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驾驭声音能力是播音主持成熟的标志

2009-06-26

文教资料 2009年14期
关键词:播音员

高 坤

摘 要: 声音弹性是指播音员的声音对所播内容蕴含的思想感情变化的适应能力,也就是声音的适应能力,即声音随着感情的变化而呈现的伸缩性和可变性。人的思想感情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是不断地升华的过程,这种发展变化对播音员来说就是二度创作的内在动力和源泉,是理解感受之本,展现在播音员表达的气息和声音变化之中,同时也是播音主持成熟的标志。

关键词: 播音员 声音变化 声音弹性 声音色彩

地方台的播音员由于受人员数量的影响,一个播音员不可能只定位在一种文体节目的播音之中,他们往往既要播报新闻节目,又要播送文艺节目,还要主持对象性节目,可谓是身兼数职。在这种情况下,播音员所接触的稿件的内容是千差万别的,要想准确地表达出每件稿件的内容和每组节目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色彩,播音员必须具有丰富的声音变化能力。

一个人的声音变化是有许多因素相伴随的,与态度、情感、分寸的把握有着直接的关系。播音员一定要依据稿件和节目内容来变化自己的声音,适应节目内容的需要,不能为了突出自己的声音形象,不顾稿件和节目的内容而随便“起高调”。追求声音的随意性是不可取的,而只是单一的声音,缺少变化也很难适应各类稿件的需要。

如播报一条新闻:“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奥运会上取得辉煌成绩,实现重大突破,为祖国和人民争得了荣誉。”这条新闻振奋的色彩是很突出的,此时,播音员易产生不可遏制的冲动,欲播的愿望格外强烈,迸发出来的语言极容易过热。要控制自己过热的激动心情,播音员就需要在瞬间调整自己的心态,注意表达的分寸,注意一组新闻的和谐性。所以说基调应该是综合把握声音各要素的重点。又如在表现沉痛的感情色彩时,常用的声音色彩中往往既要有低而沉的声音,又要有较为缓慢的节奏。例如,1976年1月8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国人民播发了讣告:“我们敬爱的周总理逝世。”播音员在自己很悲痛的情况下,播读时很好地控制住了哀悼的分寸,既不轻松明快,又不哭腔哭调。他们采用的是较暗弱、低沉、偏虚的声音,而且利用了胸腔共鸣,节奏较慢,气息深沉、舒缓、均匀。我在话筒前的28年时间,之所以能成为全能型的播音员和主持人,是因为我能将声音合理利用和不断变化,并让听众们乐于接受。我在电视台为专题节目配音和解说的节目达百余部,这么多片子,不可能有任何两部内容或图像完全相同,尽管有的题材相同,都是反映人物的,或者都是反映社区建设的,但是作者的思想感情所表达的内容是千差万别的。我的再创作原则是,依据节目内容,把握语言分寸,驾驭整篇结构,突出重点语言色彩,把话说到让作者满意、让自己满意才能让观众满意。如风光片《美丽富饶的大兴安岭》的解说词有这样一段话:“走上高高的兴安岭,走进这片广袤的大森林,就走进了这最具绿色魅力的碧海蓝天;这里天蓝、林茂、水清,经济发展,社会繁荣,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大兴安岭以森林王国闻名于世,浩瀚的林海是中国的北部最大的天然屏障,被誉为金鸡冠上的绿宝石。”我对这几句语言的处理是带着一种自豪和骄傲的感情向世人介绍我的家乡。我采用的声音是偏刚、开阔、口腔开度大,咬字力度强,气息深足,有控制地进入片头,结合画面展现的航拍的大兴安岭,起伏的群山,彩带似的江河,绚丽多姿的北极光……配音:“这里有中国最北的界江——黑龙江;沿江顺流而下,可以尽览两岸秀丽景色和异国风光;这里有中国最北的村庄——北极村,站在中国的北极点,可以感受极地的高远、神州之广博;这里有中国最北的寒温带原始森林,置身苍松翠柏、鸟语花香之中,可尽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的声音使用稍低一点的音量,声音柔和,吐字清晰、干净,气息深而长,气流徐缓,变化多。播音员如果能够很好地运用自己声音的弹性变化,就能传达极为丰富的思想感情,产生极大的震撼人心的感染力,就一定会为听众所喜爱。由此可见,声音弹性是综合把握各声音要素,使声音成为表达服务的基础。只有声音具有弹性,才能更好地为表达提供条件,使“以情带声”具有扎实的声音基础。

声音弹性所涉及的表达范围概括起来表现为:在对内容和感情色彩不同的稿件处理上,播音员所采用的声音形式是大相径庭的,即使是同一稿件的不同段落,思想感情也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区别。声音弹性与稿件的思想感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如一段练声的稿子:“一个六七岁的姑娘,活灵活现地站在我的眼前了(这句要用偏实明亮的声音来说)。她疏眉细眼,故意眯缝着瞧我,小鼻子微微地朝上翘着,薄薄的两片小嘴唇因为忍住笑而紧闭着,两颗小酒窝儿,在那又红又结实的腮上陷得很深(这几句要用偏虚比较柔和的声音来说)。”这么一个长句子,我们需要不断地变换着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感情。可见稿件的任何层次含义都是通过丰富的声音色彩展现出来的。

纵上所述,声音弹性的训练是播音再创作的基础,也是声音升华的标志。要想获得一个好的声音弹性,需要具备以下几点素质:

一、丰富的情感体验

声音弹性与情感体验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我们所说的情感是指心理学中的情感和情绪两方面内容。情感是较为稳定的心理因素,而情绪则是比较活跃的,它非常容易受到外界事物变化的干扰,起伏变化是不定的。播音员对于稿件的理解的过程是一个运动着的过程,播音员的感受应随着文稿内容的发展进行有层次、有主次的变化,处处都闪烁向外迸发的火花,催动语言神经中枢。我在接到稿件后总是立刻投入到稿件的内容中去,一般情况下是看了内容之后,具体的感受和整体的感受就出来了,眼前有了画面,一层叠印着一层,正如张颂老师所说的:“犹如底下的岩浆,滚动着、翻卷着、奔流着,一旦形之于声便要喷礴而出,一泻千里。”播音员、主持人面对的每一篇稿件和每一组节目,都有一定的宣传目的。我们的表达就是要在“理解稿件—具体感受—形之于声——及于听众(观众)”的过程中,达到正确理解与准确表达的统一,达到内心感情与语言表达技巧的统一,准确、鲜明、生动地传达出稿件和节目的宣传目的。这个过程也是播音员、主持人将文稿中反映出来的作者的思维过程,在自己的头脑中重现出来,并给予一定的加工创造,这就进入了二度创作的过程。主持人经过对所采访的内容的了解掌握,主题的概括,目的的把握之后,形成自己对整个节目实质的理解,这时候驾驭起来就会得心应手。

二、气息状态是声音增加色彩的关键所在

“气者,音之帅也”。没有气息,声带就不能颤动发声。气息的变化关系到声音的响亮度、清晰度,音色的优美圆润,嗓音的持久性。因此可以说,气息控制好,声音才能表现出完美性。播音员是靠声音的变化来丰富语言的表现力的,要想准确鲜明地表达稿件的感情色彩,一定要利用气息这个工具。使声音与感情相互沟通。

播音员把稿件的语言变成自己要说的话,带着自己独特的情感和明朗的态度,准确地发出富于表现力的声音,这个过程一直依靠气息做支撑。播音员的声音弹性完全凭借着气息来控制和调整,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感情运动—气随情动—声随情变。播音员、主持人在对整篇稿件内容感受的过程中,也是靠气息状态的转换实现的。如果播音员、主持人的气息始终处于僵持不变的状态,声随情变就会失去基础,声音游离于感情之外而缺少指向性,声音弹性也就无从说起。

三、声音色彩的变化是发声能力的扩展的过程

发声能力的扩展是获得声音弹性的直接要素。一是有效控制和调整自己的发声;二是根据稿件的变化,选择不同的声音形式。在播音中,任何一种单一的声音状态都不可能表达出丰富变化的思想感情,声音也就不可能多姿多彩。对这一点我在播音工作中的实践体会是非常深的,声音色彩的变化直接影响着节目的质量,也是赢得受众的关键。播音员、主持人没有一个是凭单一的声音来赢得受众的,都是能够得心应手地驾驭自己的声音并使之流淌在字里行间的。就像一位画家用多彩的笔描绘世界的万物,一位优秀的播音员会用娴熟的声音(高低、强弱、实虚、明暗、刚柔、厚薄、粗细、松紧)的播音技巧,富于多变的特色,把文字稿件变成活生生的有着生命和灵魂的语言,传给听众,感染听众,达到宣传的效果。我们要想掌握和运用好自己的声音,一定要有扎实的基础,从发声来说,要掌握吐字、呼吸、用声、共鸣等各方面的变化能力,这样才能为获得多要素组合变化的声音弹性打下坚实基础。发声能力的扩展主要围绕吐字呼吸和用声状态进行。而吐字能力的扩展主要是指吐字力度的变化能力。准确地使用吐字力度变化,表达才会显得清晰流畅。否则,即使每个字都声声入耳,也难以表达出整句的真正内涵来。吐字力度除了与吐字部位的接触力度和气流强度、声音大小有关之外,发音部位的正确与唇舌动作的大小适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呼吸能力的扩展是指能够运用不同深度和不同方式的呼吸状态发音,因此播音员应该具有灵活变化气息状态的能力,最主要的是音高和音色的变化能力。我在2000年的播音作品评比中,送评的是一组文学作品《遍插茱萸少一人》,介绍的是一组台湾诗人怀念故乡的诗歌,在这组节目中,我既担任诗歌的朗诵,又承担节目用语的播音,25分钟的节目,8首诗歌。我在声音的运用上把吐字、呼吸和用声协调组合,利用这三者之间各自的深浅变化来进行创作。这组节目的声音弹性丰富,得到了省内专家的好评,被推荐到国家参评,并获得了2001年中国播音与主持作品评比一等奖。由此可见,发声能力的扩展就是使这些丰富多彩的要素着色浓淡相宜,相互搭配调和,形成最佳组合。

在这里还要强调一点:思想感情与表达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只有符合思想感情要求的声音才算得上是有意义的表达。声音与感情的变化要做到时时刻刻统一在一起。感情是基础,也是内容,应排在首位,声音表现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在对声音形式的运用上,要做到一切从感情出发,以感情作为内心依据,寻找与之相适应的声音形式。我们在进行声音的训练中,必须用心发声,绝对不可以抛弃感情而只注重外部声音形式。有的播音员先天的声音条件非常好,可是播出来的稿件淡而无味,原因就是言不由衷,声音只起了传声筒的作用。没有生命的语言是不会感动听众的,也就自然无法传递稿件所要求传达的内容。

播音员工作时的感情状态比日常生活中的感情变化更集中、更鲜明,这就要求播音员应该具有丰富的声音色彩的变化能力。总之,播音员的声音变化是伴随着情感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声音弹性的变化是播音创作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张永红.新闻播音员的定位及角色把握[J].采.写.编,2001,(4).

[2]张宏.浅谈电视新闻播音员的播音状态[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2,(3).

[3]徐明梅.播音员语气的形式美[J].视听界,2003,(6).

[4]相海齐.新闻播音员定义异化浅议[J].当代传播,1998,(1).

[5]金震茅.新闻播音类型初探[J].视听界,2002,(5).

[6]李炬.角色·状态·风格——试论大会播音的规律[J].视听界,1999,(1).

[7]熊良霞.浅谈电视新闻播音员的业务素养[J].新闻知识,1999,(2).

[8]李燕.浅谈播音员能力的培养[J].新闻前哨,1999,(1).

[9]杨涛.播音主持音像资料的采集与整理[J].现代传播,2004,(3).

[10]李芳妍.如何提升广播播音主持的艺术个性[J].山东视听,2006,(3).

[11]冯哲辉.情感节目的类型与美学范畴[J].当代电视,2005,(4):47-49.

[12]刘慰瑶.解析《真情》栏目的成功[J].电视研究,2001,(7):39-40.

猜你喜欢

播音员
新闻播音员做好各类配音工作需要掌握的技巧
浅谈播音员主持人语言的纯洁性
播音员如何适应传统媒体变革和新媒体发展
县级广播电视台播音员与主持人之间的角色转换思考
新时期播音员主持人如何提升语言素质
浅谈电视新闻播音员的形象传播
论播音员主持人的新闻敏感性
浅谈县级播音员的定位方向
做人民欢迎的中用的播音员
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