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驱动 点石成金
2009-06-24唐锋
唐 锋
教学实践活动,是学生作为认识的主体,能动地探索和改造客体的活动。前苏联心理学家列昂节夫指出,以个体发展为目的的活动,本质上是个体对社会能力的占有与再现,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基于此,教学活动极为强调教学的实践性,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及自主活动。
历史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它浩如大海,因其发生在过去,学生对此有距离咸。加之,初中历史教学的任务是掌握历史的基础知识,初步培养学生辩证的,唯物的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为达到此目的,笔者是这样做的:
一、钻研历史教材,找到激情驱动点
历史是既定的,但历史过程本身具有多样性,生动性,作为教师就应善于借鉴生动的事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教学《拉丁美洲的独立战争》一课时,我把玻利瓦尔山上宣誓,翻过安第斯山,解放哥伦比亚,回师委内瑞拉的英雄壮举生动地讲述出来,使学生感受到南美解放者的丰功伟绩,自然把学生引入到主动占有课文内容上来,效果很好。
二、设置生动活泼的导语,创设主体参与的氛围
第一次上《世界历史》时,为了激发学生的主体占有欲,我把中国历史对世界历史的影响,世界历史推动中国历史进程的事件联系起来,创设一种自豪的氛围,增进了学生了解世界历史风云的欲望。
三、重组课目,再现历史
作为历史教师,应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做到心有千万史才能驾驭课堂。学生学习历史的目的是陶冶情操,再现历史,为此,我在讲授新课时脱离课本,重组历史课目。如教《维新变法的兴起》一课时,我把原有的“目”编排为两“目”:“变法兴起的原因”和“兴起的过程”,这样既使学生耳目一新,又重点突出。课后检查,学生掌握的效果好。
四、开展多种活动,指导学生再现历史
“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多识前贤行,以蓄君于德”,这就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培养体验历史感情的能力。如开展再现“历史上的今天”,“历史知识竞赛”,“历史故事讲述”等趣味活动,激发学生再现历史的激情。
五、结合历史热点,驱动学生占有欲
如台湾问题,布置学生概括台湾与大陆的关系,台湾侵略及抗击侵略的历史,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历史的责任,激发爱国热情,从而“占有”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