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PP融资风险管理模型研究

2009-06-29侯军伟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9年16期
关键词:动态管理风险管理

石 磊 侯军伟

提要PPP融资模式在国内公共服务领域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它是缓解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资金缺乏现状的一种有效途径。目前,研究界更多关注于PPP模式在各领域的应用研究,而对其融资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涉入很少。笔者针对PPP融资模式的特点,深入剖析PPP融资模式的风险因素,建立动态的、有效的融资风险管理模型,为PPP融资风险管理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关键词:PPP;风险管理;动态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基础设施建设对国家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资金缺乏严重阻碍了基础建设的步伐,成为经济高速发展的瓶颈。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s)融资模式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它是近年来国际流行的一种基础建设融资模式,在国内公共服务领域也有着很大的发展前景。PPP融资模式是指政府、私人营利性企业和非营利性企业基于某个项目而形成的相互合作关系的形式。通过这种合作形式,合作各方可以达到与其单独行动相比更为有利的结果。其典型结构是:政府部门通过政府采购形式与中标私营单位组成的SPC(special purpose company,即特殊目的公司)签订特许协议,由SPC负责项目的筹资、建设与经营。政府部门与有关的金融机构达成一个直接协议,这个协议不是对项目进行担保的协议,而是一个向借贷机构承诺将按与SPC签订的合同支付有关费用的协议,这个协议使SPC能够比较顺利地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

目前,研究界更多关注于PPP模式在各领域的应用研究,而对其融资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涉入很少。由于PPP模式参与者众多,风险因素非常复杂,且难以量化,使风险管理变得更加复杂化。笔者针对PPP融资模式的特点,深入剖析了PPP融资模式的风险因素,引入项目参与方风险态度,建立了动态的、有效的融资风险管理模型,为PPP融资风险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二、PPP项目融资风险管理模型

由于PPP项目融资涉及资金规模大、周期长、参与方众多且结构复杂,导致项目融资的风险很大。因此,高质

量、高水平的风险管理成为PPP模式成功的根本保证。本文根据系统管理理论,结合工程实践经验,建立了有效的、动态的融资风险管理模型。这种管理模型分为融资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分担以及风险控制四个模块。其中,风险分担模块中充分考虑参与方风险态度因素,使风险分担更加客观、合理。融资风险管理模型从项目构

思一直到最终结束,不断循环,进行全面、动态的管理。

三、PPP项目融资风险识别与评价

本文将PPP项目的风险因素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两大类:系统风险是指与市场客观环境有关,超出了项目自身范围的风险;非系统风险是项目实体可自行控制和管理的风险。

1、系统风险的识别与评价

(1)政治风险。政治风险表现为:国家风险和国家政治、经济、法律稳定因素风险。PPP项目投资方在计划投资项目时可以尽可能的在项目所在国寻找一个强大的项目合作者参与项目,或促使国际多边机构来参与项目,这种科学合理的产权布局就可能使得政治风险降低很多。

(2)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在一定的成本水平下能否按计划维持产品质量与产量以及产品市场需求量与市场价格波动所带来的风险。市场风险主要有价格风险、竞争风险和需求风险。

(3)金融风险。金融风险主要表现在利率和汇率的变化风险、货币风险以及通货膨胀风险。

(4)不可抗力风险。不可抗力风险是指项目的参与方不能预见且无法克服及避免的事件给项目所造成的损坏或毁灭的风险。

2、非系统风险的识别与评价

(1)完工风险。完工风险是指项目无法完工、延期完工或者完工后无法达到预期运行标准而带来的风险,它是PPP项目融资的核心风险之一。

(2)生产风险。生产风险是指在项目试生产阶段和生产运营阶段中存在的技术、资源储量、能源和原材料供应、生产经营和劳动力状况等风险因素的总称。生产风险是PPP项目融资的另一个核心风险,它主要表现在技术风险、资源风险和经营管理风险。

(3)环境保护风险。环境保护风险是指由于满足环保法规要求而增加的新资产投入或迫使项目停产等风险。

四、PPP项目融资风险分担

1、PPP项目融资风险分担的原则。PPP融资风险分担的目标是在整体风险一定的前提下,使各参与方对风险分担方案的整体满意度达到最大。要实现各参与方整体满意度最大,融资风险分担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这些原则必须使得风险分配结果可以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风险发生后造成的损失以及风险管理成本,使PPP项目对各方都具有吸引力,任何一方都无须为另一方所没有解决好其自身应该承担的风险而付出代价。

基于以上考虑,项目参与方在风险分配过程中要遵循如下原则:

(1)风险与控制力相对称原则。即由对风险最有控制力的一方承担相应的风险;

(2)风险与收益相对称原则;

(3)承担风险要有上限原则。风险分担过程中不能让某一方单独承担接近于无限大的风险,否则必将影响这些风险承担者管理项目的积极性。

2、PPP项目的决策者风险态度。风险态度是决策者对风险的偏好程度。风险态度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风险追逐型;第二类是风险保守型;第三类是风险中性型。风险追逐型的决策者为实现高回报的期望收益愿意冒风险、付代价;风险保守型决策者不愿意承担风险,即使某种经济活动可能有较高的收益回报,只要存在一定的风险就宁愿放弃高回报的机会而不去冒险从事该项活动。而风险中性型的决策者既不愿冒大风险,也不愿意放弃高回报的机会,其决策原则是风险损失至少不大于可能获得的收益期望值。

在风险分担活动过程中,不同的参与者对待风险的态度是不同的,风险能否被接受,除了考虑风险的客观水平外,还应该注意风险态度对项目参与方的影响。由于PPP项目涉及到众多的参与方,不同的参与方面临的风险因素不同、承担的责任不同以及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不同,客观上注定其决策者的风险态度是不尽相同的。

五、PPP融资风险控制

融资风险控制是通过各种经济、技术手段将可控制的风险化小、分散和转嫁的过程。融资风险控制分为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两种;融资风险的控制对象主要是非系统风险。

1、完工风险的控制。超支、延误风险以及工程质量风险是影响PPP项目竣工投入生产的主要风险因素,控制它们的方法通常由项目公司利用不同的“项目建设承包合同”,将部分风险转移给项目承包公司。

2、生产风险的控制。降低这类风险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融资文件和信用担保协议来实施。

3、环境风险的控制。控制的措施主要有熟悉项目所在国与环境保护有关法律,并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充分考虑;拟定环境保护的环保强制;将环保评估作为项目的经常评估范围,并根据环保法的变化予以调整。

六、结语

PPP融资风险管理是PPP项目成功的关键。本文构建的PPP融资风险管理模型的核心在于建立客观、有效的风险与评价系统,确定合理的风险分担结构,采取有效的规避和控制融资风险措施对项目进行动态管理。而参与方态度的引入也为融资风险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作者单位:1.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2.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志.PPP模式在公共服务领域中的应用和分析[J].建筑经济,2005.7.

[2]刘亚臣,闫长俊.工程项目融资[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3]刘新平,王守清.试论PPP项目的风险分配原则和框架[J].建筑经济,2006.2.

[4]习丽娜.建设项目中的风险态度分析[J].现代企业教育,2006.12.

猜你喜欢

动态管理风险管理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
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
工程监理对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探讨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本地化科技翻译的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新版GMP中质量风险管理实施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