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则”的连词化过程及其条件
2009-06-26连佳
连 佳
摘 要: 本文对“若……则……”等大量假设复句进行分析和归纳,以探求现代汉语中“否则”的连词化演变过程及其条件。
关键词: 否则 连词 假设复句
“否则”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连词,通过检索大量历史文献,我们发现,“否则”的产生和古汉语中“若……则……”及其否定式的发展关系密切。
假设复句中连词“若”和副词“则”经常搭配使用,分别使用在偏句和正句中。从上古时期到中古时期的用例都极多,略举几例如下:
(1)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左传·隐公元年》)
(2)然于哭地必有死丧,率声若多,则为大家;声若小,则为小家。(《搜神记》卷十二)
(3)许柳儿思妣者至佳,诸公欲全之,若全思妣,则不得不为陶全让。(《世说新语·政事》)
(4)但韩卢天下之疾狗,东郭骚欲内狡兔,此狗若指兔规之,则指十煞十;若指虎而规之,亦至十指十;若指空中规之,则累世逐空而不得一。(《敦煌变文集·前汉刘家太子传》)
(5)师云:“你莫闹,我若称断,是你嘱我;你若称断,我则嘱你。”(《祖堂集》卷二)
复句关联词的搭配使用,构成了最完整和标准的形式。在上古和中古时期常用的假设关联词的搭配形式还有“如……则……”、“使……则……”、“若……便……”,等等。但具有这种完整形式的复句毕竟是极少数。除了无任何关联词的意合式假设复句外,有的复句没有正句中的关联副词,有的复句没有偏句中的关联连词。如果不根据上下文理解,极易造成对句意的误读。如:
(6)心中不决,必须召取相师,则知委由。(《敦煌变文集·太子成道经一卷》)
这是一例带意合特色的假设复句,它没有偏句,对正句的理解必须凭借上句内容,被省略的假设情况意会为“召取相师”。这种直接用“则”来引导正句的情况并不多见。单用“则”的假设复句,出现得最多的是紧缩复句的形式。如:
(7)合则好成,不合则致隙。(《世说新语·识鉴》)
(8)凶即请自当,吉则知吾意,傥若事明君,荣华取富贵。(《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
(9)如是六天之内,近上则玄极太寂,近下则闹动烦喧,中者兜率陀天,不寂不闹,所以前佛后佛,总补在依此宫。(同上《八相变》)
紧缩的假设复句形式上比较简单,即用单句的句式表达复句的内容。我们在此不作过多的讨论。下文以《祖堂集》中析出语料来集中地分析带有否定意义的“若……则……”形式的假设复句。
(10)我若出家,恐断王种;若不出家,则断圣种。(卷一)
(11)上座若解道得,则供养;若道不道,则且去。(卷六)
“若不出家”、“若道不得”均是用“不”来否定的假设复句的偏句,偏句整体上可以简省为单音节否定词“否”,并和正句中的“则”复合成双音节关联词“否则”,“否则”在语意和语法功能上与未简省前形式所表达的内容完全等同。“若不出家,则断圣种”、“若道不得,则且去”分别可以形成“否则,断圣种”和“否则,且去”的对等形式。
如果要将带有否定意义的偏句结构替换成“否则”的形式,必须具备的条件是,在带否定意义的假设复句中一定要出现与之相对应的肯定形式。因为“否则”对偏句的替代,不仅仅是将表假设关系的标志“若”省略,还将否定的假设事实也一并省略,所以上文中必须有相对应的肯定形式来提示偏句所省略的否定形式,对举的肯定形式必须是和否定形式互补的,即从正反两面来肯定或否定同一个事物或同一件事情。对举的形式和内容一样,都极其重要且不可或缺,用下面的两个例句来分析:
(12)咒师奏王:“婆舍斯多不会佛法,请王试之。此人云圣,问其异事,若答不得,则非师子继承弟子。”(卷二)
(13)师云:“诸人若未曾见知识则不可。若曾见作者来,便合体取些子意度,向幽岩雅嵩,独宿孤峰,木食草衣。”(卷五)
“若答不得,则非师子继承弟子”没有外在的对举形式,但根据上文提供的语境,我们很容易补充出其对举的肯定形式,即“若答得出,则是师子继承弟子”,因为偏句提出了“答得出”和“答不出”两种可能,而在正句中也有是或者不是“师子继承弟子”两种可能与之对应。意义上对举可以实现,但缺少形式上的对举,在这个例句中不能将偏句简省为“否则”的形式。“若未曾见知识”和“若曾见作者”则仅有形式上否定和肯定的对举,而其实际指代的并不是相同的内容,对举是没有意义的,因此也不能简省为“否则”。
表否定的副词除了“不”以外,还有“未”,但假设复句很少用“未”来作否定。两者都是上古汉语中最主要的否定副词。马建忠在《马氏文通》中阐明了两者的差别,即为“不”多用于对未然的否定,而“未”多用于对已然的否定。假设复句既然是一种假设,那么自然更多地使用对未然事实的假设,在选择否定副词上也更倾向于“不”。否定副词“非”的用法较接近于“不”,它也较多地使用在假设复句中,且经常和“则”相搭配。据周亚生考察,两者在语法上最大的区别是“‘非以判断否定为主,‘不以陈述否定及描写否定为主”。在“非……则……”形式的假设复句中作的多是判断性的否定,难有对应的肯定形式,“否则”无法起到替代偏句的作用,如:
(14)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庄子·秋水》)
(15)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孟子·滕文公下》)
中古汉语承袭上古汉语而来,也很难找到“非……则……”可简省为“否则”的假设复句。我们从《祖堂集》中找到了与“否则”相类似的“无则”的用例,如:
(16)师云:“如何是座上人?”对云:“不升此座。”师云:“既不升,用座何为?”对云:“无则不得。”(卷八)
此例中的“无则”表面上看来似乎只是单纯地出现了否定的形式,但例句出自宗教特色浓厚的禅宗语录,而且其口语化的程度较高,因而在句子中省略掉了很多可以意会的言语。“无则”和“否则”相似。
“无则”和“否则”的简省形式实际上改变的并不是假设复句的性质,只是外在的形式,即假设复句由两个分句变成了紧缩的形式。除了中古时期的“无则”外,上古时期还有“否则”、“不则”的用例,如:
(17)义则进,否则奉身而退。(《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18)庄公曰:“封于汶则可,不则请死。”(《吕氏春秋·贵信》)
总而言之,关联词“否则”使得偏句中原本否定的假设情况,在形式上被淘汰,在语意上被弱化,“则”引导的结果却相反地被强化和彰显。假设复句中的否定副词“不”是促成句结构的“连词化”这一越层转换的重要条件之一,而假设复句本身的性质也暗含了实现“连词化”的积极因素。
假设复句表假设关系的性质决定了其默认的是将来时,是对未然的情况的假设,具有不确定的预设性因素,可以是对假设情况的肯定或否定两方面的预设。如:“如果你带着伞,你不会被淋湿,否则你就会变成落汤鸡。”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假设复句也不时地用于过去的时态中,对过去已经发生的已然事实进行假设,那么这种假设自然只能从与已然事实相反的方面来假设,即假设过去已经发生的事实如果没有发生的话会产生什么样的情况。如:“幸好你今早带了伞出门,否则,你现在早成了落汤鸡了。”所以,假设复句在对已然的事实进行假设时,它假设的范围受到了极大的局限,不能和预见未然的情况一样,从肯定和否定两方面来进行阐述。假设的事实只有在被否定的情况下,其使用范围才更大,才能通行于将来时和过去时中。因此,表示假设关系的小句的连词化趋势优先出现在了带有否定式的假设复句中。
参考文献:
[1]周亚生.否定副词“非”及其否定的结构形式[A].郭锡良主编,古汉语语法论集[C].北京:语文出版社,1998.
[2]马建忠.马氏文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3][晋]干宝·搜神记[M].北京:中华书局,1979.
[4][南朝宋]刘义庆著.张万起,刘尚慈译注.世说新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5.
[5]王重民.敦煌变文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6][南唐]静、筠禅僧编.张华点校.祖堂集.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