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棉花盲蝽象的发生与防治

2009-06-25赵保峰魏新田魏修山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14期
关键词:防治

赵保峰 魏新田 魏修山

摘要总结了棉花盲蝽象的活动规律,针对不同时间对盲蝽象的防治效果,提出盲蝽象防治技巧。

关键词棉花盲蝽象;发生;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5.62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4-0168-01

棉花盲蝽象属半翅目盲蝽科,棉田常见种类有绿盲蝽(Lygocoris lucorum)、三点盲蝽(Adelphocoris fasciaticollis)、中黑盲蝽(Adelphocoris suturalis)、苜蓿盲蝽(Adelphocoris lineolatus)和牧草盲蝽(Lygus pratensis)等17种。

近年来,由于农业种植业结构的调整,蔬菜、中药材、花卉、果树、绿肥以及经济作物面积的不断扩大,加上抗虫棉、杂交棉品种的推广,棉铃虫、红铃虫等主要害虫发生量下降,棉田用药次数的减少,对盲蝽象失去了控制,地边、地埂、沟边、河沿杂草丛生,草相复杂,有利于其越冬,使棉田盲蝽象由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据2005~2006 2年间棉田调查,棉花幼苗期顶心受害形成公棉花株率达9.3%,嫩心嫩叶受害破烂率达43.7%,幼蕾受害脱落率(非自然脱落及棉铃虫危害铃)达27.9%,产量损失28.3%。

在盲蝽象的防治上,过去一直是棉田发现危害时才施药防治,效果不十分理想,究其原因如下:一是盲蝽象在棉株上平常多分散活动,无固定部位;二是成虫活动敏捷,稍有触动即迁飞邻地或田外寄主上,药效过后再迁回危害;三是棉花种植水平提高,尤其是氮素使用量增加50%左右,生长旺盛;四是多数品种提倡简化整枝,有的干脆就叫“懒棉花”,不整枝打杈;五是抗虫棉、抗虫杂交棉种植面积扩大,棉田用药次数减少60%左右,靠兼治的盲蝽象,因用药次数减少而失去控制;六是现在实行的承包责任制,在病虫防治上各自为战,缺乏统一连片,给盲蝽象创造了逃遁定居条件;七是众多的盲蝽象防治技术中,只是在盲蝽象发生期喷药防治,缺乏关键性的防治技术措施。

1盲蝽象盛发期晴天、阴天、雨后的活动规律

通过对22个晴天、28个阴天、30个雨日、16个雨后,每日内固定在6时、10时、14时、18时4个时段,田内调查10株,田外观察100株 。结果表明,晴天累计虫口84头,其中田内占59.5%,田外占40.5%;从调查时段看,上午6时前后查,总虫26头,田内占30.8%,田外占69.2%;10时前后查,总虫20头,田内占80%,田外占20%;14时前后查,总虫17头,田内占82.4%,田外占17.6%;18时前后查,总虫21头,田内占57.1%,田外占42.9%。阴天累计总虫97头,田内占52.6%,田外占47.4%;6时前后查,总虫23头,田内占52.2%,田外占47.8%;10时前后查,总虫24头,田内占54.2%,田外占45.8%;14时前后查,总虫26头,田内占53.8%,田外占46.2%;18时前后查,总虫24头,田内田外各占50%。雨后累计虫口104头,田内占76.9%,田外占23.1%;6时前后查,总虫38头,田内占94.7%,田外占5.3%;10时前后查,总虫24头,田内占75%,田外占25%;14时前后查,总虫20头,田内占70%,田外占30%;18时前后查,总虫22头,田内54.5%,田外45.5%。

从观察数据分析,盲蝽象晴天在上午6时前,下午6时后田外寄主虫口所占比例高于棉田内虫口,上午10时至下午6时,气温高时棉田内虫口高于田外寄主,分散活动,多在中上部叶背及赘芽内。阴天或无太阳闷热天,4次调查田内田外虫口基本相等,10~14时田内虫口略高于田外,分散活动,多在赘芽、嫩心内、幼蕾上。雨后上午6时左右,盲蝽象成若虫多群集在棉株顶部嫩心上,占田内外总虫的94.7%,10时又分散活动于棉株各个部位,虫口高于田外50%,18时后田内外虫口均等。

2不同防治时间对盲蝽象的防治效果

为了探索防治棉花盲蝽象的有利时机,分别在睛天、阴天、雨后的上午6时、中午12时、下午18时分别用40%毒死蜱乳剂1 500倍液进行喷洒,隔日调查,结果表明:晴天上午6时防效为25%,中午12时防效为38.2%,下午18时防效为30.8%,田外寄主虫口略升;阴天上午6时防效为28.6%,中午12时防效为25%,下午18时防效为35.7%,田外寄主虫口中午下降8.3%,上午、下午上升30%左右;雨后上午6时防效为83.3%,中午12时防效为44.4%,下午18时防效为35.3%,田外寄主虫口上午、中午分别下降33.3%、20.0%,下午上升25.0%。

3盲蝽象防治技巧

根据盲蝽象不同时期的活动规律,应克服以往药剂防治存在的盲目性和不彻底性,改喷药赶虫为选准时机一举歼灭。

(1)雨后早上6时左右喷药。若前天降雨或夜间降雨,雨后第2天早6时前后,在盲蝽象成若虫集中在嫩心危害之际,可选用40% 毒死蜱乳剂1 500倍液或2.5%三氟氯氰菊酯乳剂2 000倍液、15%毒赛尔乳剂1 000倍液及10%吡虫啉乳剂1 500倍液从顶心下扣喷洒。

(2)晴天或阴天防治,喷药时间应选在下午18时后,改过去习惯只喷棉田内为喷棉田内外杂草(尤其是伞形科杂草),普遍用药。棉田邻地有绿肥种植田也应同时防治,用药种类同雨后防治药剂。

(3)在农药选择上应选择高效、低毒、无残留、不污染环境的环保农药,如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生物激素农药等。杜绝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如国家已禁止施用的有机氯、有机氮及有机磷农药。

猜你喜欢

防治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