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值得记忆的10个文化面孔
2009-06-27吴海云蓝艺魏恭
吴海云 蓝艺 魏恭
2008年,不折不扣的“中国年”。多事多难,大喜大悲。
和往年一样,《凤凰周刊》在岁末的时候回首过往。这刚刚过去的一年中,有太辉煌的庆典值得骄傲,太吊诡的悖论值得恩辨,太惨烈的灾难值得动容,太苦涩的民生值得重视。
我们的盘点不仅看重文化事件或人物在大众间的知名度,更在乎它对中国社会可能产生的、持久深远的影响力。我们关注那些正重塑中国国际形象的人物群像(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志愿者/海外留学生),审视那些可能会对中围民主建设、法制进程、民生问题产生作用的焦点事件(杨佳案/三聚氰胺),也直面一个复杂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注定要遭遇到的难言之隐(范跑跑事件)……
对这些“文化面孔”的回顾与追问,能帮助我们回答一个靈要的问题——中国,会向保处去?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是2008年的中国最光鲜亮丽的文化面孔;不仅如此,他还是中国近当代历史中最具有象征意义的时刻之一。8月8日晚,中华民族的历史厚度和人文深度所焕发出的艺术光彩照耀全球。对于中国政府而言这场开幕式是现代中国文化建设和对外传播的成功力作;对于亿万国人来说,它是梦寐以求祖国尊严的形象表达,而在西方诸强眼里,它是一个东方大国强势崛起的响亮宣言。无论是击缶还是飞天,无论是活字印刷还是盛唐气象,每一幕均有着强烈灿烂的视觉冲击,体现出中国元素的巨大力量。尽管被指“古代”部分和“现代”部分重量失衡,但这恰好也是历史真实的展现中华文明发展到近代后,国人对它失去了自信与自觉,没再延续,更勿论创新和发展。因此,开幕式的“写实”主义,在带给国人荣耀之余,也带来了某种警醒:当代文化究竟向何处去?对于中西文化是否都应持以“扬弃”态度?
改革30年
这是一个从年初被高歌到年尾的词。
而它,当得起高歌。
因为改变这个国家和整个民族的命运,使之启程向多元、自由、平等,富庶的,正是这30年。如果说它之前的30年,中国人民是凭着共产党的领导,凭着两弹一星、抗美援朝“站”起来了。那么,改革30年,中国人民则是凭着改革开放,凭着市场经济,迁徙自由、机会相对均等“富”起来了。“中国梦”,由一小撮人的实践,变成大多数人的梦想,最后赢得了全世界仰望的目光。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30年都成就辉煌,即便是当下社会呈现出越来越多的抗议声、群体性事件都是一种进步——比之30年前,人民有了知情和表达的权利,政府有了包容和改错的胸怀。
因此,无论如何,30年都撑得起两个字进步。
为地震遇难者降半旗
2008年5月19日,汶川大地震发生一屆之后,中国进入为期三天的全国哀悼日。14时28分,汽车、火车、舰船、防空警报同时拉响,举国上下降半旗,13亿中国人默哀三分钟。这是这个国家,第一次,为了平民的遇难而举行的国哀。
平民的遭遇能否得到国家的同情,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真正民主化、现代化的标准。只有当一个国家、一个政府不再漠视个体生命,人民才会真正成为主人。“降半旗”让国人看到了政府与吋俱进、从善如流的进步,也让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在短时间内得到极大强化,更让全世界看到了一个万众一心、令人动容的现代中国。
国旗降了一点,历史前进子一步。
志愿者
2008年是中国的“志愿者元年”。
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共有10万赛会志愿者直接为赛会提供服务4。万城市志愿者在城市和场馆周边提供信息咨询、语言翻译应急救助等服务,100万社会志愿者在北京市社区乡镇开展志愿服务。他们用几近完美的服务为奥运成功举办奠定了夯实的基础,并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所积淀的气质。
如果说奥运会志愿者主要来自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选拔,那么汶川大地震后的志愿队伍,则大多是自发的民间力量。他们或是集体组织,或是独自行动,纷纷涌向四川灾区有些人甚至不惜辞去工作,这些行为,不仅是人道主义光芒在灾难时期的集中绽放,也是建立在权利、义务契约基础之上的公民社会意识的彰显和推进,志愿者展现出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精神,将是这个社会走向全面现代民主的重要基石。
在志愿者的大军中,以“80后”为代表的青年人的表现尤为抢眼。这些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以娴熟的外语、自信的风貌,有礼有力有节的奉献精神,诠释当代中国的国际风采,人们开始意识到,这代人身上虽有商品特征,亦有公民意识,还有让中华文明绵延千年而不衰的民族精神,他们看来并非“垮掉的一代”而完全可以撑起中国的未来。
三聚氰胺
由三鹿奶粉三聚氰胺污染,导致多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患事件从某种意义上改变了中国食品工业的生态环境,改变了中国企业的商业伦理,随着媒体的穷追不舍公众的群情激愤,政府罕见的高调从严处置,不但以民族产业之支柱自居的三鹿垮了,它的食品业同行也深切感受到:以牺牲公众健康安全为代价的低成本生存时代,可能一去不复返。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人已不再满足于温饱、健康、安全及对人、对生命的尊重,同样成为生存之必要。当公众的意识普遍觉醒时,政府不能不顺应这种民意。由民意和政府结合而成的意志,顺则昌,逆则亡,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挡。
三聚氰胺的悲剧,结束了食品安全免检制度,启动了一个时代的车轮。就像当年孙志刚的悲剧一样,这或许是我们这个社会前行的一种方式。
海外留学生
与奥运火炬在境外传递时屡屡受扰并行发展的,是海外留学生反抗西方部分媒体不实报道行动的不断壮大。示威游行、街头演讲、电视辩论、视频宣传……留学生的种种自发行为,让整个西方世界惊诧莫名,为什么,这群生活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德国等国家的中国留学生,说着外语,拿着奖学金,接受当地高等教育和价值观渗透,却如此坚决地发起了与西方国家争夺话语权的战争?他们似手还沒有意识到,这一代中国留学生,已和当初寻求“政治避难”或体验“发达社会”的中国人有了很大不同:他们大多是“文革”后生人,成长于小康而温暖的家庭、正常而进步的社会。来到西方的他们,并不太容易被当地的“自由”或“先进”打动,而当地人对于中国的傲慢、无知和偏见却让他们触目惊心。那种被侮辱、被歧视、被损害的心情在他们心中日积月累,终在2008年的春天等到个爆发的机会。
海外留学生的表现迫使西方世界的有识之士承认,在这个时代,任何单向度的价值输出都是不可取的——即使输出方认为自己手中握着上帝或真理。“Crusade”(原指十字军东征)绝不是解决矛盾的途径,“对话”也未必能实现互信;也许,只有宽容是文明冲突的双方最好的选择。
《海角七号》
《海角七号》是今年台湾最重要的文化事件。这部无论在技术还是艺术上都表现平平的电影,凭着发生在其周遭的一系列匪夷所思的故事而平步青云。究其因,一方面,伴随近年宋台湾政治的乱相,经济的低迷,本土文化的现状,台湾民众普遍有一种渴望社会飞跃的感情期待,在这样的环境中,忽然有一部电影,不仅追溯了动人的爱情,还让一些不成气候的小人物、失意者,竟然七拼八凑地成了大器一一在这种执著的信念上,台湾人看到了整个社会出现奇迹的可能。而另一方面,则来自各方表态先是马英九的隔岸喊话:“对于我们这个被日本统治了50年的小岛,请大家包容发生在这里的爱情”;后是大陆政府的放行公映。围绕一部电影的所有表情,莫不对两岸文化的进一步交融,对大陆民众了解“日流”对台湾民众的影响和“台湾意识”,有着意味深长的寓意。
孙春龙
2008年9月14日,《瞭望东方周刊》的记者孙春龙在个人博客上发表了《致山西省代省长王君一封信》,揭露山西省娄烦县瞒报山体滑坡事故的真相,并列举了引名遇害者名单。9月17日,该博客文章得到温家宝总理和国务委员马凯的重要批示,9月18日,国务院派出事故调查指导组,仅一周时间即核清了死亡、失踪人数。孙春龙此举不仅仅彰显了媒体的良知,还逝者以公正,更开启了一条新的路途——博客,已正式登场,发挥内参的功效!这对广大新闻工作者来说不啻是一个信号封堵之墙又决于一堤,只要你严肃、努九你也可以“孙春龙”。
杨佳
2008年7月1日,北京青年杨佳在上海手刃六警察后被捕。11月26日,杨佳被执行死刑。杨佳虽死,但杨佳案的余波未息,反而以更尖锐的方式将一个个问号悬挂在共和国的上空:本该杀人偿命的杨佳,为什么能获得这么多人的同情?是否整个社会真的已经堕落到了善恶不分的地步?否则,人们何以置一个恶性杀人、袭警的事实于不顾,而纠缠于对凶手动机的其情可悯?
对这些问题的叩问,揭开了我们社会的一道伤疤,让被掩盖的鲜血公开流淌。民众的不满,既源于多年来不公正的累积,更源于从始至终的掩盖。当每一个回合,天平都向着同一个方向倾斜时;当社会缺少了一种对不公正进行清算的力量时,程序正义就是人们惟一能够期待的希望。践踏了程序的杨佳,却被他的支持者举上程序正义的祭坛,这里面,饱含了我们社会部分人深沉的绝望和卑微的希望。
范跑跑
教师“范跑跑”在地震中,不仅弃学生跑了,还高调宣扬自己的“跑”是对心目中自由公正的追求;他不仅不反省自己的人性缺失,还表白“除了女儿,连母亲也不会去救”……这样的人,在东西方文化的传统价值观里,都是不被肯定的。西方认为,灾难中首先保护孩子是成人的天职,无须任何理由。而中国文化更是将师与父相并列,将孝放在百善之首的。
但是,此事的离奇之处恰在于他的辩解竟引起了一部分社会支持不少人赞同范跑跑居然是认可他“真实”,“讲了实话”——这简直是以偏概全的最好例证因为一个枝节,人就可以不顾根本。照此推论,因为需要果腹,人们也就可以随便杀人越货了吗?
显见,认知体系的混乱正在让整个社会缺乏一个公认的自由界限和道德底线——而审视这,无疑比评判范跑跑本身意义更加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