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中的“谋攻”思想在信息化战争中的运用
2009-06-25尤冠南万志强王芹
尤冠南 万志强 王 芹
摘要《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一部伟大的兵书,其中的军事思想在在经历了几千年的战争实践的检验,仍然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孙子提出的“不战而屈人之兵”、“伐谋伐交”和“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等一系列谋攻思想对当前信息化战争仍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孙子兵法谋攻信息化战争
中图分类号:E89文献标识码:A
《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最早、影响最大的古代军事理论著作,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古代第一兵书”。随着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大量应用,现代战争形态也已经发展为信息化战争。虽然战争的形态、样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归根结底信息化还是战争。因此,《孙子兵法》中的谋攻思想在信息化战争中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1 “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全胜”思想的最佳境界
孙子认为,“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很多战略家都将这一思想视为战略的最高境界。“兵不顿而利可全”这种不用军队进行具体作战、流血牺牲就可以达到战略目的的想法,正是信息化战争双方追求的最佳战略效果。信息化战争是高科技的战争,同时也是高投入、高消耗的战争,“不战而屈人之兵”就成为各国战略家竞相追捧的战略理论。从海湾战争以来的几场初显信息化形态的局部战争来看,胜利的一方的谋略思想都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威慑”理论就是这一谋略思想的完美体现。
在不能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情况下,“少战而屈人之兵”是其理想的替代方案。“少战而屈人之兵”也就是要利用各种手段造成足够强大的胁迫和强制力量,从而使对手慑于巨大的压力,而丧失其继续抵抗的意志。“震慑制敌”战略理论的提出就是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可以推测在未来的信息化战争中,“少战而屈人之兵”将是主要的战争指导思想。
2 “伐谋、伐交”是强己、弱敌、孤敌的最佳手段
孙子曰:“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他认为,用兵的上策是运用谋略取胜,其次是运用外交取胜,再次是歼灭敌人军队,下策才是强攻城池。信息化战争的基本作战方式是信息战。美国的军事专家认为,信息战是一种改变传统作战方式的新型作战方式。纵观海湾战争以后的几场信息化局部战争,我们不难发现一个规律:在实兵交战之前,作战双方都会充分利用手中掌握的宣传机器,在外交上展开一场激烈的“口水战”,而在外交舆论战中获胜的一方,往往也是最后战争的胜利者。美军在交战前,在外交上孤立对手,造成“得道者多助”的态势。交战过程中,把战地记者嵌入军队中,并有选择的把一些战斗经过透过媒体送往全球,让人们感觉战争就像看电影一样,以减少人们对战争的反感,并向其他国家炫耀其强大的军事实力。由此可见,信息化战争中,“伐谋、伐交”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甚至有上升的趋势。
3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是军事斗争中的首要原则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孙子的这一军事名言,揭示了战争指导者对彼己情况的了解与战争胜负之间的关系。孙子非常注重“知”的重要性,在短短的不到六千字的《孙子兵法》中,“知”先后共出现了多达79次。所谓的“知”也就是信息,信息化战争中,信息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作战的双方,谁掌握了信息的获取权、使用权和控制权,谁就取得战争的胜利。相反,如果丧失了制信息权,就会在战争中陷入战争迷雾,处处被动。掌握制信息权的一方,在战争中明显处于主动地位,牵着对手的鼻子走,将战争的进程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制信息权主宰着战争的结局。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各种各样的军用和民用侦查卫星的使用,以及其他侦查器材的应用,“知彼”变得越来越容易,战场越来越透明化,“看到山那边的敌人”已经完全可以实现。在做到“知彼”的同时又要做好隐藏自己,是信息化战争给我们设定的一个难题。1996年,俄罗斯解决车臣问题时,曾经利用捕捉到的卫星移动信号,使用巡航导弹击毙叛军首领杜达耶夫,展示了其卫星制导远程精确猎杀的能力。但是在刚刚过去的格俄战争中,厄运却降临到了俄罗斯一方。其第五十八集团军司令赫鲁廖夫带着一批记者跟随作战部队一起行动,途中记者不断打手机发短信。结果格军以此进行精确定位并及时袭击了俄军指挥部,赫鲁廖夫本人也被击伤。在现代信息化战争中,侦察与反侦察的较量尤为激烈,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敌方实施精确打击,甚至有可能影响整个战局。
4孙子谋攻思想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泛的影响力
《孙子兵法》虽然产生于春秋时代,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但是其中的谋攻思想在现代信息化战争中仍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翻开美军信息化作战的各种条令和学术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孙子兵法》中的语句经常被引用并放在显要的位置。因此,我们要认真理解孙子为我们总结出的谋攻策略,并结合信息化战争独有的特点,深入研究信息化战争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做好信息化战争的军事斗争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