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竞争制在高职高专“禽类生产”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09-06-28吴春琴孙思宇涂国众刘素贞赵燕甘平
吴春琴 孙思宇 涂国众 刘素贞 赵 燕 甘 平
[摘要] 本文从高职高专“禽类生产”课程的教学角度,分析分组竞争制的学习模式对高职高专学生的教学效果。分组竞争制将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团队之间的竞争,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学生间团结合作、互相学习的目的。
[关键词] 分组竞争制 高职高专 禽类生产
一、高职高专“禽类生产”课程的教学现状
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高专院校属于专科类学校,面向高考末批上线学生招生。整体上讲,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比本科生稍弱,学习态度也不如本科生积极。
“禽类生产”课程是农业类畜牧兽医专业的核心技术课程,本课程是基于当前我国家禽生产对专门化技术人才的需求而设置的。以解决家禽生产过程的关键环节如种禽生产、孵化生产、蛋鸡生产、肉鸡生产、水禽生产等关键技术为导向,以新的职业能力内涵为目标构建系统化的课程内容。
国内高职高专畜牧兽医类专业都设有“禽类生产”课程,教学方法主要以传统讲授为主,偶尔引入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主要以个体思考为主,难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将分组竞争制引入“禽类生产”课程的教学中,能有效地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他们的互助合作行为,从而有效地达到高职高专的教学目的。
二、分组竞争制
分组竞争制是将一个班的学生分组,每组设立1名组长,组长负责组织本组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各项任务的完成。每一项任务完成后,教师进行评分。每个小组给予一个评分,小组的分数即组内成员的个人分数,小组与小组间进行竞争。分组由老师根据寝室安排或成绩搭配将6~7名学生分为一组(人数不宜过多),组长由学生选举推荐。原则上,组长一般是选择学习实力较强、组织能力较强、责任心较强的学生。
高职高专的学生应具有必备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德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因此实践和实训的教育在高职高专德教学中占有相当高的比例。“禽类生产”的实践实训占1/3,在一个学期中共安排了十个实验、实训项目(包括一次外出参观大型养鸡场和撰写一篇调查报告并进行演讲汇报)。因为课堂上45分钟能传授的知识有限,高职学生能理解的又有限,所以要想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验、实训有一定的难度。而分组竞争制的引入,正好能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每次实验、实训之前,组长都会认真阅读相关指导书,做好组员合作分工的安排。试验操作起来既快又稳,既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又收到巩固知识的良好效果。
三、分组竞争制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利益相关者分析是管理学上用来分析一项政策好坏的有力工具。利益相关者,指被利益关系维系在一起的个体或组织,也就是被同一事物联系在一起的利益群体。从本质上讲,一项政策好坏是由各利益群体相互博弈的结果来决定。
一般来说,在高职高专“禽类生产”课程的教学中引入分组竞争制学习模式的利益相关者有:系部、教师、学生和用人单位,其中学生又可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
从分组竞争制有利的层面来看,主要表现在:一是系部可以多渠道、不拘一格培养人才;二是任课教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轻松教学(因为组长分担了部分管理工作);三是优等生可以发挥自己的学习和组织能力;四是中等生可以通过团队合作提高各项能力;五是部分学困生在团队带动中可以激发出学习的积极性;六是对用人单位来说可以招到技能型、实用型人才。从分组竞争制不利的层面来看,主要表现在个别学困生可以得到免费搭车的好处。
根据利益相关者的分析,可以看到所有的利益群体都喜欢引入分组竞争制的学习模式。但对教师来说,应该克服学困生免费搭车的现象,激发他们学习和为团队奉献力量的积极性。
四、分组竞争制的实践教学效果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的刘玲讲师,阐述了分组责任制和竞争制模式的引进能有效地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他们的互助合作行为。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也深深体会到,分组竞争制的引入确实能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分组竞争制与其他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使本课程的授课得到学生和校方的好评,2008年被评为温州市首届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其中分组竞争制的教学效果,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主动讲授,学生被动听课,课后各自完成作业。这种模式容易造成优生更优、差生更差的两极分化现象。分组竞争制使得每个学生融入到一个小团体中,他们意识到小组的成绩就是自己的成绩、小组的荣誉就是自己的荣誉。因此小组成员将会努力学习,不希望因为自己的原因而拖整个团队的后腿。小组长也会更加努力,承担起统领团体的责任。
2.学生的不同才能得到发挥和锻炼。“禽类生产”课程所布置的任务,都是由多个环节构成。要想出色地完成每项任务,必须发挥出小组成员的最大能力,也就是说让最擅长的人去完成该环节的任务。如“撰写调查报告并演讲汇报”就可以分解为查找资料、撰写文章、制作PPT、演讲和回答提问等5个环节。组长会将每个环节的任务分配给组内最擅长的人,个人发挥自己的才能共同完成任务。如此能让学生体会到自己也是一个有用之才,大大增加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也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3.提高团队合作能力,为融入社会打下基础。通过分组形成了团队概念,在每次合作完成任务的磨合中,各成员逐渐意识到做事情要以团体利益为重,不能任性胡来。这对目前大部分的独生子女来说,都具有极大的教育作用。大学时期的锻炼,为他们将来融入社会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教师来说也收到了教书育人的效果。
分组竞争制将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团队之间的竞争,一旦团队竞争的环境形成,必然会促使学生持之以恒地追求团队成功,课后自主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实践,这样就能更大限度地达到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
[2]刘玲,谢勍,向占宏.分组责任制和竞争制在高职高专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论坛,2008,(5).
[3]卢彩晨.“专生本”的利益相关者分析[J].民办教育研究,2006,(4).
[4]秦娜.浅谈高职高专如何提高教学质量[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5]覃学强,张宁珍.高职高专教学的换位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8).
[6]孙爱东.以柔性的教学计划培养创新人才[J].教育与职业,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