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元智能理论视角的中学音乐教学
2009-06-26许小平
许小平
摘 要: 多元智能理论自1983年提出以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并成为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的一大热点。该理论比传统的智能理论在对智力的认识上跨了一大步,并对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介绍了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内涵,重点谈了它对中学音乐教学的启示,最后分析了在中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应用该理论时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多元智能理论 中学音乐教学 基本内涵
启示 问题
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学者H·加德纳在其1983年出版的《智能的结构》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几十年来,多元智能理论受到越来越多的心理和教育工作者的爱戴和拥护,并对教学改革产生了日益深刻的影响。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进行中学音乐教学,有助于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音乐学习需要,同时,也有助于教师积极创造多元的音乐教学环境,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内涵
加德纳认为:“……一种人类的心智能力必须具备一系列的问题解决能力——使个体能够解决他或她所遇到的真正的问题或困难,并且在适当的时候能够创造出有效成果——同时也必须具备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的潜能——从而为获得新知识奠定基础……”[1]。他根据“智力选择依据系统”,经过严格论证筛选,提出人类智能至少应包括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自然观察者智能等8种智能[2]。这些智能是同等重要的,虽然每一种智能都是一个单独的功能系统,且包含有次级智能,但它们是统和运作的。智能发展在过程中呈现出阶段性、不平衡性、可加工性和受制约性。加德纳指出,智能既可以是教学的内容,又可以是与教学内容沟通的媒体或手段,教育对各种智能的培养开发必须依据人的成长本性,不同阶段应分别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与途径。因此,中学音乐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潜能,尊重智能的差异性,让每个学生都能有充分展示潜能的机会,从而最大限度地唤起他们音乐学习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二、多元智能理论对中学音乐教学的启示
(一)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树立多元智能教学观。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们思维和认识世界的方式是多元的,人人都具有上文所述的8种智慧潜能。这8种智能同等重要,它们既相对独立,又互相渗透、互相促进。这让我们对音乐智能有了全新的认识。音乐智能并非是上帝赐予少数人的阳春白雪,人人通过努力都可以或多或少地以不同形式获得。不同人的音乐智能也经常会表现出不同的形式,例如,有人喜欢器乐,有人喜欢声乐,有人喜欢作曲,有人喜欢欣赏和评价;有人喜欢用动作演绎音乐,有人喜欢用语言描述音乐。如果我们的音乐课仅以唱歌为中心,那么那些不喜欢声乐的学生就会被划到“缺少音乐细胞”和“没有音乐才能”之列,被排斥在音乐殿堂之外。因此教学方法和手段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而有所不同,要针对不同学生“对症下药”,因为每个学生都是各有智能特点和发展方向的造就之才。我们应该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视角,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树立多元智能的教学观,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以作为个体的学生为中心,针对学生学习方式的不同,寻求复合的、多变的、立体的教法,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音乐智能的生成,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音乐涵养。
(二)多元了解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学生观。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音乐智能结构和学习方法。音乐智能是指察觉、辨别、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包括对节奏、音调、旋律或音色的敏感性。因此,我们应该多角度、全方位地了解学生,熟悉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可取之处,树立积极乐观的学生观。在具体的音乐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善于调动学生的多种音乐智能,让学生全面展现自己的音乐修养与能力,同时用欣赏和发现的眼光去肯定学生在音乐方面的优势与长处,使学生对自己的认识更加全面、更加积极。
(三)开展差异音乐教学,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音乐教学实践中,无论学生的发展水平、个性特征、认知风格、兴趣等如何,教师大都采用统一的教学目标,统一的教学内容、统一的教学方法、统一的教学进度、统一的评价方式、统一的评价维度,这种对不同学生的相同教学是不公平的[3]。每一个学生都具有自己的个性特征、认知方式、兴趣爱好,所以为了提高音乐教学效率,促进全体学生音乐修养的充分发展,就必须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实施差异教学。实施差异教学,首先要正视差异,平等地看待每一个学生,而且要使学生感受到这种公平。其次要改变差异,让平等的教学落到实处。这里所说的平等不是表面上的平等,而是为了促进每个学生发展的真正意义上的平等。要实现这种意义上的平等,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应该想办法尽可能地提供多种形式的差异音乐教学,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和表现,充分利用教学素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了解学生智能方面的差异和特点,并在教学中给予分类指引,让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都得到适度的张扬和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真正的发展。[4]
(四)开展多元评价,构建和谐音乐课堂。
音乐课堂评价时应把握导向性、科学性、整体性和系统性原则,提倡灵活性和可操作性。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我们应该把多种智能毫无偏见地纳入音乐教学评价中,使其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同时评价内容也必须多元化,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音乐修养进一步地提升,所以应以学生学习过程来作评判,观察学生在音乐中的学习变化。评价可灵活采用音乐会、才艺展、星星擂台、歌曲PK、音乐剧、师生音乐作品、音乐小评论、情景剧等形式。通过这些结合多元智能的不同展示形式,我们对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交流合作、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等都可以全面地了解和评价。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可以全面而真实地评价学生的潜能、学业成绩,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多向性地思考,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为中学音乐教学注入更多的生机与活力。
三、应用多元智能理论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学透多元智能理论,是其应用的前提。
多元智能理论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与心理工作者的爱戴和拥护,在教育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因为它不仅深入探索了人类智能的未知领域,更为可贵的是,以此为基点,它向传统的教育理念发起了全面的挑战,极大地震撼和动摇了我们司空见惯的教育观、教学观、师生观、学生观和人才观。因此,全面地、系统地、发展地学习该理论是更好地运用其的前提。总的说来,多元智能理论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为了多元音乐智能而教”和“通过多元音乐智能而教”两个方面。前一个方面讲述的是对音乐教学目的思考,后一个方面讲述的是对音乐教学方法的探索。“为了多元音乐智能而教”要求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摒弃传统的音乐教学思路,把区分、记忆、感受和运用音调、旋律和节奏的多种智能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从而设计出发展学生多方面音乐智能的课程。“通过多元音乐智能而教”是指教师在音乐课教学时要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尤其是综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将图文并茂、音像并举的信息带给学生,为教学中实现学生智能全面发展提供充分有效的物质条件,努力调动多种音乐智能来优化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二)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应避免形式化。
在贯彻“通过多元音乐智能而教”这一理念时,我们要避免形式化地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即为运用而运用,不顾课程内容是否适合而生硬地把某一种或某几种智能放入课堂中去。理论是为实践服务的,强调多元智能理论与音乐教学的结合,是要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树立起多元智能观念,进而设计出适合一定学习内容和学生特点的多元智能音乐课程。这种课程决不是形式化地对多元智能的生搬硬凑,而是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习惯结合学生的学习风格、学习习惯而设计的既注重教师预设又注重学生音乐智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生态生成的课程。
参考文献:
[1][美]卡罗林·查普曼.在课堂上开发多元智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9.
[2][美]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10.
[3]史亚娟,华国栋.论差异教学与教育公平[J].教育研究,2007,(1).
[4]毛景焕.谈针对学生个体差异的班内分组分层教学的优化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