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谈初中政治课对学生品质的导向

2009-06-24周祖国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2009年11期
关键词:品格教育者政治课

周祖国

现时的中学生思想极为复杂,对各种“星”的崇拜、追捧,受电视、杂志不健康内同的“熏染”,各种娱乐厅的“陶冶”,网络及其他媒体的“洗礼”,使他们备受“锻炼”和“煎熬”。一颗颗质朴、纯洁、天真的心“蒙”上了“尘埃”。

青少年学生正值受教育时期,教育者的职责绝不是单单向学生传授知识,规范其行为,还包括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格,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和保护青少年自尊自信,乐观开朗、热情大度,文明礼仪、诚实诚信等良好心理品格对其成长和发展是十分重要的,这些良好的心理品格是促进人积极上进,奋发有为不可缺少的条件,是初中政治课的主要任务。

当今的中学生展现在外观看是一面,从内在看是另一面。在外观上看是天真无邪、机灵活泼、落落大方、讲礼仪。从内在看:思想脆弱、逆反心强、充满暴力、无责任感。对于处在12-17岁的青少年来说,在思想上已步入了一个危险期,要么振作起来,迎风破浪,要么以鼠目寸光对待现实,消沉下去,醉心于“爱”醉心于“星”醉心于“网”中。人之初,性本善。在我们政治课中如何渗透对学生品质的导向呢?

一、尊重学生人格——树好航灯

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人有了人格的自尊,必不甘愿堕落为禽兽,而品格也必自然提高。”青少年良好的心理品格得不到保护和培养,甚至受到抑制和损害,使其产生自卑畏缩,偏狭冷酷,猜忌仇恨等不良心理品质和自暴自弃、明知故犯、自私自利等不良行为。所以培养青少年学生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质,就必须尊重学生人格。在一个班级体中,每个学生都存在缺点,“问题”学生也占相当比例,在政治课中结合案例,抓好切入点,对学生采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方式教育和感化。对学生思想导好航,树立好学生心中的榜样。

二、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把好航

学生的外部表情,语言声调只是学生内心活动的浅显外露。具有隐蔽性和不确定性。但学生的思想情绪很不稳定,其内心活动又易于在外界的诱惑之下见之于行,就会出现过大或过急的行为。所以我们教育者要密切关注那些行踪诡异,举止粗暴者,从他们举手投足之间促其隐义,以增强我们政治课针对学生的预见性,对那些“以身示法”公然违纪者,一定要绳之以“法”。结合好个案,精心准备教案,以期矫正好学生的发展方向,让他们扬起风帆,驶向理想的彼岸。

三、深入学生生活,透视学生心理——护好航

中学生内心活动非常隐蔽,喜欢用很多假象来自我掩饰。但中学生的心理机制毕竟不成熟,其知识能力、经验还欠缺。尽管其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自己、压抑自己,但学生内心的郁闷淤积到一定限度必会以某种方式发泄。因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的约束,个别学生会行为偏激。但好友之间的情感倾诉,日记本上的悄悄话,课余时间的自由言论,就成了学生情感交流,心理取得平衡的主要途径,所以我们政治课单靠课堂的教学还不能完成我们的任务,尽到我们的责任,我们还应经常深入学生中去,有目的有计划的找学生谈心,和学生干部交谈。从中必能获得有效信息,俗话说“言为心声”从谈话中定会捕捉到蛛丝马迹,从而提高我们政治课的针对性。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以期定出策略,更加准确的约束、导向学生的品质行为。

四、锻炼意志力,培养“新”品质——导好向

中学生不良行为的转化一般经过以下三个阶段:①醒悟阶段②转变阶段③巩固阶段。矫正不良行为,不仅要“导之以行”,更重要的是“持之以恒”。养成新的行为习惯。作为政治课教育工作者,在培养锻炼学生品质过程中,教育学生同诱惑因素作斗争的意志力是矫正的关键。不良行为诱惑因素的影响是使学生产生违法乱纪行为的重要原因。特别是矫正初期,切断外部诱因:如网吧娱乐厅,不良书刊、媒体、伙伴,早恋等,是非常重要的,但又是非常困难的,这就要求我们政治课工作者培养学生独立地抗拒诱惑力,利用好课堂的引导,坚持不懈地导下去。

五、客观的评价有害事物,弘扬健康心理

中学生具有可塑性,有违纪行为的学生,经常受到家长教师的训斥,惩罚,同学批评与嘲笑,从而产生疑惧心理,对立情绪,对老师和同学容易产生不信任、猜疑、甚至敌意。因而我们政治课工作者,在教育中应动之以情,消除情绪障碍,正确应用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奖励与惩罚是矫正学生违纪行为的一种手段。教师应善于抓住课堂中的有利时机,循序渐进地激发其思想斗争,触动其心灵,让对与错,正确与错误发生碰撞,然后从正反两个方面现身说法,举其案例(最好是课本上的)结合身边的真实故事,让学生知道健康的品质是什么,使其摆正人生的位置,学会用望远镜看世界:人生的路是长远的、光明的、灿烂的。用放大镜观察事物:明白任何事都是靠一朝一夕、一点一滴,日积月累方能成功。中学生活只是人生中短暂的一刻,也是一个人从青少年迈入青年成为社会公民的一刻,让学生明其理,懂其道。故我们政治(课)教育者就肩负双重责任,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了解认识学生,只有知人知面,就不难之心,教育者既要做学生的良师,同时也要做学生的益友,学生的身心就得以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品格教育者政治课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如何上好政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