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邯郸市南湖小区古墓葬发掘简报

2009-06-30邯郸市文物保护研究所

文物春秋 2009年1期
关键词:明清时期邯郸市

【关键词】邯郸市;古墓葬;金元时期;明清时期

【摘 要】2003年10月至11月,邯郸市文物保护研究所为配合南湖住宅小区建设,对发现的11座古墓葬进行了抢救发掘,出土了瓷器、铜镜、货币等随葬品。根据墓葬位置、形制及随葬品分析,其时代为金元和明清。

南湖住宅小区位于邯郸城区南部、中华南大街南端西侧,占地近7万平方米(图一)。2003年10月28日至11月14日,邯郸市文物保护研究所组织专业人员对小区范围内探明的11座墓葬(编号M1~M11)实施了抢救发掘。从墓葬分布情况来看,大体上可以分为东、西、北三个区,其中7座墓位于东区,2座墓位于西区,2座墓位于中部偏北区(图二),时代为金元和明清,现简报如下。

一、金元墓葬

包括东、西两区9座墓葬,其中东区7座墓(M1~M7),分布集中,排列有序,由北向南分为四排,葬19人。一排M7,二排M6,各葬有3人;三排M4、M5,分别葬1人和2人;四排M1~M3,葬3人的两座、4人的一座。性别上有一男一女、一男二女、二男一女、二男二女。西区2座墓(M10~M11)较分散,包括单人葬及夫妻合葬各1座。

(一)墓葬形制

9座墓全部由青砖砌筑而成,可分四型。

A型 1座(M7)。墓室平面呈六角形,方向190°(图三)。墓道口略大于底部,长1.9米,宽0.77~1.18米。甬道为券顶过洞式,长0.62米,宽0.67米,高1.12米。墓门用砖封堵,封门砖叠压交错呈锯齿状。门楼通高1.56米,宽1.18米,中为方门,宽0.58米,高1.1米。门两侧砌有对称的 柱、立颊,门额上雕有四瓣蒂形门簪二个(图四)。墓室六壁边长1.04~1.14米。北壁用砖砌出两扇假门,其上有门簪两个;东北和西北两壁分别砌出假窗,东北壁窗下砌箱柜,西北壁砌一桌两椅,即所谓的“开芳宴”;东南壁砌衣挂,西南壁砌灯台;南壁为拱券墓门。墓壁上部六角各砌一组仿木结构的斗拱,皆为一斗三升,其上为穹隆顶,现残存4层,高约0.2米(图五)。墓底无铺地砖。由墓口向北0.56米为砖砌棺床,床高0.36米,顺砖层层交错平砌,计7层;床上铺砖,横三纵三交叉平铺,计6排。棺床上置人架3具,为一男两女,骨架重叠、错落散乱,显系迁葬。

墓砖为青灰色,长30厘米,宽15厘米,厚5厘米。

B型 5座(M1~M4、M6)。圆形单室墓,坐北朝南。由墓室、甬道和墓道三部分组成。墓室为砖砌仿木结构。墓砖长30~31厘米,宽14.5~15.5厘米,厚4.5~5厘米。

M1 平面圆形,方向180°。墓道长1.96米,宽0.68~1米。门楼通高1.2米,宽0.8~1.04米,中部为对角尖顶门洞,门宽0.46米,高0.94米,门额上雕有四瓣蒂形门簪二个。墓门用砖封堵,交错叠压呈锯齿状。甬道为对角尖顶,内窄外宽,长0.64米,宽0.38~0.46米,高同墓门。墓室直径1.36~1.46米。北壁中部砌一假门,砌出 柱、上额、立颊、门额,门额上雕有四瓣蒂形门簪二个,门下突出地 及两个门砧,内砌板门两扇。西南壁砌有一灯台。墓壁向上高1.4米处逐渐内收起顶,墓顶残高0.82米。室内北部为棺床,床高0.24米,床面为一排纵砖一排横砖交叉铺就。墓底没有铺砖。棺床上并置人骨三具,两具东向,为一男一女;另一具西向,为女性。灯台下方出土白瓷灯盏一件(图六)。

M3 圆形单室墓,方向175°。墓道平面呈梯形,底为斜坡式,口稍大于底部,长1.7~1. 76米,宽0.64~1.36米。门楼残高1.5米,宽1.16米,砌有门墩、 柱、上额、立颊、门额,门额上雕有门簪二个,中部为拱券墓门,用砖叠压交错呈锯齿状封堵。甬道券顶,长0.72米,宽0.5米,高0.85米。墓室直径2.2米。墓壁为顺砖错缝平铺,残高1.5米,北壁中下部砌一假门,形同M1;西壁和东北壁偏上处各砌一窗;东壁砌一桌两椅,当为简化了的“开芳宴”;东南壁砌一衣架;西南壁砌一灯台。假门西侧约0.3米处有一洞形龛室,口呈梯形,上宽0.1米,下宽0.4米,高0.2米,洞长0.9米,高0.3米,底铺砖,与棺床同一平面,内置人架1具,女性,头向墓室且伸出洞外。墓室北为一半圆形棺床,床高于墓底0.15米,床上铺砖,为一排纵砖而后一排横砖交叉铺就。棺床上并置人架两具,男女各一,皆西向。墓底没有铺砖。出土白瓷灯盏1件,位于灯台下方;铜钱9枚(图七)。

C型 2座(M10、M11)。

M10 方向180°。为梯形砖室墓,长2米,宽0.45~0.88米,墓室南高北低。墓顶为叠涩内收砌法,墓底铺砖。墓门券顶,宽0.92米,高0.74米,用砖封堵。室内有女性骨架1具,侧身直肢,不见棺迹。出土瓷盒、铁犁铧各1件(图八)。

D型 1座(M5)。梯形墓,方向5°。形制较小,北宽南窄,长1.05米,北宽0.44米,南宽0.26米,墓壁顺砖平砌,多为半截砖,共5层。墓底铺砖。置人骨一具,女性,无随葬品。

(二)随葬品

白瓷灯盏 4件。敞口,方唇,斜壁浅腹,圈足。内施满釉,底内有三个支钉痕迹,外下部无釉。可分两型。

Ⅰ型 2件,大小一样。唇与上腹壁厚度相同,外壁较直,足略低,足内为鸡心底。标本M2∶1,口径10厘米,足径4.2厘米,高3.4厘米(图九,2)。

Ⅱ型 2件。唇较上腹壁厚,外壁稍内凹,足略高,足内底较平。标本M1∶1,唇和壁较薄,口径9.6厘米,足径3.6厘米,高3厘米(图九,1)。

瓷盒 1件。M10∶1,方唇,子口内敛,深腹,直壁稍斜,壁面微曲,下腹折,圈足。白地黑花,上有一周、下有两周宽带边饰,之间为三组花草纹。乳白釉泛黄,施釉近底,内壁饰黑褐色釉。口径11.2厘米,底径6厘米,高9.6厘米(图九,3)。

铁犁铧 1件。M10∶2,体较大,扁形,已全部锈蚀,器形无法辨认。

铜钱 9枚。出土于M3,大部分锈蚀,能辨认的有4枚,分别为货泉、开元通宝、天禧通宝、太平通宝。

二、明清墓葬

(一)墓葬形制

共2座(M8、M9),皆为砖室合葬墓,两墓相距较近,前后排列有序。

M8 穹隆顶单室墓,方向180°。墓道被建筑所压,未清理。墓门券顶,已残,宽0.8米,残高1.3米,用两块红砂石板封堵,板长0.7~1.1米,宽0.4~0.76米,厚0.05米。甬道券顶,长0.7米,宽、高同墓门。墓室平面近方形,长2.5米,宽2.44米。东、西两壁各砌一直棂窗,宽0.48米,高0.44米。北壁砌一长方形小龛,宽0.26米,高0.36米,进深0.3米,龛下砌一矩形框。室内四角各有一组砖砌仿木圆柱,上托一斗三升斗拱,通高1.14米。其上四壁开始内收起顶。墓底铺方砖,砖边长30厘米,厚6厘米。室内置两棺,东西并排。东侧棺木已朽,内置人骨一具,北向,男性;西侧棺存有少许棺木,下铺一层白灰,内置人骨一具,北向,女性。出土黑釉瓷碗2件,铜钱6枚,铜镜1件(图一○)。

墓砖均为灰色素面条形长砖,长30厘米,宽15厘米,厚7厘米。

M9 长方形单室券顶墓,方向175°。墓道未清理。墓门券顶,宽0.9米,高1.32米,用砖封堵。墓室长2.3米,宽0.2米,顶部坍塌殆尽,残高1.6米。东、西两壁各砌一直棂窗;北壁砌一长方形壁龛,龛口雕饰,宽0.2米,高0.3米,进深0.2米。墓底铺砖,为纵横交叉平铺。墓室置人骨3具,东西并列,皆北向。东、西两侧为女性,无葬具,东侧属迁葬;中为男性,仰身直肢,有棺具,下铺有一层白灰。出土黑釉瓷碗2件,铜钱10枚。

墓砖规格同M8。

(二)随葬品

黑瓷碗 4件。敞口,圆唇,斜直壁微内弧,圈足略外撇。器体内外施釉,内底刮圈,外施釉不及底,可分两型。

Ⅰ型 2件。壁较厚,足较高。标本M8∶2,口径15.6厘米,底径5.6厘米,高7厘米(图一一,2)。

Ⅱ型 2件。壁较薄,矮圈足。标本M9∶2,口径15厘米,底径6.4厘米,高4.8厘米(图一一,1)。

铜镜 1件。M8∶5,人物多宝镜,圆形,银锭钮,钮左右两侧各立一人,钮上下为两个图案,外一周饰多宝和双椒等10个图案,左右对称,再外为一周凸弦纹,直边缘。直径10.2厘米,缘厚0.6厘米(图一二)。

铜钱 16枚。M8出土6枚,能辨认的有元丰通宝1枚、祥符元宝1枚、至元通宝1枚。M9出土10枚,能辨认的有熙宁重宝1枚。

三、结 语

本次清理的11座墓葬均无确切纪年,仅根据墓葬位置、形制及随葬品特点分析其所属年代。

1、金元墓葬相距较集中,且自北向南排列有序,显然属于家族墓地。最南侧的M1~M3东西并列,应同属最晚的一代。从墓形上看,平面均呈圆形,仿木结构,除M2施“一斗三升”斗拱、室内陈设等砌筑较讲究外,另二座墓较简略。从随葬品来看,除M3出土几枚宋代以前的铜钱外,均出土1件灯盏,其中M2中的I型灯盏腹壁较直,M1和M3中的II型灯盏略呈曲壁,分别与观台磁州窑址VII1、VII2式白釉盘相近[1],后者在观台窑址中的流行年代约当金代中后期至元代前期,据此推定M1~M3的年代也不会超出这个范围。M4、M5位于南侧第二排,辈份上应早于南侧第一排,其中M5为梯形砖框墓,墓室小而简陋,单人葬,无随葬品;M4为圆形砖墓,无仿木设施,随葬品仅I型灯盏1件,年代上似与M2相当或略早,由此推定,两墓约当金代中后期。其北的M6、M7分别各自成排,应分属两代,其中M6除墓壁砌有简单门窗外,与M4形制无异,年代应相近或稍早。最北的M7平面呈六边形,仿木结构,施斗拱及隐砌门窗等,砌筑较讲究,无随葬品,年代应最早,暂推定在金代前期,最早不超过北宋末期。另两座墓葬M10、M11位于本小区西侧,与上述墓葬分属不同家族,均为带墓道梯形砖墓,其中M10出土白釉黑花瓷盒、铁犁铧各1件,从器物造型、釉色及彩绘花纹来看,约当金代中后期,由此推断,M10、M11的年代也大体应在此阶段。据此可以看出,此次发掘的金元墓葬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以仿木结构的圆形墓为主,金代以前还有多边形墓,另有梯形墓室、砖圹墓等,除体现了墓主的经济状况外,与时代特点也有一定关系。二是均无葬具,且随葬品较少。此外,M1~M7全部为迁葬,这在其它墓地还比较少见,反映了当时某种特有的丧葬理念和习俗。

2、明清两墓葬前后排列,相距较近,当属同一家族。其中M8居北,平面呈方形,顶部圆收,四角施仿木立柱和斗拱,东西两壁设假窗,后壁设灯龛,既保留了金元墓葬仿木结构的某些特点,又开启了晚期墓后壁设灯龛的先河;另据随葬品中深腹斜壁黑釉碗、人物多宝镜及铜钱等特点分析,墓葬年代当属明代。M9居南,平面呈长方形,拱券顶,东西两壁设假窗,后壁设灯龛,尤其拱券结构是明清以来较流行的作法;另据随葬品中的黑釉碗形制分析,其年代应在明末或清初。总之,从这两座明清墓葬可以明显看出某些过渡特点,主要表现在墓室仍保留了跨度较大、仿木结构等某些金元墓葬的元素,同时,又出现了后壁设灯龛、拱券式墓顶等明清流行形式,对于我们进一步研究明清时期的墓葬特点及丧葬习俗具有重要意义。

发 掘:尹建兵、李永山

绘 图:薛东亮、李永山、王惠永

执 笔:尹建兵

————————

[1]北京大学考古系、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邯郸地区文物保管所:《观台磁州窑址》,文物出版社,1997年。

〔责任编辑:张金栋〕

猜你喜欢

明清时期邯郸市
中国人民银行邯郸市中心支行
邯郸市
中国人民银行邯郸市中心支行
邯郸市
扬州明清人文聚落分布概况
明清室内陈设艺术
明清商品经济发展在牙人牙行兴盛中的作用
明清时期徽州民居建筑风格研究
邯郸市中医院脑病科
中国人民银行邯郸市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