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教育与实用人才培养

2009-06-26熊英英

文教资料 2009年14期
关键词:一体化模块化职业教育

熊英英

摘 要: 本文从当前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严峻问题和弱势地位入手,结合山东省滨州市技术学院在职业教育与使用人才培养方面的实践,总结其在“一体化”教师与“模块化”教学改革过程中的特色与成就,并就职业教育与实用人才的培养进行了理论思考。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一体化” “模块化”教学改革

一、当前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严峻问题

在2005年年底召开的中国国际职业教育论坛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职业教育社理事长成思危指出,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的发展状态尚不够理想,主要表现在职业学校学生总量减少、高级技工缺乏等方面。究其原因,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当前社会广泛存在“重学历、轻技术”的偏见,“重高等教育、轻职业教育”的倾向十分突出;另一方面,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的作用下,学生和家长也存在“上职业学校比上大学低人一等”的误解。上述观念也在向农村地区渗透,严重影响到农村人口劳动技能的提高和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可以说,在上述背景下,如何尽快扭转职业教育的弱势地位,加快实用技术人才的培养,提升劳动力素质和就业水平,无论是对于推进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新型工业化道路,还是加速城镇化进程、增强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都有着迫切而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职业教育与实用人才培养的探索

山东省为了建设成为全国技能强省,每年举办“车工”、“钳工”、“数控”等技能比赛,这为企业输送合格优秀的技能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学院虽然地处山东省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但是一直以培养高质量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己任。学院积极转变理念,调整教学思路,开展了“一体化”教师与“模块化”教学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一体化”教师教育体系培养。

“一体化”教师是一套旨在推动专业教师的人格素质、专业素质和职业素质全面发展的培养模式。为了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职业院校开展了一系列探索。

院领导组织专业课教师进行技能全方位训练,提高师资水平。“改造”现有教师团队,针对理论教师专业操作技能普遍较差的情况,利用课余时间对其进行专业技能基本功的训练,使其尽早适应“模块化”教学要求,并在考核成绩的评定方面,实行激励机制。学校将考核成绩分等级纳入教师业务档案,在增强教师的压力感和紧迫性的同时,也充分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

2.“模块化”教学改革实践。

“模块(module)”概念自引进我国职教界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为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我院从2006年起对部分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及公共基础课推行模块化教学改革。突出实践技能训练的教学模块;针对毕业生就业岗位技能要求,选取相应的模块进行教学。相应课程在实训中心集中授课,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教学过程的直观性,便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了更好地配合完成模块教学改革,我院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升级教学设备,购置CAD、CAXA等教学软件,新增多媒体、数控车、数控铣、加工中心等所需设施,总投资近百万元。

三、我院“一体化”教师与“模块化”教学改革的特色与成就

经过近三年“一体化”教师与“模块化”教学改革探索,我院在教师质量、教学成果及实用人才培养方面均取得了明显提高,特色与成就总结如下:

1.以人为本,注重教学质量的改善。

我院在“一体化”教师教育体系的培育过程中,认识到对教师考核的重要性,同时也明白考核不是最终目的,提高专业课教师的自身素质是根本。因此,在考核的方式上,坚持“以人为本”,进行“弹性化”和“人性化”设计。将考核视为基本手段和前提,督促教师开展“模块化”教学改革,从而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2.课时压缩,合理安排教学与实践课程。

从运行效果看,学时显著压缩。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实行理论、实训分开教学,整个课程需要100学时,采用模块化教学改革后,课程压缩到48学时。课时的减少并不意味着教学质量的降低。我院将每节课的检验标准,更多地定位在学生是否掌握了操作技能上。教师应在课堂上通过能力模块,边讲边练,使学生接受相应理论知识,突出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增强实践能力。

3.模块教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一体化”教师具备系统的理论知识,能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结合相关模型、挂图等,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基本知识。同时,“一体化”教师本身具备较强的专业操作技能,能通过现场演示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课堂上理论知识与教具紧密结合,车间实习体会又能及时得到理论印证,实现了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同步提高。

4.教材建设,加速“实训模块类课程”教材开发。

以模块化为指导的教材,可以有效避免在原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简单堆砌的缺陷。我院在“一体化”教师改革过程中围绕本专业的特点,以“有用、够用、实用”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将教材内容进行精简、修改和重新整合,让学生掌握并较好地运用知识、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把本行业中的新技术设备、新工艺知识纳入教材,使教材内容更加贴近生产实际和培养目标,从而加速“实训模块类课程”教材的研发工作。

四、关于职业教育与实用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1.从战略上高度审视职业教育与实用人才的培养。

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实用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劳动者综合技能的提高,如果不能尽快扭转职业教育的弱势地位,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健康发展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顺利推进。为此,应当站在增强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大力加强职业教育建设,努力培养实用人才。

2.转变理念,树立“大人才”观。

面对我国当前人才需求存在结构性错位的现象,要转变理念,树立“大人才”观。即要努力转变“重学历、轻技术”的偏见,实现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优势互补和有效衔接,更要完善、形成梯度合理的劳动力与人才结构,满足不同就业岗位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3.寻求学院、学生、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

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着颇为尴尬的境地,一方面,社会与家庭对职业教育存在种种偏见,另一方面,企业单位对拥有复合技能的中高级技工的迫切需求往往得不到满足。为此,应当在学院、学生与企业之间寻求、构筑一种良性的沟通运作机制,实现反馈渠道的畅通和良性的互动。

猜你喜欢

一体化模块化职业教育
模块化自主水下机器人开发与应用
模块化住宅
ACP100模块化小型堆研发进展
模块化VS大型工厂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克里米亚完成入俄“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