸿文:《新闻采访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李普:《记者甘苦谈》,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傅俊卿:《电视新闻实务》,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邵培仁:《传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作者单位:平顶山电视台)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