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鸡西市区国有林场森林分类经营的探讨

2009-06-25苏元吉高玉梅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14期
关键词:发展潜力效果分析森林资源

苏元吉 高玉梅

摘要森林分类经营是建设现代林业的有效途径,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林区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林业单位的运行机制、林区发展格局和人们生产、生活方式。以现有的理论和研究成果为基础,探讨了鸡西市区国有林场实施森林分类经营的前景和必要性。研究了实施森林分类经营对林区建设发展的影响,提出了林业经营单位必须以分类经营工作为契机,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走现代林业建设之路。

关键词森林分类经营;森林资源;发展潜力;效果分析;措施;黑龙江鸡西

中图分类号S7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4-0223-02

森林分类经营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在工程内容上,既要解决保护生态公益林和发展商品林的技术问题,也要寻找解决由森林采伐量递减所带来的林区社会经济问题。通过工程的实施,达到保护天然林资源、加速生态环境建设和繁荣社会经济的最终目的,保障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协调发展。

1森林分类经营的意义

以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和综合发挥为目标,森林具有多种功能,通过维持和不断增强森林的多种功能,林业能够给社会创造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这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林业存在和发展的目的所在。

2鸡西市区自然概况和森林资源状况

2.1自然概况

鸡西市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处于张广才岭和老爷岭结合部,全市地貌有山地、丘陵漫岗、河谷平原3种类型。鸡西市区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少雪,春季短暂,夏季温湿多雨,秋季降温迅速。鸡西市区属于长白山系植物分区,植物垂直分布界线不明显,山区有人工林、天然林等次生林。

2.2森林资源状况

鸡西市区林业经营总面积为98 967hm2,林业用地面积为96 186hm2,其中有林地面积为70 180hm2。疏林地面积483 hm2,未成林造林地1 969hm2,无林地23 209hm2,苗圃46hm2,灌木林地299hm2。

2.3森林资源及生态环境分析

2.3.1森林资源分析。从鸡西市区森林资源来看,一是森林分布不均;二是部分区域植被破坏较严重,恢复任务较大;三是林种比例失调;四是森林质量差,生态效益低下。建市以来,鸡西市区营建了大面积的人工落叶松林,同时对原有的天然林进行了部分改建,使部分混交林改建成了柞桦纯林。在提高现有森林经济效益的同时,削弱了森林的生态防护功能,从而使市区森林的整体生态效益低下。

2.3.2森林生态环境分析。从鸡西市区的自然情况看,一是山区占主体;二是林区面积较大;三是气候条件较优越,鸡西市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气候条件适合各类植物生长发育;四是地理位置优越,便于林业集约经营。但是鸡西市区在以往的林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侧重于木材利用而忽略森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弊病,从而导致个别区域森林长小于消,具体体现在:一是森林资源遭到破坏,全市森林资源分布不均,森林质量下降;二是水土流失较严重;三是地力减退,产量下降;四是河床抬高,水库淤积;五是春旱严重。市区经济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鸡西市区林业事业的发展,这种状况如果得不到改善,鸡西市区的生态环境将不会得到大的改观。

3林业发展潜力及方向

3.1实施森林分类经营的发展潜力

从鸡西市区经济发展和森林资源分析来看,鸡西市区发展林业事业、进行森林分类经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一是林业用地面积大,森林植物资源丰富;二是中幼龄林面积大,后备资源充足;三是林区自然环境相对优越;四是劳动力市场充足。

3.2实施森林分类经营的发展方向

3.2.1调节天然林木材产量,加强生态林建设与保护,严格控制木材消耗,杜绝超限额采伐。通过森林管护、造林等多项措施,使现有的森林资源初步得到保护和恢复,遏制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3.2.2以生态公益林建设与保护、恢复和发展林区经济为主要实施内容,基本实现木材生产从采伐利用天然林为主向经济利用人工林方向的转变。

3.2.3森林资源得到基本恢复,基本实现木材生产以利用人工林为主,林区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充分发挥了林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4实施森林分类经营的效果分析

实施森林分类经营,给林业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也给鸡西市区生态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

4.1对市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鸡西市区是以煤炭生产为主的重工业城市,生态环境较脆弱。实施森林分类经营,把防护林和生态环境脆弱区域的森林保护起来,恢复森林植被,强化林业生态体系的建设,改善了气候条件,涵养了水源,减少了水土流失,保护了生物多样性,维护了生态平衡。

4.2对林区产业结构的影响

实施森林分类经营,加强森林的保护和培育,会直接导致木材产量的缩小和森林管护、营林工作量的扩大,更会引发林业产业深刻变革。特色种植、养殖业,山产品加工、森林旅游等产业将迅速崛起,林业经济增长点也将逐步转移。

4.3对林场职工就业的影响

实施森林分类经营,会使林场的经营方向、产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林场职工的就业面将更加宽广。一方面,从木材生产和小木加工等林产工业下来的富余人员,将转移到森林管护、培育和多种经营生产中去;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林区第三产业和个体私营经济,以为林场职工提供更多的就业渠道。随着分类经营工程的实施,将对林区社会的安定团结、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4.4对森林管护和营造林项目资金投入的影响

实施森林分类经营后,国家对森林培育、荒山造林、森林管护和病虫害防治等都有专项投入,拓宽了资金投入渠道。另外,通过活化营造林机制,特别是对商品林推行林权改革,能够大量吸取社会投入,进一步拓宽林业投资渠道。

4.5对职工生活水平的影响

实施森林分类经营后,职工把发展林下经济作为解困致富的突破口,通过兴建北药、木耳、林蛙、果品、蔬菜、蜜蜂、草鹅、虫鸡、牛、羊等特色经济小区,增加了收入。

4.6对新林区建设的影响

实施森林分类经营,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得到了加强,林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林场通过建设非林木项目增加了实力,为新林区建设夯实了基础。

综上所述,实施森林分类经营,将对鸡西市区林业发展带来一系列积极的影响,这些影响也将使所有林业人的思想观念发生巨大的变化,使国营林场的发展战略与对策、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等发生变化,为国有林场改革提供有利条件。

5森林分类经营的措施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森林生态和经济效益的不同需求,按照国家生态公益林、一般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3个不同类型。并分别按照各自特点和规律确定其经营管理体制和经营方式,以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功效。

5.1保护区内重点公益林的经营

对保护区内重点生态公益林的经营关系到生态林保护工程的顺利进行。加强对生态公益林的管理,切实保护好森林资源,采取有效的经营措施,使无林变有林,疏林变密林,单层林变复层林,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

5.2一般公益林的经营

对保护区内一般公益林的经营管理,坚持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在经营活动中,力求多种效益的和谐统一。根据可采资源状态进行适度的森林经营择伐和抚育伐,以促进林木生长和提高林分质量,在加强对森林资源经营管护的同时,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大力开发森林资源。

5.3商品林的经营

对商品林的经营,要依据国家政策放宽搞活,允许依法进行承包、转让、继承、租赁、抵押。允许林业职工投入资金参与商品林建设,在保持森林面积不减少、不改变林地用途的前提下,探索进行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不同行业、不同单位之间的商品林产权交易。

6结论

鸡西市区国有林场实施森林分类经营以保护、培育森林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建立适合于人类生存发展的、科学的、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经营体系,逐步建立完善生态公益林的经营管理体制,是从传统林业经营走向建设现代林业的跨越。对国有林场应按经营类型进行分类,改革国有林场运行体制和管理模式,确定生态公益型林场的事业单位地位,改变以往的事业单位按企业管理的模式。

7参考文献

[1] 蔡体久,姜孟霞.森林分类经营——理论、实践及可视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 李文华.中国森林资源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

[3] 李育才.对我国森林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思考[N].中国绿色时报,2000-01-26.

[4] 张建国.现代林业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

[5] 董志勇.中国生态林业与实践[M].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1998.

[6] 张建国.现代林业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

[7] 张志达.全国十大林业建设工程[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

[8] 张佩昌.天然林保护工程概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

[9] 段斌,胡树肃.浅谈林木资源培育的价值补偿[J].林业财务与会计,1996(4):38-39.

[10] 刘家顺.分类、战略、政策——国有林场发展问题研究[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6.

猜你喜欢

发展潜力效果分析森林资源
森林资源及其保护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促进生态环境建设
如何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措施研究
2019中国首批试点城市5G产业发展潜力研究白皮书(节选)
可持续发展下的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分析
案例教学法在Photoshop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2007年中国管理软件评选-获奖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