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班级管理策略探析
2009-06-26王小宇
王小宇
摘 要: 班级集体是大学最基本的管理单位,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组织载体,充分发挥大学生主体动性,完成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变,是大学班级集体管理的重要策略。
关键词: 大学 班级管理 他律 自律 策略
班级集体是大学最基本的管理单位。中央16号文件指出:“班级是大学生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组织载体,要着力加强班级集体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等活动,发挥团结学生、组织学生、教育学生的职能。”按照教育学的原理,“管”的目的就是为了“不管”,而“管”过程就是他律的过程,而“不管”的过程就是大学生充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自律”境界。因此,完成从强制性他律到积极主动自律的转变,是大学辅导员班级管理成功的标志。
实际上,大学生在校学习的历程就是学会尊重他律、理解他律并内化为自身内在的行为准则,从而走向成长、成才、成人、成功的过程。律,本意是指法则、规章,引申为约束。所谓他律,就是通过外因条件发生作用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达到遵纪守法并遵循道德原则的目的。在大学班级管理的初期,他律为主的管理模式是必然的。但在现代班级管理实践中更强调自律。自律是相对于他律而言的,是学生以自己内在的驱动力进行自我约束,从而达到班级行为规范的管理目的。班级管理从他律到自律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上升的运动过程,运动的结果是由班级管理的低级阶段进步到高级阶段。班级管理的肯定阶段是人管人,即人治阶段,否定阶段是规章制度管理人,即法治阶段,否定之否定(肯定)即自主管理阶段。前两阶段以他律为主,最后阶段以自律为主。
班级管理他律阶段的哲学基础是“人性本恶”,认为每个学生都是规章制度的潜在破坏者,每个人都有可能“出轨”。辅导员与学生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通过刚性的规章制度管理的确有效果。但是,通过规章制度管理存在着困境:一方面,他律的管理工作量大,执行成本高,严格的纪律约束和纪律执行会让辅导员与学生之间关系紧张,使辅导员与学生间形成人际情感或心理上的障碍,不利于管理工作顺利推进。另一方面,如果不执行制度,就会导致班级的规定形同虚设,最终的结果等于班级解体。
班级管理的自律阶段,学生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已成型,班级管理者无为而治,班级内部井然有序,班级成员个个积极向上,班级集体不断成长与发展。对于大学班级管理而言,自律尤其重要。大学生没有了高考的终极目标,没有了高中教师保姆式的言传身教,没有了上大学前家长面面俱到的精心呵护,面对大学校园自由、开放、民主的教学与管理模式,会很不习惯。在没有树立新目标之前,相当多的大学新生对于大学生活是手足无措、茫然困惑的。
充分而有效的自律,能使大学生高效地利用自由时间,自主、有序地安排好自己的大学生活,并过得充实、有价值、有意义。从上个世纪末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迅猛扩张,在校生的人数规模已达到2000多万人,在校生人数的扩招给大学班级的管理和建设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对于大学班级管理第一责任人的辅导员来说,形势就更为严峻。辅导员所带学生人数极大增长,导致传统的辅导员“人盯人、人管人、人治人”方式显然已经落后,如何让管理规则内化于学生心中,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实现由他律到自律的内在转变,是每个辅导员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搞好新生入学教育,强化对大学的理性认识
首先要知道什么叫大学。大学是大师群集、精英荟粹、知识集中的地方,这是一个可以让高中生“原形毕露”的神圣殿堂,没有充分自主能力的人可能会一事无成,原来的佼佼者现在却可能会掉队,原来不怎么样的现在可能会“后来居上”。其次,树立职业理想,搞好学业规划。心似平原跑马,易放难收;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鉴于此,作为班级集体管理灵魂的辅导员,应该引导大学生及时确立新的人生航向,建议学生把职业理想作为新的奋斗方向,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为中心做好学业规划。这样,新的目标取代原来的高考目标,成为学生内在强大的驱动力,学生在展望自身职业愿景无限期盼中,自然会把实现职业愿景作为学业的强大动力,以自己的职业理想和学业目标有效地“自律”。
二、搞好军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他律是大学班级管理必然要经历的阶段。军训是实现强有力他律,并藉此把规则内化于学生心中并自觉执行的重要手段。解放军以“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闻名于世。很多学生从小就知道军队是特别能炼才、出才、成才的大学校。如何充分利用这个大学校,通过内务条例、队列条例、纪律条例的操练,在有限的军训时间里高效地让大学生形成军人般坚强的意志、优良的生活习惯和严谨的生活作风、严明的纪律、乐观的生活态度、较强的团队精神、敢于充分展示与训练自己的勇气、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和民族责任感,是辅导员应该思考的问题。众所周知,解放军是中国近现代160余年来最有效率的军事组织。80余年来,他们在失败中挺直脊梁、浴血奋战,克服了无数艰难险阻,最终夺取了胜利。靠什么?靠“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大学班级集体管理的效率必须有纪律与执行作保证。倘没有内部的一致和统一,没有内部的服从,没有内部的高度一致的纪律性,班级成员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不会令行禁止、雷厉风行,也不会齐心协力、共建集体,任何班级管理最终都会失败。
三、言传身教,正己而后正人
《论语·子路》中,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是说: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作为班级灵魂和主心骨的辅导员,做遵纪守法的楷模,带头维护和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这种效果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
四、不仅要选好学生干部,更要管理好学生干部
辅导员是一个班级集体的灵魂和主心骨。辅导员不但自己要行得正,坐得端,而且在选拔学生干部时一定要高标准、严要求,只有那些政治素质好、思想品德修养较高、集体意识浓厚、责任感强,既能对教师负责,又能对同学负责的学生才能做干部,同时还应要求他们事事、时时、处处能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加强管理,强化教育,搞好监督,该换就就换。
五、认真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树立规章制度权威
班级管理要真正完成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这是一个艰苦的过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管理要做到有“规”可依,有“规”必依,违“规”必究,执“规”必严,就要通过入学教育使新生深刻认识到,大学绝不是可以“随心所欲”的地方,对于认为进入大学“天堂”就可以彻底解放的新生而言,通过入学教育把大学的规章制度的权威逐步树立起来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说是奠基性工作。除此以外,辅导员在遵照学校管理制度的前提下还可以发动学生民主参与制订科学合理的《班级文明公约》,并且认真执行,让每一个学生树立起对于规章制度的敬畏意识,从而最终使学生养成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习惯成自然,自然而然地约束就能达到自律的效果。
六、辅导员要善于建设班级文化
笔者以为,要完成学生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就要打持久战,其最核心的工作是建设催人奋进、生机勃勃的班级文化。所谓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全体成员所共同拥有的价值体系。著名的管理学家斯蒂芬·P·罗宾斯认为组织文化“确定了人们应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的约束”,其中的“强文化”几乎影响控制着组织成员的一举一动。作为班级管理者,辅导员要善于构建班级“强文化”。一方面,有了班级强文化,就意味着班级有了共同的价值体系和班级精神,就能实现对班级成员的内化控制。共同价值体系是班级的灵魂,具有统帅全局的战略意义和重要作用。班级精神是价值观的高度浓缩。通过对共同价值体系和班级精神的广为传播与渗透,班级成员能够感到按照班级价值体系办事理应如此,如果违反班级价值体系便会产生不安和内疚。有学者认为,内化控制是控制行为、更正偏差的最有效的方式。内化控制实际上就是班级成员自主、自觉的自律控制。另一方面,要着力培养学生的集体向心力,不断增强学生的集体凝聚力。只有形成自律型的班级文化,才能形成强大的自律力量,充分挖掘和发挥每位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将规章制度内化为每位学生的自觉行动。这个内化的过程不是刚性的管理和高压政策能够做到的。要实现这样的一个内化的转变,就要形成一个班级“磁场”,使每位学生都处在这个“磁场”的引力作用之下,并且被不断“磁”化,进而成为一个牢不可破的班级整体。由此,班级必须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使学生具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具有强烈的班级集体认同感、班级集体自豪感、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具有一个学生高度认同的班级发展目标,并且每位学生都能围绕着这个目标努力学习。总之,通过长时间的努力,在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一种强大的自律型的班级文化,使身处其中的每个学生都形成以维护班级集体形象为荣、以损坏班集体的形象为耻的自律型的荣辱观念,当这种观念成为支配每个学生的班级日常行动的强大内心准则时,也就意味着每个学生都能自觉地按照班级的规章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能按照班级的发展目标认真地学习和生活,这样的班集体就是一个高度和谐的班集体,一个人人心情舒畅的班集体,一个人人能自由发展的班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