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甜叶菊栽培与管理

2009-06-25丁慧军王立所吕伯林周志锋赵小红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14期
关键词:栽培管理特征特性

丁慧军 王立所 吕伯林 周志锋 赵小红

摘要甜叶菊市场前景好、经济价值高,东台县2008年甜叶菊平均单产3.6t/hm2,收入5.1万元/hm2。介绍了甜叶菊的特征特性,并总结了甜叶菊栽培管理技术。

关键词甜叶菊;特征特性;栽培管理

中图分类号S566.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4-0123-02

甜叶菊是一种多年生菊花科野生草本植物,原产南美洲亚热带地区,别名甜菊、糖草、甜草。甜叶菊全株都有甜味,以叶片最甜,叶含糖甙7%~12%,甜度比蔗糖高300倍,比麦芽糖高1 000倍,堪称当今世界最甜的天然糖料,是一种高甜度、低热能、味质好、安全无毒的天然糖源,也是重要的食品添加剂药品原料之一。

甜叶菊栽培技术容易掌握,管理要求不高,当年定植、当年收益,一年生甜叶菊可收干叶1.2~5.7t/hm2,二年生可收3.0~10.5t/hm2。东台市2008年平均单产甜叶菊叶3.6t/hm2左右,收入在5.1万元/hm2上下。甜叶菊耐寒性好,适应性较强,耐瘠薄,抗旱。对土壤要求不严,土壤pH值3.8~9.0,栽培的适宜温度为15~35℃,季节适应性强,生育期170d左右。我国自1977年引种成功以来,现有20多个省市栽培,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域。东台市1979年引进,2009年全市种植面积逾8 000hm2。

1生物学特性

1.1形态特征

甜叶菊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1.0~1.3m,高的可达1.5m,根梢肥大,正常50~60条,长可达25cm。茎直立,基部稍木质化,上部柔嫩,密生短茸毛。叶对生或茎上部互生,倒卵形或长条形,边缘有浅锯齿,两面被短茸毛。花为头状,花序小,总苞筒状,花冠基部浅紫红色或白色,上部白色。瘦果线形,稍扁呈褐色。种子细小,每500g约30万粒。东台市花期8~9月,果期9~10月。

1.2生长习性

甜叶菊喜温暖湿润的生长环境,但亦能耐-5℃的低温,最适宜茎叶生长气温在20~30℃。甜叶菊属于对光照敏性强的短日照植物。开花受粉的胚珠需25~30d的时间才能发育为成熟种子,当种子成熟后冠毛随风飘扬到处传播。

1.3种子特性

种子细小,千粒重仅有0.25~0.40g。无休眠期,成熟种子的发芽适宜温度为20~25℃,光能促进种子萌发。种子寿命不足1年。①自花不孕,种子不实率高。甜叶菊主要靠风和昆虫传粉授精,正常不实率15%~30%。②种子细小,极易失去发芽力。种子小,贮藏养分少,加之外皮组织疏松,易透入水分和空气,使呼吸作用增强而失去发芽力。因此,干燥贮藏种子是保持发芽率的有效措施(闭贮1年保持90%)。③苗床管理时间长,技术要求高。发芽早晚差别大,幼苗生长缓慢。一般播后4~5d出苗,若管理不当,可推迟到15~25d才能出苗结束,40~60d才可长出6~9对真叶。

2栽培技术

甜叶菊对土壤要求不严,但最适宜于在肥沃疏松、排灌良好的砂壤土上生长,前茬作物以大豆、花生、麦茬为好,其次是油菜茬,葱、蒜、韭菜茬不宜种植,土壤pH值以中性为佳,小于5.5或大于7.9均不适宜,春栽甜叶菊的地块要进行秋耕冬冻。

2.1选择优良品种

目前,东台市种植的甜叶菊品种有守田2号、3号,新光3号、4号,江东1号等。

2.2培育壮苗

2.2.1枝条扦插。扦插容易生根成活,在植株开花前均可扦插,以现蕾前为佳。东台市最适扦插期为9~10月,过早温度高,成活率低。以剪取2刀的茎尖6~8cm,保留4~5对叶片,以插穗1对叶片入土为宜,株行距1.5cm×3.0cm,用刀打口扦插并壅土压实,当天剪取当天插完,插后及时遮荫,减少水分蒸发,并保持湿润通风,1周左右开始生根,成活率在85%以上。夏栽苗为春插苗,从秋插苗床大苗上剪取嫩头再扩繁1次,适期为3月20日至4月底。

扦插育苗有利于加速繁殖,可保持后代种性不退化。但需注意以下问题:一是苗床选择。砂土、盐碱地、低洼积水、葱、韭菜、甜菜、向日葵地及1个月内用过除草剂,施过量肥的地块不能做育苗地。床宽1.2~1.4m,如用大棚,棚宽4m,棚内建2个小床。二是床面平整。扦插前备好2块与床相同宽的木板,一块踏脚,一块座凳,轮换倒退。用线绳将床面距离固定好。三是及时补水。插后4d内植株白天萎蔫,早上恢复,说明湿度适宜;若不能恢复,应适时适量喷水保持土壤湿润,但应避免床土过湿使扦插苗发黑腐烂。四是遮阳补光。扦插后前4d可以不揭遮阳网,生根后撤除遮阳,在温度较高时要加盖遮阳网。育苗期地表最适温度为20~28℃,白天18~25℃、夜间12~16℃,10℃以下生长趋于停止,30℃以上不利于生长。五是预防病害。浇水时带药防治立枯病(苗腐病)、菌核病,并及时通风降湿。

2.2.2老根育苗。老根越冬育苗有老根原地越冬和老根集中假植越冬2种。产量最高的是三年生的根,其次是二年生和四年生的根,栽一年生的根产最低。据试验,栽二年生的根产干叶比一年生的高46%,栽一至四年生的根干叶产量:三年生>四年生>二年生>一年生。因此,根的选择是增产的关键措施之一。①老根原地越冬。选择地势高、保墒好、畈宽1.8~2.0m的甜叶菊田块,在气温降至5℃左右时覆盖贴地薄膜,并压实,“三墒”配套,防止受渍引起烂根。开春成苗时分株移栽。②老根集中假植。以夏甜叶菊的根及不收两茬的可留根,在冬前11月左右挖甜叶菊老根集中假植到越冬床中,尽量靠紧排列,覆土略高于原位。适量浇水使老根与土紧密接合,待覆土半干后覆薄膜,遇严寒再覆盖稻草等物,保证假植后的根安全越冬,储藏期间既要防止高温、漏雨烂根,又要通风遮光阻止芽生长过快。早春在新芽成苗时切根分株,正常1株老根可分6~10个小株。

2.2.3种子育苗。3月上旬播种,播前晒种打破种子休眠,用25℃温水浸1昼夜,然后装入布袋置于20~25℃恒温箱催芽,露白后播种;也可搓好种子,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0倍液浸种15min,捞出用清水洗净,再放入30℃的温水中浸2~3h,捞出后晾干,均匀播在整好的苗床上。播后盖编织布,用喷壶一次性浇透水后覆盖地膜,搭好拱棚,以保证棚内温度达28~32℃,待幼苗出齐后,揭去地膜,发现干旱及时浇水。此后2~3d浇1次水,棚内温度保持在25~28℃,2~3对真叶时进行通风炼苗防徒长。人工除草2次,视苗情可喷高效叶面肥2次。

按1kg种子可成苗15万株,1hm2栽12.0~22.5万株计算,需苗床面积150~225m2;按1g种子1 400粒计算,播种量为750g/hm2(种子发芽率52%,有效种子成苗率33%)。

2.3适时定植

2.3.1整地作畦。甜叶菊对土壤要求不严,但最宜在肥沃疏松、排灌良好的砂壤土上生长。甜叶菊移栽苗小、整地要求精细,以利定植和活棵。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施腐熟厩肥或堆肥30.0~37.5t/hm2,或饼肥1 125~1 500kg/hm2加45%三元复合肥375~750kg/hm2,基肥结合耕翻施入,与土壤充分混和,也可以开行条施,行要开在2行甜叶菊中间,防止甜叶菊苗移栽在肥料上引起烧苗。畈面宽度以2m小畈深墒为佳。

2.3.2适期移栽。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2~15℃、地温达到10℃以上时可以移栽。地膜覆盖在3月下旬移栽,露地栽培在谷雨前后抢栽,行距45cm,株距15~20cm,密度12~15万株/hm2,因品种、土壤肥力而定;夏栽选早熟茬口抢栽,密度18.0~22.5万株/hm2,苗龄4~5对真叶,株高10cm以上。老根越冬苗在萌发茎上有2~3对真叶时移栽,密度12万株/hm2。移栽前3d用96%金都尔750~900mL/hm2对水450~525kg/hm2喷雾,进行土壤封闭处理,覆膜田块要在用药后5~7d再移栽,以防药害。移栽应选择阴天或晴天下午3时后,栽后浇足定根水,第2天上午9时前浇完,天旱时要连浇2~3次,不能大水漫灌。地膜覆盖栽培要注意温度变化,膜内温度不能超过30℃,4月25日后全部揭膜。

2.4大田管理

2.4.1查苗补缺。移栽缓苗后及时查苗。发现缺苗,要及时选大苗补植,并浇肥水以利于缓苗。

2.4.2摘心施肥。甜叶菊野生性强,不需要很多肥料。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甜叶菊活棵后长到5~7对真叶时,即可第1次摘心,用粪肥4.5~7.5t/hm2、尿素75.0~112.5kg/hm2浇施提苗;为促进枝叶繁茂,增加产量,当分枝长到5~7对真叶时再摘分枝顶心,用尿素75~120kg/hm2于行间点施(生长盛期封行前);收割前10d(7月中旬后)停止施肥。摘心应及时,过迟摘心,一是分枝部位高,容易折断;二是田间荫蔽,引发病害。上年种植甜叶菊的地块,老根原地越冬苗,长势不良的不摘心。甜叶菊喜湿、怕旱、不耐渍,夏季遇严重干旱缺水时,浇水在傍晚进行,梅雨季节要及时排水,防止渍害造成植株死亡。

2.4.3病虫害防治。①苗期。立枯病(苗腐病):由低温、多湿、床面积水、土壤通透气性差引起,严重时3~5d全部死亡,可用45%炭枯净粉剂1 500倍液喷雾。菌核病:2月中下旬苗床始见,个别植株中部叶片呈水渍状,后上下蔓延,导致植株萎蔫呈黑褐色,形成大小发病中心,可选用50%多菌灵胶悬剂800~1 000倍喷雾防治。②中期。白绢病:梅雨季节及降雨较多、土壤温度大易时发生,危害根部,可用50%氯溴异氢尿酸1 000倍加10%苯迷甲环唑15 000倍喷雾防治。③中后期。叶斑病(斑点病):由高密度、通透性不好、田间湿度大、氮肥多引起,严重可减产3~4成。药剂同白绢病。④甜叶菊虫害主要有烟粉虱、盲椿象、卷叶虫,选用阿维菌素加吡虫啉防治。

2.5适期收获

甜叶菊的现蕾期就是收割期,此时甜叶菊叶含甙量最高。在晴天露水干后收割,为保证收割后的植株能再生,以植株上保留1~2对绿叶为宜。种植面积大的农户,要分批喷施助壮素延迟现蕾期,以利适期采叶。自然越冬的可留些叶子保护越冬。

甜叶菊营养物质的积累与气候条件有关,平均气温在20℃以下时,甜叶菊物质积累减少,2刀叶应在9月收割完毕。

需要采收种子,可进行短光照处理,即甜叶菊生育盛期(苗后90d)开始遮光,下午6时盖上,第2天早晨8时揭开,连续遮光20~25d,即可开花结果。种子细小很轻,可用袋套株拍打采收。

猜你喜欢

栽培管理特征特性
玉米杂交种金富36的选育经过及栽培技术
甘薯新品种徐紫薯1号的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
丰农啤1号大麦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