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工学结合”培养高级工教学模式的研究
2009-06-25崔海辉
崔海辉
摘要“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也是高职教育的核心。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要培养出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技术型高级专门性人才。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高级技工短缺的今天,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高职教育“工学结合”培养高级技工的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在高职教学实际教学环境下,我们进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工学结合”培养高级工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工学结合高级工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人点。”
全国多所高职院校都在探索符合自身发展的高职教育模式,各有特色,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其中一些培养模式已被大家认可或采用,如订单模式。由于教育培养和使用的滞后性,订单模式通常适用大型规模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对中小企业不太适用,因此大规模推广难度大。另外,世界各国成功经验模式经常被人们提起和引用,如德国模式。我们在肯定德国模式的合理性与先进性的同时,又感叹因体制和国情的不同,我们不能盲目套用。
因此,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高级技工短缺的今天,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高级技工的培养模式,具有重要实际意义。我院食品类专业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探索构建“工学结合”培养高级工教学模式的改革,致力于解决高等职业教育中长期存在的并日渐突出的理论和实践的割裂、学与用的分离、教与学的脱节,从现实角度来说最根本解决学生的就业,为企业提供即时可用的人才,培养高技能人才。
1 “工学结合”培养高级工教学计划的改革
根据高技能人才知识与技能结构的要求,通过“工学结合”式职业教育的学生经过培养与锤炼,应达到两个基本要求,即理论上应达到专科文化基础与专业素养;技能上应基本达到高级技工水准。因此,在制订职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工学结合”教学计划中的理论课程的设置主要依据教育部关于高职高专教学计划编制原则中的有关规定和相关条款。同时,要充分考虑“工学结合”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所形成的感性知识以及在感性知识基础上对理论知识的多层次消化理解的实际。
(2)“工学结合”教学计划中关于顶岗实习教学计划的编制主要依据劳动社会保障部颁布的各工种《国家职业标准与技能标准》中的有关规定。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大部分学生在主要岗位的操作技能应达到高级工水平,但一般不可能立即达到实际工作岗位所要求的熟练程度。
上述两点主要基于培养目标的要求(国家关于各类高级工职业标准的规定与要求),同时也充分考虑到能让学生快速成才走入岗位等因素。以食品检验技师为例,国家职业标准中规定,获得技师的条件之一是“取得本职业高级资格证书后的高级技工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生和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连续在本职业工作满2年。”上述条件清楚表明,食品类专业高职学生取得高职毕业证和食品检验高级工资格证后,工作满2年,即可申报技师。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条理想的快速成长成才之路;对于社会来说,也是一条规模化培养高技能人才之路。
2 “工学结合”培养高级工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
“工学结合”培养高级工的专业课程体系以职业能力为重中之重,通过适当方式和机制将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融为一体,将人才培养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统一起来,因此要求改变单纯以教学为导向,以学历知识灌输为核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根据设计的课程体系,结合专业特点与技能要求,以工作过程和岗位应具备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素质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出发点,在教学方法方面进行大力改革和拓展。所以我们把“依托行业,服务社会,突出实践教学”作为本课程教学理念创新和教学模式创新的主要特色。
2.1 根据需求定内容,依托行业建课程
为了保证教学内容符合岗位的需要,在课程体系建立中以“岗位知识体系”设计教学内容。每门课程都安排两到三个主讲教师共同备课,其中一个为校内主讲教师,主要负责理论与基础教学;另外一个主讲教师为来自一线企业的高技能能工巧匠式兼职教师,结合企业实践主讲实践课和实训课。课程采用项目导向和任务驱动式教学法,运用讨论式、启发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形式,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改革传统考试形式,以过程考核为主,每门专业课都组织专项技能比武,并作为实训考核的主要成绩。同时,与各类企、事业单位签定长期合作办学协议,共同开发与设计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共同制订教学大纲,编写实用教材;共建实训基地,为了配合深层次的教学改革,我们还实行实训基地采用开放式的管理模式。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在课外时间到实训基地进行学习与实训。为了缓解教师管理实训基地的压力,选拔部分学生担任实训基地的助理管理员,参与实训基地的管理,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情况得到及时的反馈,又能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实训基地成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动态的教学基地。
2.2 课程为行业服务,教学顺应市场要求
“工学结合”培养高级工的专业课程体系以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为基础,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改革教学课程,整合教学内容,把职业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教学过程环节中,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科学接轨。食品类专业的《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工艺实训》、《食品微生物》、《食品工艺》、《食品质量管理》、《检验工考证实训》等课程融入了“公共营养师”、“IS09000内审员”、食品检验工”、“ISO22000内审员” 等的职业标准要求,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后即可通过职业技能考核获得“公共营养师”、“食品检测工”、“IS022000内审员”“IS09000内审员”、等职业资格证书,为学生进行顶岗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我们建立的“工学结合”培养高级工的专业课程体系的特点是“弹性灵活,适应企业”。食品企业生产季节性、不同食品品种生产季节不同的特性决定了高职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弹性实施教学计划,以适应食品企业的行业特点。对此我们根据食品企业的用人需求和岗位要求,灵活调整专业教学计划。我们根据易邦(杭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需要疫苗生产关键岗位人员的需求情况,调整了2008级的专业教学计划,在自愿报名的基础上,在2008级中选派15名学生到易邦(杭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实习3—6个月,并由公司安排在真实岗位中主要学习操作技能,实习期满3个月后由公司根据学生表现给学生写出鉴定,经过学生和公司双向选择,有部分学生将与公司签订就业协议,公司进一步培养,继续实习期满6个月后返校学习1个学期完成所有课程学习后直接到公司就业。
2.3 “阶梯递进式”的实践教学
“早实践,多实践,课程实践不断线”,根据这一要求我们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将实践教学进行整合与改革,我们采取五级一四级一三级的递进关系,采用工(完成五级工作任务)一学(培训四级职业技能、知识)一工(完成四级工作任务)一学(培训三级职业技能知识)一工(完成三级工作任务)的工学交替模式。这样可以使学生熟悉所在岗位的工作流程与具体工作任务,了解食品加工生产过程的技术、质量管理的特点,掌握有关食品加工生产、食品安全质量管理岗位操作技能和工作方法。这种自然的、全方位的职业情景,可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人到实践中去,有效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转化,同时在真实的职业氛围中锻炼和培养学生从事食品加工生产、食品安全质量管理的能力,使学生的实践技能得以迅速提高,使学生逐步融入社会、适应社会。
3 “工学结合”培养高级工中顶岗实习的改革
顶岗实习以岗位高级工的操作技能作为基本目标来编制顶岗实习计划。各岗位的技能操作训练应结合国家颁布的职业标准中的有关规定,按照企业生产进程合理安排。在工种基本功训练结束后,再进入顶岗实习阶段。对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要限定任务,限定指标,限定质量,限定考核,限定报酬。根据企业所提供岗位和专业教学特点,学生应主要集中在与所学专业对口的岗位实习。顶岗实习将分为以下四个阶段训练:
(1)基本功。基本功训练视各工种的情况,可单独训练,也可以和初级工技能训练结合起来。基本功训练一般安排在校内实习中心进行,也可在企业进行。
(2)初级工。安排在企业相应车间顶岗劳动,要求在实习中完成与初级工相应的工作任务,通过训练使学生的操作技能达到初级工水平,完成规定的生产任务,取得初级工资格证书,计满该项学分。
(3)中级工。安排在企业相应车间顶岗劳动,要求在实习中完成与中级工相应的工作任务,通过训练使学生的操作技术达到中级工水平,完成规定的生产任务,取得中级工资格证书,计满该项学分。
(4)高级工。安排在企业相应车间顶岗劳动,要求在实习中完成与高级工相应的工作任务,通过训练使学生达到高级工水平,完成规定的生产任务,取得高级工资格证书,计满该项学分。
毕业实践、毕业设计或到就业单位顶岗实习。目前许多学生在第5学期已离开学校,到就业岗位顶岗实习。因此,培养高级工的教学计划在第5学期的前10周安排了选修课,后10周安排了三种实践教学形式,即到就业单位顶岗实习,继续在企业毕业实践、在技术人员或教师指导下毕业设计。学生可根据自己情况选择其中一项。
当然我们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上述(1)到(4)阶段在执行过程中视情况而定,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可以分解为若干个不同层次。
总之,基于“工学结合”培养高级工教学模式改革的重点与核心创新点是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顶岗实习的改革。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应适应“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的需要,课程形式可以是:学科课程、综合课程、模块课程、活动课程并存。在实施“双证书 的基础上,多种课程形式各司其职、优势互补,实现培养“专科+三级职业资格证书”规格的高技能人才目标,提高高职人才的就业能力,适应能力和创业能力。
L芑金项目:浙江?009年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编号:SCG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