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009-07-01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1期
关键词:口语交际创设

陈 燕

一、充分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因此口语交际的训练不能脱离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应在各环节中相互渗透,相机进行。由于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一句话到几句话,再到一段话,循序渐进地练说。应当做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逐步提高。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可以适当设计一些连贯的小问题,引导学生认真看图,有层次、有步骤地依次回答问题,逐步由说一句完整的话到连贯地说几句比较通顺的话。如教口语交际《应该帮助他们》,可以让学生看图,想象说话。设计以下几个问题?图上小姑娘在做什么?她和盲阿姨开始怎样见面?小姑娘怎么主动和盲人阿姨沟通?在领盲阿姨过人行道时,她们在说什么话?然后引导学生同桌合作想象说话,接着分角色表演,全班表演,让每一位同学都有发表见解的机会。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经过总结经验,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点尝试:

1.预习自说。阅读总建立在学生对课文预习的基础上,而预习情况反馈,提供了交流学习的空间,扩展新知。可让学生自说预习中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难,使教学有的放矢。

2.朗读仿说。教师要重视朗读,阅读课就是教师指导下的读书课。训练任何一种语言能力都离不开读,提别是“对话”可让学生自选角色朗读,读中感悟真情。通过模仿表演,反复训练,自然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讨论互说。教师可利用合作、探讨等学习方式,放手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做学习的主人,让他们质疑、问难,讨论争辩、互相交流,畅所欲言,创造乐说、会说、能说的氛围。汇报时,不要平均要求,积极鼓励学生贵在参与,尽其所能,逐步提高。

4.总结评说。阅读教学对问题探究,课文朗读,习题训练等都要指导小结评议,让学生在分析、梳理、归纳的思维训练中培养表达的具体性、严密性,提高表达水平,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大胆、尽情地倾吐内心的感受,实现同学间的信息沟通和启迪。

二、创设话题语境,倡导灵活多样的练习方式

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需要经历一个反复训练的过程,是否激发和保持学生对“口语交际”课的兴趣,关键在于教师和学生共同对交际话题情境的创设。灵活多样、富于情趣的交际活动设计,是“口语交际”课对教师和学生提出的要求和挑战。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创设话题情境。

1.实物创设情境

小学生智能发展处于低级阶段,他们观察事物往往比较粗略,因此,在教低年级学生说话时,要教会他们观察。直观形象的实物展现,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易于学生观察。如上《可爱的小动物》一课时,教师把一只真正的活泼可爱的小白兔带进课堂,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们一个个眼前一亮,随着教师的点拨,纷纷举手发言,气氛非常热烈。

2.多媒体创设情境

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采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直观形象,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在教学《春雨》这课时,将春雨那种“润物细无声”落在田野里、池塘、树林……的实景制作成课件,在电脑中出现,然后投放在屏幕上,配上音乐,文中的美景就一目了然。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从而激发对大自然热爱之情。还可让学生闭上眼睛,边听音乐边想象春雨还落在哪里?发生了什么事?让学生畅所欲言。

3.学生表演创设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兴趣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维持的。”低年级学生对内容有趣,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的故事,往往表现出极大兴趣,如果让学生充当故事中的主人公,创设故事情境便能诱发他们的说话积极性。如第四册口语交际《小熊真可爱》一课,让学生戴上头饰,配上音乐,进行编故事表演,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身临其境,观察、思维、想象和口头表达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现。

三、在日常生活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锻炼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正如《新课程标准》所讲,要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锻炼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学生除了学习生活,很长一段时间是在家庭和社会度过的,家庭条件差异,社会环境的不同,是他们生活丰富多彩的重要条件。为此,可充分利用学生的课外时间,引导他们去广泛接触社会,自觉参与,进行口语交际。针对低年级学生,他们喜欢说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我在双休日时布置学生说一说,你在双休日干什么?周一在全体同学面前汇报。其中文体活动、劳动服务、旅游参观等都是他们口语交际的话题。

另外,还可以设计一些专项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故事会”。每周抽出一节课讲故事,对低年级学生尤其适合。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解放路小学

猜你喜欢

口语交际创设
情景交际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口语对对碰
BUM-A-RIDE GUIDE 自助游必备搭车口语
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阐释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