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班主任工作方式探究
2009-06-26刘娜
刘 娜
摘 要: 近年高职教育发展迅速,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班主任承担着基层学生管理工作,其工作更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本文从高职学生特点入手,分析班主任工作的特点,并据此提出了班主任进行有效管理的几种工作方式。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班主任 工作方式
近年来,高职教育异军突起,发展迅速,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高职院校学生与本科院校学生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因此两种院校学生管理有较大区别。作为从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最基层工作的班主任,其工作方式也更有其特殊性。要提高管理水平,高职班主任必须将传统的班主任工作方式与学生现状相结合,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
一、高职学生的特点
班主任工作面对的对象是学生,要实现有效管理,就必须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高职学生既不同于高中生,又不同于本科生,有其自己的特点:
(一)组成成分复杂,水平参差不齐。
高职学生的生源一般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高中应届毕业生,这是各高职院校的主要生源。第二部分是三校生,即中专、技校和职业高中毕业的学生。他们通过特殊考试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生源的复杂性决定了学生水平的不一致。高中应届毕业生基础相对好一些,而来自三校的学生在校学习的大多是专业知识,很多高中知识没有学过,基础很差,会影响到以后的学习。
(二)自主意识增强,又具有依赖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学校里平等自由的环境的影响,高职学生较之于高中生,在自主意识方面有很大的提高。他们开始有独立批判精神,开始质疑以前尽信不疑的东西。对于教师,他们也不再盲目崇拜或者畏惧,而是渴望建立一种平等交流的方式。总之,他们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各方面要求独立,希望有自由的发展空间,并特别注意发展自己与众不同的一面。
与自主意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学生在很多方面又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如刚入学时,他们希望有人主动带他们熟悉校园的环境,告诉他们该怎样生活,怎样学习;只有少数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融入大学生活,大多数学生比较被动,遇到问题时慌乱无措。
(三)自控能力差,纪律较差。
高职学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纪律较差,旷课、逃课、早退、迟到等现象屡见不鲜。虽有学习纪律约束,由于自控能力差,很容易被外界的环境所影响。比如有的学生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虽然知道这样做不对,可是却无法战胜自己。
(四)对自身定位不明确。
学生进入高职院校有很多原因,如有的学生是因为高考失利,有的是被调剂,有的是遵从父母的意愿来到高职院校。由于这些原因入校的学生,都会有一种抵触情绪,甚至情绪低沉,自暴自弃。很多学生对学什么、怎样学习不清楚,也不关心,对将来要从事什么工作感到茫然。
二、高职班主任工作的特点
高职学生的特点决定了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呈现出如下特点:
(一)管理相对严格,但松紧有度。
由于高职学生既有别于高中生,又同本科院校的学生有很大的区别,因此,班主任在管理学生时不能一刀切,不能照搬传统的管理方式。采取强制强硬的措施,忽略人的存在,只能引起学生的抵制,达不到教育的效果;放任自流,则会导致学生自暴自弃,不求上进,其结果只能是害了学生,误人子弟。因此,对学生的管理必须保持一个合理的尺度,有张有弛。既要关心学生,加强管理,又要在合理的范围内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他们自由发展。
(二)始终关注学生学习和就业。
高职学生来源复杂,部分学生基础差,因此在专业课学习上存在障碍,不少学生常有很多科目补考重考。对于基础差的学生,班主任一方面要鼓励他们自己努力,另一方面要组织学习好的学生给他们补习。由于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技能实用性人才,对就业有很强的针对性,因此,从入学开始,班主任应组织相关的讲座,让学生找到一个合理的工作定位。在三年级时,班主任还需要对学生面临的就业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对那些存在就业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寻找突破口。虽然就业由专门的就业部门来负责,但是班主任在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
(三)实习期间需灵活管理。
高职院校课程中,实践环节占了很大比例。学生会在某一段时间到工厂实习,三年级第二学期要参加毕业实习,部分学校实行2+1模式,最后一年学生是在工厂里度过的。高职院校实习时间比较长,这就增加了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难度。一方面,班主任是学校和学生之间的纽带,需要把学校的要求及时传达给学生,组织学生完成一定的任务。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处在新的环境,跟工厂的管理会有一定的冲突,班主任在其中要协调好两者的关系,使学生尽量适应工厂生活。
三、高职班主任工作的几种方式
(一)了解、理解学生,给予必要的关心和鼓励。
1.了解学生
了解学生有很多途径。入学时,班主任对学生情况不是很熟悉,可以通过查看学生档案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找学生单独谈话也是一种很好的途径,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每个人的具体情况,知道他们的所思所想。找几个学生座谈的方式也是比较常用的。观察也是班主任要掌握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在活动中、在课堂中、在生活中观察学生,能够客观地了解学生,丰富对学生的认识。
2.理解学生
与学生彼此尊重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入校的学生大多已经成年,他们从心理上渴望得到成年人的重视,希望处在平等的位置与他人交往。高校要努力营造一种平等轻松的氛围,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一个好的平台。因此,班主任不是高高在上的管理者,而是处在平等位置上指导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师生之间只有彼此尊重和认同,两者之间的关系才会朝着一个良好的方向发展,也利于班主任工作的进行。
3.关心学生
虽然学生力求在思想和行为上实现独立,但是内心也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班主任如果只在学习方面关注学生,而不在生活中关心爱护学生,就很难与学生有比较深入的交流,也很难得到学生的尊重和敬佩。班主任应该从细节入手,关心学生,帮助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如及时探望生病学生,经常到学生宿舍了解情况,经常听课,这些都是很好的教育契机,能够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另外,班主任要特别关注弱势群体,如家庭困难的学生,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多从生活和学习上关心他们,给予他们温暖,让他们能够融入集体生活。
4.鼓励学生
适当的鼓励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班主任在了解学生的前提下,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在合适的时机鼓励学生,能够让他们树立自信,激发斗志。
(二)选拔班干部,实行班级自治。
1.班干部的选拔要公平合理
班干部是班级的管理者,对于良好班风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班干部的选拔一定要合理。班干部可以由班主任指定,也可以由学生自己选拔。后者所选出来的班干部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可,便于开展工作。班干部最好每年一换。班主任要鼓励每个学生争当班干部,让他们在工作中锻炼能力。另外,当班干部也可以激励其改正不良习惯。比如,学习不勤奋的学生当了学习委员,会努力学习;纪律不好的学生管考勤,会自己带头做好。
2.班级自治
班干部是有能力管理好班级的日常事务的。班主任要相信学生,给班级给班干部充分的自主权,放手让他们去做,并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指导。当然,班主任也要经常向班干部了解班级的情况,形成及时了解、及时反馈的管理方式。
(三)营造好的氛围感染人。
班级的氛围对每个学生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要形成良好的氛围,首先要让班干部集体形成团结合作的风气。班干部要以身作则,在各方面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对表现好的普通学生,要在公开场合给予表扬。在班级里倡导一种积极向上、团结友爱风气并得到大家的认可,不良风气就会受到大家的抵制。在这样氛围中,表现不好的学生也会受到良好班风的影响而朝好的方向发展。
班级活动普及范围广,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加强对彼此的认识,形成积极向上的风气。活动的方式不拘一格,如英语竞赛、文明宿舍评比、郊游等,只要安排得当,都能起到好的作用。
(四)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在高校里,社团非常活跃,会吸纳会员并组织很多活动。社团活动是学生锻炼身体的一种重要途径,班主任要多鼓励学生参与社团活动,对比较有能力的学生,班主任应鼓励他们参加竞选,担任一定职务,在岗位上锻炼成长。
结语
要当好高职班主任,工作方式有很多种。但是归根结底,要从内心爱学生,愿意为他们付出,愿意当他们成长中的阶梯。只有这样,班主任才能不断地追求管理质量的提高,使管理水平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君维.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班主任的引导作用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9):249.
[2]王国芬.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的新方式探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6,(5):81.
[3]陈兴,张西平.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探讨[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1):30.
[4]孟艳华,周丽华.浅谈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的基本特点和方法[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72.
[5]赵怡.人本管理下的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浅谈[J].高等函授学报,2008,(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