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英汉委婉语对比看中西文化差异

2009-06-26翟慧敏

文教资料 2009年14期
关键词:社会文化异同对比

翟慧敏

摘 要: 本文从跨文化的角度对比了英汉委婉语在宗教信仰、阶级观念,以及价值观念上的差异,旨在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地了解英汉委婉语的不同,正确地使用它们,从而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失误,促进国际间交流与合作。

关键词: 英汉委婉语 社会文化 对比 异同

委婉语“euphemism”源于希腊语,其中,“eu”意为“good”(好),“pheme”意为“speech/saying”(话语、说话),因此,euphemism就是“好听的话”、“讨人喜欢的话”。在《新韦氏英语词典》里,委婉语的定义是:“Substitution of an agreeable or inoffensive expression for one that may offend or suggest something unpleasant.”(以一种听起来较为愉快、较间接的名称来表达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事物的语言形式。)在汉语里,“委婉语”又称为“曲语”、“婉曲”或“婉转”。《语言与语言学词典》把“委婉语”解释为:“用一种不明说、能使人感到愉快或者含糊的说法。代替具有令人不悦的含义或不够尊敬的表达方法,以达到交际的功能。”由此可见,英语和汉语对委婉语的定义基本上是一致的,都是指人们在交际的过程中,用“一种令人愉快的、委婉有礼的、听起来顺耳的词语来代替令人不快的、粗鲁无理的、听起来刺耳的词语”。委婉语可以说是人们交际活动中的一种“润滑剂”,正如Enright所说:“如果没有委婉语,世界的运转会因摩擦而停止,人间将充满仇怨。”

委婉语作为语言的特殊组成部分,在人类各种语言中普遍存在。它既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又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和文化现象,是文化在语言当中的一种体现。委婉语的产生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它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不同的民族心理和文化差异,反映了一个民族独特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伦理观。本文通过英汉委婉表达的对比来探讨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旨在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地了解委婉语,正确地使用它们,从而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失误,促进国际间交流与合作。

一、英汉委婉语的起源反映了中西方不同的宗教信仰和阶级观念

英语委婉语起源于宗教禁忌。在人类文明早期,生产力低下,生存条件恶劣,人们不能理解和驾驭自然,于是产生了一种对超自然力的崇拜和畏惧,人们相信自然神力和迷信宗教。此时语言就被赋予了某种它本身没有的力量。人们认为语言本身能给人带来幸福或灾难,于是创造了“委婉语”来代替如鬼神的名字和死亡等遭到禁忌的事物。如英语中用“the Savior,the Supreme”、“the Light of the World”等来指代“the God”(上帝);用“the Wicked One”、“old Nick”、“the Big D”等来指代“the Devil”(魔鬼)。除了神鬼的名字,英语中还有很多委婉语与宗教或圣经有关。比如表示“death”(死亡)的委婉语中就有很多是与上帝有关的:“to answer the final summons”、“to be called to God”、“to hand in ones accounts”等;英语单词“naked”(赤裸的)的委婉语“in ones innocence”来源于基督教中亚当和夏娃的传说。这些都反映了英语委婉语的宗教性特征。正如Neaman和Silver所说:“委婉语的主题最早无疑是宗教性的。”比起英语,汉语中与宗教有关的委婉语并不多见,这是因为中华民族没有一个共同的、统一的宗教信仰。虽然有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存在,但是信仰者在全民族人口中所占比例较小。汉语中与宗教有关的委婉语大多和死亡有关,如道教中的“遁化”、“羽化”、“升仙”;佛教中的“涅槃”、“圆寂”等。这些来源于宗教的委婉语使用范围一般仅限于宗教界,未能成为汉语言和文化的核心。

和英语一样,汉语委婉语也源自于禁忌语。但是汉语委婉语并非起源于宗教禁忌,而是阶级禁忌。中华民族对于鬼神并没有什么委婉的称呼,但是在中国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国讳”和“家讳”却被系统化和制度化,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在封建社会,皇帝被认为是“天子”,神圣而不可侵犯,因而皇帝的名字甚至皇帝名字的同音或同形字,都在禁忌之列。全国上下,从平民到王侯,都要遵守这一规定,否则就有杀身之祸。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国讳”或“公讳”。比如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名“赢政”,为避“政”名,“正月”遂改为“端月”,“正直”变成了“端直”。直至今日,现代汉语“正月”的“正”发音还是zhēng而不是zhèng。汉高祖名“邦”,汉人便以“国”代“邦”。先秦叫“邦家”,汉代便成“国家”,一直沿用到今天。刘邦死后,其妻吕雉当政,“雉鸡”遂改为“野鸡”;文帝名“恒”,因此“恒山”改为“常山”,神明“恒娥”变成了“嫦娥”,而且一直沿用至今。至于“家讳”或“私讳”也是源自于“忠”、“孝”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父为子纲”与“君为臣纲”一脉相承,宗亲长辈的名字同样神圣不可侵犯。比如,司马迁之父名“谈”,他写的《史记》中便将“赵谈”改为“赵同”,“李谈”改为“李同”;《后汉书》的作者苏烨为了避其父之名“泰”而将“郭泰”改为“郭太”。

由此可见,英汉委婉语所避忌的对象大相径庭,英语避神,表现出明显的宗教性;而汉语避人,表现出强烈的阶级性。

二、英汉委婉语反映了中西方不同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

社会价值观影响语言,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委婉语也受到不同社会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的影响,同时反过来反映了不同社会文化的特征。由于人类思想和心理的共性,英汉委婉语在某些领域存在着共同处,但是更加反映了中西方不同的社会价值观和独特的民族特征。

在英语中,“old”(老)是人们日常交谈中的一个大忌。这是由于西方家庭结构松散,子女成人后与父母分开居住是西方社会的传统习惯。许多老人生活孤单寂寞。他们不服老甚至不愿意提及这个“老”字是因为不愿想起自己晚景凄凉的情景。因而英语中有关“老”的委婉语特别多。如:“senior citizen”(年长的公民)、“golden years”(黄金年华)、“distinguished gentlemen”(尊贵的绅士)等。而在中国文化中,“老”并不是禁忌语,这是因为中华民族历来就有“敬老尊贤”、“尊老爱幼”的传统价值观。孟子早在几千年前就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理想。再加上中华民族家庭结构紧密,老人在家中普遍受到尊重和照顾,因此人们对于“老”这个词并没有特别的忌讳,反而把年老看成是阅历、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因而汉语中经常有“老革命”、“老师傅”、“老教授”之称,给人一种德高望重之感。此外“老张”、“老王”、“郭老”、“李老”等称呼也给人一种亲切和尊敬之感。不仅如此,汉语中很多与“老”有关的成语也是褒义,体现了人们对于老年人的尊重,比如“老当益壮”、“老骥伏枥”、“老马识途”、“老将出马”等。

西方文化强调个性,崇尚自由,而中国人长期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提倡集体主义和自我约束,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的利益。

英语中“poor”(贫穷)也是一个可怕的字眼,它意味着生活困窘,也标志着社会地位低下,所以“poor”的代用语也极多,通常用“be in difficulty”(有困难的)、“be in an awkward situation”(处于不方便状况的)、“be down on ones luck”(背运的、时运不佳的)、“be less well off”(景况不好的)等较温和的词来替代。而在中国,受传统文化影响,千百年来人们持有“士不理财”、“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的价值观念,“贫穷”并不像在西方那么忌讳。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在人们的思想意识里甚至形成了“越穷越光荣”的价值观念。倒是“钱”这个字眼被赋予了很多委婉的说法,比如“孔方兄”、“阿堵物”、“大团结”、“白物”等。这反映了中西价值观对金钱态度的差异。

委婉语不仅是一种语言概念,而且是一种文化现象。它从产生之日起就被烙上了深深的文化烙印,折射出不同民族的社会文化心理。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去对比英汉委婉语的异同可以使我们更好地掌握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习俗、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等民族文化特色,这对于我们英语学习,以及中英文化交流将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Enright,D.J.Fair of Speech:The Uses of Euphemism[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

[2]Neaman.J.S & Silver.C.C.Kind Words:a Thesaurus of Euphemisms[M].New York:Facts On File,Inc,1990.

[3]陈原.社会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5]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6]刘纯豹.英语委婉语词典[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

猜你喜欢

社会文化异同对比
关于 “机械复制”的思考
从中日民间故事窥探中日文化差异
大陆和港澳台初中历史课标在中国文化史方面的异同
克里斯托弗·马洛与陶渊明田园诗的对比
简论谢灵运与柳宗元山水诗思想内容之异同
六曜与日本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