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2009-07-01王秀英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31期
关键词:竞赛师生笔者

王秀英

新课标主旨理念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弃旧汲新,培养出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师的首要任务。那么又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呢?教学中如果正确把握创新教育,既可以帮助塑造学生良好的品行,也能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1、师生平等、营造创新氛围

良好的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沟通、相互交流从而增强师生情感交融,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教学中应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亲近感、亲切感。教师可轻松愉快地通过英语教学上的艺术性、形象性、趣味性揭示英语教材本身的魅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在学生刚上初一时,笔者先教学生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如见面、道别、致谢、道歉、家庭成员的称谓、时间、年龄、性别等,鼓励他们适时地适当地使用这些用语。甚至当学生半中文、半英语夹杂着与笔者对话时,笔者也有耐心地与他们交流,消除他们对学习英语的恐惧感,打消他们的顾虑,让学生感觉笔者与他们是平等的伙伴,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老师”,所以很快这些学生就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给学生创造学习英语的氛围,加强语言信息的刺激,营造创新教学氛围。

2、自主探究,巧设创新探索机会

素质教育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教育,学生需要获得能够继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科学方法,良好的学习方法,能使学生更好地发挥天赋能力。学生应该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给他们更多的自主学习、独立思维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获得知识的方法,以达到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

主体性的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的多边活动。师生间平等、民主、合作的交往关系,能使课堂更自由开放、更富有情境性,更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在教学的设计和安排上必须更加注意教法新颖而富有创意,以便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和激励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锐意创新。教师在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安排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想方设法培养其独立获得知识、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

3、发散思维,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有研究表明,讨论式、质疑式的教学有利于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要让学生丰富想象,积极探索求异,坚持独立见解,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通过设疑创设情境,给予每位学生参与的机会,让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大胆进行发散创造。如在教过去进行时时,笔者出示一副简笔画,画上一位学生在学习,而旁边有他的爸爸在看报。在出示画时笔者先把学生在干什么遮住,然后问:“What wasthe child doingwhen his father was reading anewspaper?”这时学生就会进行guess,并积极发言,从而给他们提供发散思维的机会。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新颖别致并能唤起学生共鸣的问题,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进行集体讨论,集思广益。也可以用所教的知识,让学生自由地求异发散,编写新的内容。如一篇文章教完之后可以在黑板上列出几个key words,让学生自己去编一些内容。这样会使学生相互启发、相互交流,从而以创新意识来灵活运用语言知识,让学生凭自己的能力与摸索解决新问题,掌握新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也得以真正提高。

4、培养、增强创新学习自觉性

现代社会充满机遇,也充满竞争,充满走上台来推销自己的时机。这种竞争意识应该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培养起来,成为习惯性意识,随时准备抓住机遇,去迎接挑战。

教师在教学中,要纠正学生的保守态度和嫉妒心理,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人生观念,高尚的思想意识,并身体力行地发动学生,促成他们充满活力,积极向上,勇于表现,勇于创新,以适应现代生活的要求,具体可以通过分小组竞赛、男女生之间竞赛、自由组合竞赛、个人挑战竞赛等。如教单词可看谁读得又快又好又准;教会话时,可看谁对话正确、流利;比一比哪个组、哪个学生先背出来。这样,竞赛项目一出来,学生的热情立刻高涨起来,学习自觉性增强,学习效率就大大提高。

总之,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种认识过程,也是一种探究过程。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探索与创造,英语课堂教学只有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很好地有机结合,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才能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逐步培养其求异创造能力。英语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创新观,具备浓厚的创新意识,创设多姿多彩的创新情境,才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得心应手,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有效的促进和提高。

猜你喜欢

竞赛师生笔者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