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主持人专业教育的思考
2009-06-28李海宏
李海宏
[摘要] 培养出具备独立人格和优良思维品质的优秀节目主持人,是我们专业教育要考虑的首要问题,也是媒体发展的需要。从现状来看,专业院校的招生标准、专业教学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必须做出相应调整,以实现培养目标。
[关键词] 节目主持人 专业教育 生活 文化内涵
在媒体价值体系评价标准由单一的“收视/听率”转向综合指标“媒体影响力”的今天,对于媒体的直接代言人——节目主持人来说,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作为培养主持人的专业院校,我们必须对专业教学进行反思。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开设播音与主持专业的院校已达300个以上,每年的毕业生有上万人,一些专业院校还常年开设各种样式的短期培训班,各式各样的主持人选拔大赛也层出不穷,央视还有一个专门的栏目“挑战主持人”,这些都为优秀主持人的选拔和培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据统计,目前,我国从事广播电视节目主持的人数大约有50000多,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影响力的主持人却屈指可数,除敬一丹、白岩松、崔永元、杨澜等10位左右的名主持外,30多个上星省级卫视中又有多少大家耳熟能详的主持人?而这些主持人中,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毕业的更是寥寥无几,“科班生”代表——敬一丹在很多讲座中,却经常感谢自己多年的记者工作经历,为什么那么多专业院校培养出来的科班生却难能成为有影响力的主持人?这是我们作为专业教育者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笔者最近经常看到节目主持人说着背离职业角色的话,或者造成话语权的滥用或者造成话语权的缺失,却依然自我陶醉。在湖南卫视某娱乐节目中,笔者曾看到某主持人在预报一期《变形记》的节目内容——“快乐男声”与贫困山区的孩子身份互换,进行生活体验时,竟然说出“这是多么好玩的一件事情啊,我好期待啊!”且不说她嗲声嗲气的腔调,难道让媒体的宠儿和一群生活在大山深处、勉强生存、随时可能辍学的孩子们进行身份互换的目的就是“好玩”?媒体将弱势群体艰难的生活曝光的目的就在于娱乐受众?媒体从业人员所必备的人文素养体现在哪里?这话竟然就从我们省级卫视主持人的嘴里嗲声嗲气、堂而皇之地说出来了,不能不让人心寒。《郑州晚报》2007年8月9日A24版,也刊登了一名当红卫视主持人在主持一台晚会时,因为跟女主持和一位八九岁的小姑娘开着过火的玩笑而令现场观众一片嘘声,该主持人的行为也遭到了大批网友的谴责。2006年世界杯期间,央视某名主持情绪失控造成的“解说门事件”也令很多主持人汗颜。听着这些与主持人身份不符的“主持”,笔者深深感受到了责任的重大。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学院教师柴芦径强调,“播音员、主持人是通过岗位赋予的权利以‘说话的方式在大众的媒介生活中做人。”“播音员、主持人珍重话语权利,善用话语方式是职业感的体现,是对个人和事业的责任、义务。”在现实中,又有多少主持人能够身体力行?难怪“科班出身”经常成为“传声筒”的代名词,面对现实,作为本专业的教育者,我们必须要反省——我们专业教育的价值体现在哪里?
中央电视台著名电视人时间在上海戏剧学院电视主持艺术论坛上,就曾对目前一些高等院校培养节目主持人的传统模式提出了尖锐质疑。他认为,主持人必须要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独特的个人魅力,而现在一些高等院校的主持人培养模式,是否真能培养出有特点、有个性的主持人,值得怀疑。甚至不少人也认为“主持人不是培养出来的”,面对这些疑惑,笔者认为,现有主持人培养体系的确存在一些问题,这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1.招生标准。在现在的招生要求中,身高、相貌、语音等因素占的比重偏大,而考生的分析判断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即兴表达能力等却重视不够,这主要体现在考题的设置上,大多数考题的设置以考查学生“二度创作”能力为主,而作为主持人的培养来说,“一度创作”是最主要的,“说什么”要远远重要于“怎么说”,所以,思维品质才是最需要的。很多院校播音与主持的考试“浑然一体”,笔者认为,播音员、主持人的招生标准应根据各自的侧重有所区别,主持人的招生中应该加大“一度创作”能力的考查,加大开放题型比例。原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局长徐光春认为,“我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要以德才兼备、声形俱佳来要求自己。”对于主持人来说,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声形俱佳”是比较重要的参考标准,但无疑“德才兼备”才是最主要的。在这个总原则下,具体的考试方式可以因招生条件而调整。
2.从专业课的教学来看,大多数院校的播音员、主持人培养仍然“浑然一体”,没有依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这明显违背了教育的基本原则,导致既难培养出优秀的播音员,也难培养出优秀的主持人。社会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对于主持专业来讲也是如此。笔者认为,播音员、主持人的培养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点有所侧重,播音员、主持人的培养应该有所区别,体育类、资讯类、法制类、娱乐类、新闻类等不同类型主持人的培养也要有所区别。鉴于师资、教学设备等因素考虑,笔者认为,从专业课的角度来讲,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循序渐进:第一阶段主要进行语音发声训练,夯实基本功;第二阶段是专业学习的中间阶段,学生统一接受播音、主持基本功训练,接受系统的专业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兴趣、潜质以及社会需求等帮助学生确定专业方向——播音还是主持,为第三个阶段的“分流”学习做准备;第三阶段是“分流”学习阶段,对擅长主持的学生,有侧重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他们“学有所长”,还可以利用校园电视台、当地媒体资源等制作节目,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能加强与当地媒体的联系,为学生的就业争取了机会,可谓是一举多得的事情;第四阶段是实习阶段,主要通过台内指导教师的培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这四个阶段各有侧重的学习,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避免学生毕业时出现的“上手快,后劲不足”或“有潜力,但上手慢”等现象,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从教学内容和方式来看,现在的专业教学主要侧重锻炼学生的“二度创作”,训练往往偏重于学生的音、声、读,诵,教学模式大多为学生模拟跟读,然后教师点评示范,而对“一度创作”的重要环节——思维开发训练则重视不够。结合主持人在媒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现在许多主持人拥有话语权却不能合理使用话语权的现象,我们应该重视学生的思维开发训练,变原来“师傅带徒弟”式的模拟跟读、教师点评为教师启发式、学生讨论式、即兴发挥式,等等。思考一下主持人的作用,其实就是在节目和受众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拉近节目和受众之间的距离,崔永元邻家大男孩式的表达如此受欢迎,也就不难理解了。因此,主持人的“人”要突出,培养学生的文化内涵、思维品质就显得尤为重要。
3.从基础课的教学来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也要做相应的调整。近几年的“通识教育”对于本专业的影响很大,相关专业的课程涉及的比较多,如新闻、广告、语言、文学、艺术类课程等,培养学生采、编、播、摄能力,笔者认为,这是很大的进步。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通识教育到底应该教什么?在学科分类越来越细的今天,是不是真就像我们很多教师提出主持专业的学生应该成为“杂家”,对各门学科都了解?在4年的时间内,让学生在保证专业学习的基础上发展成为一名“杂家”,可能性有多大呢?学生还要参加英语等级考试、普通话水平测试、计算机等级考试等必须要参加的考试,哪有时间读书呢?每门课程的课时量为30学时左右,已经基本决定了教师主要采取讲授的形式来授课,于是,“填鸭式”教学在所难免,学生因此提不起兴趣,考试也是应付,形成了恶性循环,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很多教师埋怨学生浮躁,不能潜心读书,实质这主要是“指挥棒”的错误。担任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研究员的甘阳在复旦大学的讲演中说到,“通识教育的根本是追问在任何时代、任何变迁下,最基本、最不会变的东西是什么。这些最基本的东西可以训练出最基本的思考能力,包括对伦理问题、人生问题的看法等等。”对于主持人而言更是如此,通识教育的核心是人文教育,是提高人的品质,培养他们的分析判断、逻辑思维能力尤为重要。我们应该明确,有知识不等于有文化,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会思考的头脑,而不是百科全书,尤其是在强调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今天。因此,从教学内容来讲,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最基本课程的缺席,如中国哲学史、中国古代文化、西方哲学思潮、形式逻辑、思维训练方法等,造成学生只学了枝干,而没有学到根本,思维品质的薄弱就可想而知了。
4.除了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文化内涵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要让学生深入生活,体味生活。就像敬一丹在讲座中多次讲到的,如果不深入基层就接触不到地气,总感觉心里没底,这也是很多媒体强调“主持人先应该从记者做起”的原因。现在,很多主持人是直接从校门走出来的,象牙塔相对封闭的生活使他们不了解真实的世界,往往会造成话语权的滥用或缺失。因此,作为专业培养院校来讲,让学生在假期通过各种方式深入生活,丰富阅历也是主持人培养中应有的内容。
主持人的培养不是立竿见影的,主持人的成长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这需要主持人、学校、社会共同地努力。塑造具有独立人格、思维品质的有影响力主持人,通过他们在媒体和受众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传播先进文化,必将为建设和谐社会文化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柴芦径.呐喊“我们说人话”.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283.
[2]徐光春.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播音主持人队伍.电视研究,2000,(12):4.
[3]姚喜双,郭龙生.媒体语言大家谈.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