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我们对危机视而不见?
2009-06-29
似乎变化与威胁总是从天而降,但事后却发现原来早有征兆,只是我们临事而迷罢了。解读征兆的第一步便是反思为何当初我们产生了错误的理解。
令所有人都感到迷惑的是,为何如此多的聪明人都未能发觉次级贷款市场的崩溃前兆?不断膨胀的房地产泡沫曾发出了诸多危险信号,并且衍生品的滥用情况早在2001年便已出现。但诺森罗克、全国金融公司、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美林公司等金融机构大都忽视了这些信号,直至走向穷途末路。然而,也不乏先见之明者: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曾在2002年声称金融衍生品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于2003年预言,复杂的衍生品将不断繁殖、变异,直至“通过某些事件,充分展现其危害性”。
受害者与预言家的区别在哪里?是否是高额利润的诱惑与风险可控的承诺使人们麻痹大意?是否是信息过载、组织过滤以及影响组织意识形成的认知偏差使人们的判断力大打折扣?
正如我们在2008年的信贷紧缩中所见,所有管理者皆倾向于信息的曲解与偏差。组织对危险缺乏预见性并非因为决策者没有看到危险信号,而是由于他们急于做出方便或者似是而非的结论,从而未能充分考虑信号的其他解释。来自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调查表明,全球仅有不足20%的公司有能力发现和解读有关未来危险与机遇的微弱信号,并进而采取行动。这种外围信号从定义上看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事先发觉外围信号比做事后诸葛要困难得多。由于个人或组织偏差的存在,非核心的外围信息难于被接受,而了解这些偏差是避免落入偏差陷阱的第一步。
陷阱之一便是贯穿信息过滤、解读和支持这一过程的偏差。这些偏差的净效应表现为我们以某种方式构建了一个复杂或含糊的结论——未对其他可能的观点给予足够重视——之后便自负于这一独特结论。
过滤 我们的实际关注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内心期望,心理学家称之为选择性理解。当某事物不称心时,我们通常曲解事实来使之符合我们的心理模式。
曲解推理 当信息通过我们的认知和情感过滤器后,可被进一步曲解。合理化是众所周之的偏差行为,即以一种支持期望观点的方式解读事实。我们都具有这一倾向,例如,我们会通过指责他人来推卸责任。另一常见解读偏差为自我中心主义,即我们通常过分强调自身在所述事件中的作用。
支持 除了对所关注的有限信息进行过滤外,我们还寻找额外证据为自身观点提供进一步支持。为此,我们倾向于与支持自身观点的人们进行探讨,或者主动搜寻新的有利证据,这便是所谓的确认偏差。
所以我们的主观意愿和贪婪的天性常常会使我们忽视那些事后发现很明显的危机征兆。2008年已经过去,希望在未来,我们能够总结今天的经验,擦亮双眼,在危机来临前及早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