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小麦节水抗旱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2009-06-25刘立军韩孝军黄绪甲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14期
关键词: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刘立军 张 新 韩孝军 黄绪甲

摘要从品种选择、地块选择、保护性耕作、灌溉新技术、测土平衡施肥、晚播、及时划锄镇压、叶面追肥、喷施抗旱剂等方面介绍了小麦节水抗旱技术,以期提高小麦的抗旱能力,确保高产高效。

关键词冬小麦;节水抗旱;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2.1+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4-0073-01

2008年我国北方遭遇了50年不遇的严重干旱,部分地区达重度干旱,抗旱形式严峻。持续无降水和大风天气使得土壤墒情严重下降,各地不同程度地出现黄苗死苗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麦的高产丰收。针对这种情况,发展节水农业、推广节水抗旱技术是促进农业发展、小麦增收的良好途径。现将冬小麦抗旱节水高产栽培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1选择适宜类型的品种

由于各地水资源的不平衡及季节性差异,选择抗旱性强、适应性广、适合本地区抗旱节水品种,在小麦生产上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冬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在旱情持续发展的北方,选择抗旱品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抗旱品种较一般的品种根系发达,具有深而广的贮水性,受旱后有较强的水分补偿能力。通过建立冬小麦节水高产特性评价模型,在河北省对8个品种进行了节水抗旱生理特性的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为:冀5579的分值最高,石新618其次,衡7228位居第3,其他依次为石麦12、石麦14、石麦16、石6138和良星99。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冀5579和石新618适于节水栽培。

2选择适宜土壤的地块

选择土壤渗透性能弱、蓄水能力强的地块种植,能提高土壤的蓄水量,增加土壤的蓄水空间。

3采用保护性耕作方式

改变传统的耕作方式,大力推广免耕播种技术,减少水分流失和蒸发。小麦免耕播种在有秸秆覆盖的未耕地上,一次完成带状开沟、种肥深施、播种、覆土、镇压等作业,不需耕翻、耙耢等作业,具有节水增效、蓄水保墒、提高肥料利用率、有效遏制土壤沙化等优点。与秸秆还田、培肥施肥等综合措施结合进行,可以改良土壤物理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和蓄水供肥性能。据聊城市东昌府区入冬以来6次测量,免耕播种麦田土壤含水量平均为21.04%,比常规播种麦田土壤含水量高6个百分点。据淄博市检测,免耕播种麦田干土层仅为5cm,传统耕作干土层为8cm以上。

4改进灌溉技术,浇足底墒

浇足底墒的作用是调整土壤储水量。平整土地、改进传统的地面灌溉全部湿润方式结合小垄加小畦灌溉,同时结合非充分灌溉和调亏灌溉技术,在习惯大水漫灌或大畦大沟灌溉的地方,推广宽畦改窄畦,长畦改短畦,长沟改短沟,提高灌水劳动效率,使田间土壤水的利用效率得以显著提高,较好地改善作物根区土壤的通透性,促进根系深扎,有利于根系利用深层土壤储水,兼具节水和增产双重功能。

5测土配方平衡施肥

根据测土配方,缺什么肥料,补什么肥料。小麦有均衡吸肥性,单施一种肥料,不能满足小麦对各种营养的需要。由于磷在土壤中移动性慢,小麦根系吸收不到,磷肥作用很难发挥,必须掌握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做到平衡施肥、耕翻施肥,同时配合节水抗旱技术,科学运筹肥水,促控结合,实行分类指导提高小麦产量。

6晚播

近年来,冬小麦生产中普遍存在冬前旺长现象,对夺取高产十分不利。原因是冬前小麦生长过快,不利于苗期养分积累,春季养分供应不足,麦苗必然变弱。出现小麦冬前旺长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也与过去确定的最佳播期有关。晚播有利于减少前期肥水消耗,控制旺长,培育壮苗,有利于安全越冬,为免浇封冻水创造条件,有利于春季的肥水管理。

7及早划锄镇压

划锄具有良好的保墒增温效果。在早春表层土化冻2cm时顶凌划锄,拔节前划锄2遍。土壤化冻后及时镇压,镇压可压碎坷垃,破除板结,密封裂缝,土壤表土沉实,使土壤与根系密接,有利于养分水分的吸收,减少水分蒸发,提墒保墒。镇压和划锄相结合,先压后锄以达到上松下实、提墒保墒的作用。

8叶面追肥和喷施抗旱剂

叶面喷施速效磷、钾肥、硼肥,以增加细胞质浓度,增强麦株小麦的抗旱能力;喷施抗旱剂能促使小麦叶片气孔关闭,降低作物蒸腾和水分消耗,同时增加小麦植株的水分吸持能力和增加光合作用,对小麦抗旱增产有明显的作用。可在小麦返青前后,施用抗旱一号750g/hm2,对水37.5~150.0kg/hm2,充分溶解后作超低量喷雾,以提高小麦节水抗旱能力。

9参考文献

[1] 李秀绒,柴永峰,孙来虎,等.抗旱节水高产小麦育种及研究体会[J].陕西农业科学,2007(2):95-97.

[2] 吴永成,周顺利,王志敏,等.冬小麦初生根系与抗旱性及产量关系的初步研究[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168-170.

[3] 王家仁,马承新,李宝玖,等.晚播小麦限水灌溉对水分生产率的影响[J].灌溉排水学报,2008(4):51-54.

[4] 尚泓泉,王振云.旱地小麦节水高产措施与发展趋势[J].中国种业,2009 (6):66-67.

[5] 刘涛,高吉友,王景辉.浅析节水灌溉在农作物增产增效中的作用[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8(10):837.

猜你喜欢

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冬小麦田N2O通量研究
冬小麦的秘密
我国育成高产高抗水稻新品系
如冬小麦般耐心
冬小麦“亩产状元”诞生啦
玉米高产优质高效益简化栽培新技术
淮北地区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