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传播中“龙”的翻译及其它
2009-06-26胡兴文束学军
胡兴文 束学军
摘 要: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但由于中国文化中的“龙”与西方文化中的“dragon”在内涵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在跨文化传播中直接采用西方文化中“dragon”一词来表达我们中国文化中的“龙”会在西方人中产生误解。针对这一情况,本文首先比较了这两个概念的在内涵上的差异,然后分析了很多学者和网友提出的用“loong”这一词来表达中国文化中的“龙”这一做法的合理性及可行性,最后指出该词要真正成为“龙”的英文对等词不仅需要学者和网友的呼吁,更需要我们的相关政府机构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大力推广。
关键词: 跨文化传播 龙 dragon loong
1.引言
2006年12月4日网易网站首先在网上转载了《新闻晨报》的一条题为“中国形象标志可能不再是‘龙”的新闻,随后被各大网站转载,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众多网友纷纷声讨更改中国形象“龙”的做法[1]。紧接着,第二天,网易又刊登了一则题为“专家称未说过‘中国国家形象可能不再是龙”的新闻,该报道称:“构塑中国国家形象品牌”课题牵头人、上海外国语大学吴友富教授在接受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从未发表过“中国国家形象可能不再是龙”的观点,相反,他认为中国必须坚持以“龙”作为国家的标志,因为龙象征着中华民族勇敢、顽强和一往无前的精神。同时,在对外宣传和传播时可以注意挖掘诸如“龙凤呈祥”、“龙王送雨”、“龙飞凤舞”等和谐元素,使“龙”的形象更完整、更丰满。该报道还写道:事实上,这场风波本身就是一次误读,以及据此引发的误报[2]。但无论如何,上述两则新闻在让人们关注中国形象标志的同时,也让人们思考如何在跨文化传播中有效地翻译中华文化的象征——“龙”这一概念。
那么,传统中国“龙”被译为“dragon”问题何在?应该如何正确翻译“龙”的意义呢?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中国“龙”和西方“dragon”之间的差异。
2.中国“龙”和西方“dragon”比较
在我国出版的英汉辞典里“dragon”的对应词为“龙”,在汉英词典里“龙”的对应词是“dragon”,但是两者所承载的文化内涵真正是相同的吗?
2.1中国文化中“龙”的涵义
“龙”的符号最早在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中就出现了。《易》中说:“云从天,飞龙在天。”许慎《说文解字》讲:“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李时珍《本草纲目》提到:“龙,其形有九,头似蛇,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辞源》说:“龙是‘四灵之一,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为鳞虫之长……封建时代用龙作为皇帝的象征。”《现代汉语词典》对“龙”的释义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封建时代用龙作为帝王的象征,也把龙字用在帝王使用的东西上。”[3]104-106从字典和古籍的解释可以看出“龙”并不是一种客观存在物,而是我们祖先吸取了许多动物形象中最神奇的部分而形成的精神图腾,后来在封建社会,“龙”的形象被统治者利用,成为天子的化身和王权的象征,而且被赋予善、美、神秘、吉祥、刚健、威严和尊贵的意义。
此外,“龙”也见于生活的方方面面:“龙”是十二生肖之一;传统节日中有舞龙灯、赛龙舟等活动;在壁画、建筑和器皿中常常出现“龙”的形象;与“龙”有关的姓名(李小龙、成龙、李显龙)、地名(龙门、龙须沟)、水名(黑龙江、龙川)、书名(《文心雕龙》、《天龙八部》)、物名(水龙头、车龙头)也很是常见;含有“龙”的汉语词汇更是十分丰富,如龙颜大悦、真龙天子、望子成龙、龙凤呈祥、龙腾虎跃、龙飞凤舞、龙马精神等,这些“龙”的形象都含褒义[3]104-106。正由于“龙”在中国文化中代表的是一种尊贵、吉祥和力量,我们才自认为是“龙”的国度,我们才自豪地自称是“龙的传人”。
2.2西方文化中“dragon”的涵义
《哥伦比亚百科全书》(The Columbia Encyclopedia)对“dragon”的说明如下:
Dragon:mythical beast usually represented as a huge,winged,fire-breathing reptile.For centuries the dragon has been prominent in the folklore of many peoples;thus,its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vary greatly and include combinations of numerous animals. The dragon has often been associated with evil.In many legends a dragon had the ability to wreak havoc upon a land and therefore had to be either propitiated by a human sacrifice, or killed; it was also often the guardian of a treasure or a maiden.The highest achievement of a hero in medieval legend was the slaying of a dragon, as in the story of St. George. King Arthur, son of Uther Pendragon (dragons head), also killed a dragon. The giant red dragon of the Apocalypse (Rev.12) gave rise to the use of the beast as symbolic of Satan in Christian art and literature……
这段文字的意思是:“dragon”是神话中的怪兽,通常被描绘为体形庞大,有翅膀,能喷火的爬行动物。几个世纪以来,“dragon”在许多民族的民间传说中都占据显著地位,因此,它的身体特征差异非常大,是许多动物的融合体。“dragon”常常与邪恶相联。在许多传说里,“dragon”具有严重破坏一片土地的能力,因此,要么以人做牺牲品来满足它,要么将它杀死。它也经常是宝藏或处女的守护者。在中世纪的传说中,杀死“dragon”是英雄的最高成就,正如圣乔治的故事所描绘的。Uther Pendragon 的儿子亚瑟王也杀死了一头“dragon”。从《圣经·启示录》第十二章里的红色巨大“dragon”开始,基督教艺术和文学用“dragon”这种怪兽来象征魔鬼撒旦[4]79-81。
从上面可以看出,“dragon”在西方文化中基本上都是负面的形象,这也可以在西方的史诗中窥见一斑,如英国长篇史诗《贝奥武甫》中描写了一条看守宝藏的恶龙,凶猛无比,口吐烈火,把英雄贝奥武甫烧成重伤,但最终还是被英雄杀死了;德国的长篇史诗《尼伯龙根之歌》描写的故事也和杀“dragon”相关:主人公齐格弗里德与看守宝藏的巨大“dragon”之间展开搏斗,并最后杀死了“dragon”;此外,在俄罗斯的国徽上双头鹰胸部的红色盾牌上,身着白衣骑着白马的骑士,手持长矛刺向一条“dragon”怒张的大口,象征着善良战胜邪恶、英雄保卫国家[5]32-34。
各种英文词典对“dragon”的解释也都大同小异,“dragon”都指一种爬虫类怪物,它体形庞大,有翅膀,靠巨大的肉翅飞翔,口能喷火,无恶不作,它还被用来指“邪恶的力量”和“凶恶可怕的女人”等。由此可见,在西方“dragon”遭人厌恶,是人人得而诛之的怪物。这也是为什么西方一直认为屠“dragon”行为是高尚之举的原因[4]79-81。
2.3中国“龙”和西方“dragon”之间的差异
从上文对“龙”和“dragon”的释义看,二者的相似之处仅在于它们都是人们想象的有鳞有脚会飞的动物,而相异之处却更加明显。第一,形象不同。“龙”有鳞有须,身体修长,矫健优美;而“dragon”为巨大的怪鸟形,有蝙蝠翅膀,粗壮笨拙,狰狞恐怖。其次,颜色不同。“龙”通体金黄或为其他喜庆的暖色;而“dragon”以黑色为主或为其他暗色、冷色。第三,习性不同。“龙”常深居于海,能穿梭于云,吞云吐雾,喷洒甘露,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而“dragon”则隐匿深山,喷火作恶,吃人与家畜。第四,象征意义不同。“龙”是吉祥如意、大富大贵的象征,常用来比喻王者或栋梁;而“dragon”是魔鬼怪兽和瘟疫灾害的代表,被用来比喻泼妇或粗暴、好斗、阴险的人,也用以象征法西斯、黑社会势力或恐怖主义等。第五,给人的心理感觉。“龙”是传统的四大神兽,以遇到为荣;而“dragon”是传说的妖魔鬼怪,以遇到为祸。第六,在文化中的地位。“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符号、文化标志和情感纽带,在中国文化中占重要地位;而“dragon”在西方文化中的地位无足轻重,是要打倒和消灭的对象[4]79-81。
3.中国“龙”的翻译
众所周知,翻译不仅是从一种语言符号到另一种语言符号的转换,翻译从广义上讲也是一种跨文化交流。鉴于中国“龙”与西方“dragon”在文化上有着巨大差异,我们可以确切地说,在中西文化交流中,中国“龙”绝对不能等同于西方的“dragon”。北京大学关世杰教授曾讲:“dragon”错译为“龙”是鸦片战争以来西方话语力量在华建构的结果,如果在了解这一情况后,我们还将龙译为“dragon”,那就是我们自己在不了解其中差异的外国受众面前,妖魔化我们自己,不利于树立中国正面的国家形象[5]32-34。那么我们该怎么在跨文化传播中翻译中国“龙”呢?
事实上在网易报道之前,很多学者都已经关注到中华文化象征——“龙”的翻译:台北学者蒙天祥在2004年撰文提议把龙翻译为“Loong”;2005年11月12日,中国文化管理学会等组织在北京举办了“中国形象·龙的正名”学术交流活动,提出将龙音译为“Long”;2006年2月15日华东师范大学黄佶副教授于撰写并发表了《“龙”的英文应该翻译成Loong》一文;2006年3月15日,龙凤文化研究专家庞进发表文章《呼吁:中国龙凤应译为Loong Feng》[6]161-169。虽然这些文章也引起了很多学者和网友对如何翻译“龙”的关注,但“中国形象标志可能不再是‘龙”的这则报道以及后续的讨论则把人们的关注推向了高潮。
关于“龙”的翻译,人们提出“long”、“lung”和“loong”等不同译法,但笔者支持使用“loong”作为“龙”的英译,其理由如下:
首先,从发音上讲,虽然“long”是汉字“龙”的准确拼音,但这一发音同时也对应中文中的“狼”、“郎”等词,不具有唯一对应性,容易引起误读,相反,“loong[lu:?誽]”与汉语中“龙”的读音几乎相同。
其次,从形态上讲,“Loong”的两个“o”字母,就像龙的两只大眼睛,甚至可以让人联想到它的鳞片,而且“Loong”在文字结构上又和“long”相近,给人“长”的感觉,因此“loong”具有象形文字的特点,和中文汉字有暗合之妙。
再次,从意义上讲,英文辞典中本没有“loong”这个单词,因此把龙译成“loong”不会引发歧义。有学者主张译为“long”,在英文中“long”是一个常用词,可做形容词、副词、动词,分别表示“长”、“久”、“期盼”等意义,易造成意义上的混乱。对于把龙译成“lung”的主张,缺点是相似的,因为在英文中“lung”的意思是“肺”,也是一个常用词。
最后,从实践运用上看,虽然很多辞典里还没有“loong”,但它已经存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了。从龙凤香烟(Loong Voong Cigrette)算起,它至少出现了60年。现实中也有很多loong的实例,如李小龙的中文名英译为“Lee Siu long”;李显龙的名字是“Lee Hsien Loong”;2005年12月31日华东师范大学黄佶副教授注册了以推广“loong”为主要目的的域名(www.loong.cn),并于2006年2月获得主管部门审批;2006年中国人自主开发的名为“龙芯”的处理器,将英文名定为“Loongson”;2007年北京五星级的龙城丽宫国际酒店采用了Loong Palace的英文名称;2008年的新网络游戏《龙》也采用了“Loong”的译名;此外,海词词典(www.dict.cn),维基百科等字典也开始收录“loong”。总之,“龙”的英译“loong”过去已经存在,现在更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这为“loong”的传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79-81。
从上面可以看出,“龙”被改译成“loong”,在发音、形态、意义,特别是实践上都有其优势,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进一步把它推广到国际上,从而在跨文化传播中正确地传达中国“龙”的文化涵义,减少误解。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采用音译的办法把西方文化中“dragon”改译为“拽跟”或“劫更”,从而区别于汉语中的“龙”。
4.“龙”的翻译引发的思考
“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在我国文化,以及人民的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正因为此,“龙”的翻译无论是在普通网民中还是在学者中都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在这种关注中,有几点值得我们深思:
其一,在跨文化传播中,网民和学者的敏感性、创新性应该给予充分的关注。无论是“龙”译为“loong”,还是“中国宇航员”译为“taikonaut”,都反映了网民和学者在对新鲜事物的敏感性,他们在翻译中的创新性也非常值得肯定。
其二,当网民和学者对跨文化传播中的翻译提出异议时,相关的政府部门应该接受合理建议,及时纠正并大力加以推广。这方面有好的例子,如宣传部在广大学者和网友的呼吁下已经由Department of Propaganda改为Department of Publicity,交通部也由Ministry of Communications改为Ministry of Transport of PRC。但同时也有有待改善的地方,“龙”的翻译即是一例。虽然网民和学者们在热烈探讨“龙”的翻译,而且提出了合理的理由和解决方案,但是我认为只有这两者是不足够的,只有当文化部门特别是对外文化传播部门能主动地采纳网民和学者的合理建议,如“龙”译为“loong”,“中国宇航员”译为“taikonaut”,这些具有中国文化身份的词汇才能更快地走到国际舞台,才能更容易地为国外人民所接受。再如中央电视台的英文缩写CCTV。CCTV在我国是China Central Television的缩写,代表中国中央电视台,但是在西方社会它通常代表Closed-circuit Television即闭路监视器,因此可以看出CCTV作为我国中央电视台的英文缩写在跨文化传播中会让西方人产生不好的联想,以前可能是我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现在既然很多学者和网友提出来,我们为什么不去勇敢地面对呢[7]?此外,我个人认为西藏的英译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传统上我们把西藏英译为“Tibet”,但是由于以达赖为首的“藏独”以及西方一些敌对势力的宣传,一些被误导的西方人会错误地认为“Tibet”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这明显不利于我国对外的跨文化传播,所以我认为我们可以像英译其它省份时一样,直接采用汉语拼音“Xizang”来音译西藏,从而在对外传播中弱化敌对势力的影响,变被动为主动。在中译外中存在这些问题,在外译中里也有类似的问题,如我们把日本君主译为“天皇”。天皇是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一,是中国传说中的圣贤帝王,怎么能用来称呼外国的君主呢?更何况这个国家曾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其国家领导也没有作出深刻反省。我们为什么不能直接把它该译为“日本国王”[8]?在这一方面,韩国政府值得我们学习:据报道,2005年1月18日韩国汉城市长李明博宣布为了使“韩国首都的中文名称也与国际接轨”,改“汉城”为“首尔”[9]56-57。这里我们姑且不论韩国改名背后的政治目的,其相关政府机构的主动姿态确实值得我们学习。所以,我认为,在跨文化传播中,如果网友和学者发现我们某些翻译存在问题,如果他们的理由充分且合理,我们的文化部门特别是对外文化传播部门应及时地给予关注,并且应大力推广合理的译法,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互动,共同为我国的跨文化传播做出贡献。
5.结语
鉴于中国“龙”和西方“dragon”在文化内涵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为了避免在跨文化传播中造成不必要的误解,在国际上树立中国的良好形象,我们有必要重新翻译“龙”的英文译名,而广大网友和学者提出的“loong”在发音、形态、意义,特别是实践上都有其优势,我们认为可以采用和推广。但是要使“loong”真正成为“龙”的英文对等词不仅需要学者和网友的努力,更需要相关政府机构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大力推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国际上真正地成为“the country of loong”,我们也才能自豪地宣称自己是“the decedents of loong”。
参考文献:
[1]缪迅、宋杰.中国形象标志可能不再是“龙”[DB/OL].(2006-12-04)[2009-04-29].http://news.163.com/06/1204/02/31FD09GV0001124J.html.
[2]许莽.专家称未说过“中国国家形象可能不再是龙”[DB/OL].(2006-12-05)[2009-04-29].http://news.163.com/06/1205/07/31IGDT5M00011229.html.
[3]刘洪泉、刘宏霞.此“龙”非彼“龙”[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04-106.
[4]陈媛媛.从文化的视角看“龙”的解码[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9-81.
[5]关世杰.跨文化传播学视角中“龙”与“dragon”的互译问题与中国国家形象的关系[J].对外大传播,2007(10):32-34.
[6]黄佶.关于“龙”的英译名修改问题[J].社会科学,2006(11):161-169.
[7]黄佶.“3G”可以保留,“CCTV”应该撤消[DB/OL].(2009-02-27)[2009-04-29].http://www.zaobao.com/forum/pages/forum_lx090227h.shtml.
[8]中原将复兴.最可耻的中国翻译[DB/OL].(2006-12-05)[2009-04-29].http://www.zaobao.com/special/forum/pages4/forum_lx061205d.html.
[9]周定国.从汉城到首尔[J].百科知识,2005,(11):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