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部民营经济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2009-06-29王周火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9年16期
关键词:西部制度变迁民营经济

王周火

提要西部民营经济的发展得益于制度变迁。本文对西部民营经济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进行理论分析、历史分析、实证分析,深刻揭示西部民营经济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内涵。

关键词:西部;民营经济;制度变迁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经济增长理论是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增长的源泉一直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是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劳动力和技术。而制度-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劳动力和技术的增长本身就是经济增长的一部分,而不是引起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有效率的制度和经济组织才是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增长以及总体经济产出增长的关键。因为有效率的组织和制度可以确立和界定人们的权利,以形成合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使经济主体的利益目标与社会目标接近,从而使各种资源得到有效率的配置,使人们努力地进行创新、资本积累、教育投入以促进规模经济的形成,最后表现为经济的增长。

民营经济虽然有其独特的市场优势,但其市场优势的发挥,有赖于有效的制度供给和制度安排,可以说,制度环境是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核心,制度变迁决定着民营经济社会地位的变化和市场绩效的改变。

一、理论分析:经济增长与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

在新制度经济学家看来,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历史上制度至关重要,制度及其制度变迁影响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制度是什么,制度是一种“公共品”(萨缪尔森),其定义为,一个个消费这些物品或服务不会有损其他任何人的消费。制度是一种行为规则(舒尔茨),这些规则涉及社会、政治及经济行为。在舒尔茨看来,制度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在其《制度与人的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一文中,针对制度作了经典性的分类:用于降低交易费用的制度;用于影响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配置风险的制度;用于提供职能组织与个人收入流之间联系的制度;用于确立公共品和服务的生产与分配的框架的制度。

制度是一种社会游戏规则(诺斯),是人们创造、用以约束人们相互交流行为的框架,它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社会文化制度等。从制度构成看,它有正式的约束或制度,如政策、规则、法律、宪法;非正式的约束或制度,如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性、行为方式。制度正是通过提供一系列规则和约束来建立人们的选择空间,约束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减少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减少交易费用,保护产权,促进生产性活动。可见,制度好像地心引力,无时无刻不在起作用,强烈并无形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

制度环境是指一系列用来建立生产、交换与分配基础的政治、社会和法律基础规则。从逻辑上讲,一种制度环境出现了一些变化,如宪法修改,那么与制度环境相关的一些制度安排中不得不做出一些调整。在这种环境中,宪法和法律结构又是至关重要的,法律、政治模式变化可能影响到制度环境。而与制度环境相关的制度变迁是一个错综复杂、边际调整的过程,大的制度环境决定了一系列制度安排及其变迁,一系列制度变迁也使制度环境不断完善。

诺斯把制度因素纳入经济增长的框架,用现代产权理论说明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认为制度变迁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制度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国家在制度创新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诺斯认为制度市场上存在着制度供给和制度需求,当制度供给和制度需求一致时,制度均衡将会产生。现实生活中常常出现的是制度非均衡,正是由于这种非均衡,必须进行制度创新与制度变迁,建立新的制度以降低交易成本。

二、历史分析:制度变迁对西部民营经济发展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西部民营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补充地位”上升为“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著,已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民营经济已成为西部地区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据统计,1999年西部地区民营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1995年增长了67.44%。西部地区民营经济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全国民营经济固定资产总额的比重从1995年的13.62%上升为1999年的15.96%。截止1999年,西部地区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国外境外投资企业达652.7万户,当年西部地区个体、私营经济共创产值1,149.8亿元,实现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2,790.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71.16亿元。截止到2002年,西部地区仅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就达633.7万人,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达1,270.9万人。特别是党的十六大的召开,西部民营经济在发展速度、规模、质量等方面都出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据统计,2004年四川省个私经济增加值2,383.05亿元,个私经济总户数158.28万户,个私经济户均注册资本9.73万元,个私经济两税金额90.12亿元,个私经济出口创汇8.7亿美元,个私经济固定资产投资286.31亿元。

西部民营经济的发展伴随着民营经济制度的变迁,西部民营经济的发展史也是民营经济制度的变迁史。一方面民营经济随着制度的变迁而不断发展;另一方面民营经济的发展也不断促进了制度的变迁,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大概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起步、发展、调整阶段(1978~1992年)。由于历史原因,建国以来,国家对西部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投资,第一次是“一五”时期,第二次是“三五”时期的“三线建设”。这样,结果造成了西部地区国有经济比重较大的现象,而国有经济又是计划经济的载体,结果强大的国有经济和计划经济的有机结合,不但在“物质”上抑制了民营经济的发展,而且从“精神”层次上压抑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在1978~1992年这十几年间,西部民营经济无论从数量、资产规模、从业人员、还是对国民经济和当地财政收入的贡献都不大。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全国民营工业占工业产值的份额只有0.5%,西部就可想而知了。到1992年,整个西部地区民营企业户数为29.1万户,收入8,616,516万元,上缴税金411,831万元;个体工商户569.4万户,从业人员1,019.3万人,而且主要是个体工商户,从事饮食、服务和贸易,从事加工企业的极其有限;二是快速发展阶段(1992~2002年)。从1992年春天邓小平南方谈话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这十年间,是西部民营经济发展的快速成长机遇期。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提出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出了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必要补充。到1997年党的十五大又进一步提出了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新论断,从而解决了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困扰人们的认识问题。西部的个体、私营和外资企业及其他经济成分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三是更高发展水平阶段(2002至今)。这一阶段是西部民营经济发展的战略期。党的十六大关于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论述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西部地区各级政府也更加充分认识到民营经济在发展地方经济中的作用,认识到东部和西部的差距在于民营经济不发达,都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从西部民营经济发展的过程来看,民营经济制度变迁对促进民营经济增长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民营经济发展的第一阶段,由于国有经济比重较大,基本上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没有建立一种促使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造成民营经济发展缓慢,步履艰难。而在民营经济发展的第二、第三阶段,由于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民营经济制度变迁表现强劲,民营经济发展迅猛。正如新制度经济学家诺斯所指出的,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键是制度因素。一种提供适当的个人刺激的有效的制度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制度环境是一系列用来确定生产、交换与分配的基本的政治、社会、法律规则,制度安排是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合作与竞争方式的规则。西部民营经济制度变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宏观的,主要包括国家对民营经济政策的调整、各级地方政府对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等,表现为非国有化水平、市场化程度、开放程度等;一个是微观的,主要指民营企业的产权制度变革,表现为家族制企业向现代公司制企业过渡。

三、实证分析:制度变迁与西部民营经济增长绩效

为了更直观地反映民营经济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选用以下几个指标反映制度变迁:

1、市场化程度(SCH)。用投资的市场化指数表示,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民营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市场化程度作为制度变量对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由两方面决定:一是市场化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市场化程度的差异就决定了不同区域资源配置效率的差异;二是市场化程度提高可以加速要素流动,区域经济增长在不同市场化层次的区域因要素吸纳能力的差异而不同。

2、非国有化水平(FGY)。用非国有经济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表示,由于资料限制,这里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表示。一个地区非国有经济份额的不同反映了其受制度影响差异。一般说来,某地区非国有经济份额越高,表明其受集中计划体制控制和影响的范围越小,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也就越高。

3、开放程度(KFC)。用对外贸易依存度表示,即进出口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民营经济增长用GDP可比价格定比增长指数表示(以1990年为100)。具体数据见表1,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指标也只能是西部民营经济制度变迁的一定程度的量化。(表1)

这里建立以GDP为因变量,以制度变迁指标为自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参数进行最大似然估计,得到如下结果(括号中为参数的t检验值,下同):

GDP=792.30+5.54SCH+1.84KFC+18.18FGY+εt(1)

(3.75)(3.51)(1.86)(11.68)

εt=-0.62εt-1-0.45εt-2+at(2)

(1.93)(1.46)

at~IN(0.581)R2=0.9972

通过数据分析,R2=0.9972,这些制度变量对经济增长有很强的解释能力,由此可以看出,民营经济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影响。

四、结论

西部民营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制度的支撑,民营经济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西部民营经济的发展关键在于是否能给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宽松的制度环境。西部地区各级政府部门要抓住时机,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提高市场化程度和非国有化水平,加大开放力度,把西部民营经济发展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作者单位:邵阳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科斯,诺斯等.财产、产权与制度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1.

[2]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

[3]纪宝成,杨瑞龙.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发展研究报告[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全国工商联.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2003.

[5]中国西部开发网.http://www.chxk.com.

[6]鲁开垠.论制度变迁与民营经济的市场绩效[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4.

猜你喜欢

西部制度变迁民营经济
西部在粟稻起源研究中的地位
探析民营经济的发展对于我国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的作用
我国土地储备机构组织管理体系重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