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厦门理工学院物流管理特色专业的培育

2009-06-29王斌义马周琴

消费导刊 2009年17期
关键词:厦门物流专业

王斌义 马周琴

[摘要]本文探讨了厦门理工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分析了物流管理专业的特色及其培育。

[关键词]物流管理 教学

本文得到厦门理工学院科研基金(YSK07003R)的资助

作者简介:王斌义(1966-),男,湖北天门人,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厦门理工学院力争建设成为特色精致、有较强竞争力的开放式、应用型、地方性、国际化的理工科大学。根据福建省和厦门市产业、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及我院学科专业布局和发展状况,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办学思想,2003年我校开设了物流管理专科专业,从2006开始我校开设物流管理本科专业,2007年我校物流管理学科成为厦门市重点学科。2008年物流管理专业成为校级特色专业。2009年4月,获得“邯运杯”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二等奖,在全国高校享有较高知名度。

一、立足海西的物流管理专业特色

(一)专业定位明确,突出地方特色

以适应厦门物流行业发展和物流行业岗位的需求为目标,推动专业建设;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定位。厦门自由贸易港区的发展令世人瞩目。厦门港是我国大陆8大集装箱干线枢纽港之一,其东渡港区、海沧港区的专业集装箱泊位已具国际一流水平;厦门港口与铁路的海铁联运有新的突破;海空港保税联动发展国际物流取得了重大进展。身处厦门,我院将港口物流作物流管理学科的研究方向,与厦门市的发展定位相一致。

因此,我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立足海西,根植厦门,突出港口物流特色,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具有创新精神和改革意识、具有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管理学、经济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知识,熟悉物流政策法规,系统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理论与方法,掌握物流工程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物流生产与经营管理、物流设施与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技术与管理能力,面向工商企业、国家经济管理部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

(二)办学模式创新,突出实践特色

探索新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制定与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相一致的培养计划,改革课程(课群)体系和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思想是:强化实践环节,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改革意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按照“文凭 + 职业资格”的培养模式,提高毕业生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这一培养模式体现在培养计划与教学方式上可概括为6/4-612-5模式。即:

“6/4”是指理论教学的学时(学分)占60%,实践教学的学时(学分)占40%。从一年级到四年级,理论教学的学时(学分)逐步减少,而实践教学的学时(学分)逐步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各种实习、现场实训、模拟实训、企业调查、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要形成体系,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使学生受到相关管理技能的严格训练。专业实习要变以前的“看着别人做”为“自己亲自做”,专业实习的时间也要增加;课程设计要变以前的“大型作业”为“模拟管理系统的设计”;毕业设计要做应用型课题,并且要与前面的专业实习联系起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实践环节上,创新精神、改革意识和实践能力也是通过各种实践环节逐渐培养起来的。

“612”是指在全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理论课)中,60%的课程实行案例教学或情景教学,10%的课程运用模拟教学(实训)软件,20%的课程采用双语教学。形成“案例 + 情景 + 实训 + 双语”的理论教学模式,以此强化我们的教学特色。

“5”是指毕业生必须获得5个证书,即在原有4证(即毕业证、学位证、英语四六级证书和计算机等级证)的基础上,还要获得以下职业资格证书中的1个:物流师证、市场营销师、报关员证等。

此外,为了提高毕业生对人才市场需求的适应性,开展个性化培养,还可以考虑实行“1.5 + 1.5 + 1”的培养模式,即新生入学后,前一年半不分专业,第三学期结束后再分专业(根据学生志愿),第六学期结束后再分专业方向。

6/4-612-5模式重在培养学生的改革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重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体现应用型人才的本质特征。

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首先要满足上述人才培养定位的要求;其次,要根据上述人才培养模式设计思想来构建课程(课群)体系和实践环节,设计教学进程。

二、立足海西的物流管理专业特色培育

(一)构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流专业的课程设置要根据市场和物流业发展的需求进行合理设置,并要随着我国物流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做相应的调整。按照“强能力,高素质,重应用”的原则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培养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专门人才,因此,要培养合格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物流课程体系。

在课程体系上,按照“平台+模块”的模式来构建,以体现柔性化与个性化的人才培养要求。我们设想:建立四个课程平台,即公共基础课程平台、学科和专业基础课程平台、专业方向课程平台和选修课程平台。

每个课程平台又包含多个课程模块,每个课程模块又由多门课程组成。职业选项模块是针对不同职业岗位的课程模块。按照这一教学计划模式,职业能力要求被纳入专业教学计划,职业资格证书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增加职业岗位要求的课程,加大了职业能力训练的比例。

课程平台和课程模块的构建要体现“重特色、精方向”的要求。比如,专业方向平台中的必修课程模块和选修课程模块由具有专业特色的理论和实践课程组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自由选择。要减少必修课的比重,增加选修课(特别是任选课)的比重。此外,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要提前,“管理学概论”应放在一年级的第二学期开设,主干专业课应在三年级全部学完。

根据厦门物流产业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和更新课程设置。随着厦门物流业的迅速发展,对物流人才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术要求也在不断更新,为适应物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物流管理专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更新专业方向和课程设置。

(二)培养内容和方式的创新

1.教学计划的匹配

教学计划的合理安排是课程体系得以实施的保障,因此,教学计划的制定应把握好“基础、精简、实践、衔接、并行”的原则。按需要规定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的课程并行安排,构造学生网络式的知识结构,使学生能较早接触和熟悉工程技术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工程环境。

2.专业教学方法改革

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教学改革,将传统的三段式教学模式改造成大信息量,突出知识点渗入,强调能力本位的综合化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改革常规的课堂教学方式,综合使用“问题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二是推进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定期让学生在网上跟踪国内和国际上物流产业的最新发展信息;三是拓展实践性教学,经常组织学生到物流公司、大型仓储基地、货物集配中心等处实习,形成对物流系统各个结点的感性认识;四是强调对学生发散性思维、动手能力的开发和培养。五是在理论课程的教学中进一步推广案例教学方法和情景教学方法,使实行案例教学或情景教学的课程逐步达到60%;在实践课程的教学中,逐步利用实践教学平台和仿真教学软件。

另外,在新的教学模式中还应强调对学生社会认可技能的培养,争取让每个学生毕业时拿到一书多证(一张毕业证,多张职业技能证),真正体现新的教学模式的特点,突出学生“能力本位”培养目标的要求。

3.推行注重过程考核和职业能力综合测评的考试方式

专业课注重过程,要求学生对技能操作、技术应用的每一步、每一环节都娴熟掌握和应用,要求学生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来证明自己是否掌握了某种职业能力。 在《仓储管理》、《国际物流》等专业课程中,教师将全部教学内容分成几个模块,每一个模块通过一个实训项目的完成,来测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次记录测试结果,直到课程结束,形成学生本门课的成绩。

在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上,不再以掌握理论知识的多少为指挥棒,而是注重学生是否具备适应职业岗位的核心职业能力,考试方式也由传统的单纯书面考试、终结式考试逐渐转向综合能力测评和过程型考试。大部分学生通过《物流师职业资格》考试。

4.完善专业教材建设

在选用各课程的教材时,原则上参照该课程大纲的要求和规定,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选用被推荐的国家级或省、市级优秀教材。如果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则考虑选用学院批准的辅助教材或补充讲义。同时注意该教材的前瞻性、实用性、先进性和代表性。

5.加强精品课程建设,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我们要通过精品课程建设,使学生得到最好的教育,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精品课程建设,以建设相应层次的、具有较强针对性和适用性的优秀教材为核心,以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为前提,以教学内容现代化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平台,以科学的管理体制为保障,是集观念、师资、内容、技术、方法、制度于一身的整体建设。

(三)深化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

1.建设和完善符合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内容和特点的实训基地

在注重现代物流学科理论教学的同时,我校也十分注重采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根据我校物流实验室建设五年发展规划,至2010年,我校将逐步进行港口物流系统实验室建设,主要功能是实现对现代港口物流生产系统进行电脑仿真与优化,为教学与科研提供实验环境;案例分析实验室建设,主要功能是为案例教学提供专业化案例教学环境平台;建设物流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主要功能是针对不同物流系统建立仿真虚拟模型,并模拟现实系统运行,从中找出现实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修正、优化以达到提高现实系统运行效率的目的。该研发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后能够为厦门各商业企业、航站口岸、政府部门等在运输配送、库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物流设施选址规划等领域提供专业服务,更好地服务于海西物流产业的发展。

目前,在模拟实训室开设的课程有《物流模拟实训》、《配送中心规划与管理》。通过这些实验性课程的开设,学生能够了解国际物流贸易中的不同业务流程,并以真实企业案例为基础模拟生产企业、货代企业、仓储企业、运输企业、报关企业进行业务处理;能够独立操作、管理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各种控制软件及硬件设备;能够对配送中心内部的设备、设施进行简单规划。通过这些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及早认识并熟悉企业环境,为就业竞争奠定基础。

2.进一步搞好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的建设

在实习教学环节,物流管理专业已与中国厦门外轮代理有限公司、厦门海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厦门港务股份公司等单位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成为本专业学生的实习基地。通过实习基地建设,我们较好地实现了企业与高校的互动,及时掌握企业对就职者的素质要求,并将这一要求反馈到教学环节中,实现对企业的订单式人才输送。

我们的目标是:在三年内,建成15个集“实习、科研、培训、咨询”等功能于一体的互利互动的产学研合作教育科研基地。使之成为学生的实习基地、教师的科研基地、青年教师下厂实践的基地、检验人才培养计划和培养质量的基地,同时为对方提供培训和咨询服务,并在对方聘请兼职教授(副教授)和实习指导教师,担任部分理论课的教学,指导学生实习和毕业设计,帮助制定人才培养计划。

猜你喜欢

厦门物流专业
厦门正新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偶”遇厦门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厦门猫街
食在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