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家角:流动的圣节

2009-06-23

中华手工 2009年6期
关键词:朱家角匾额水乡

蔡 少

到朱家角时已经是傍晚时分。一到镇口,烟雨朦朦中,一种古色古香的气息扑面而来。街上来往的行人并不多,大多店家正准备吃晚饭,一家人围在桌前,有顾客进来时,也不起身,朝你微笑一下,任你随意观看挑选历史悠久的老阿婆粽子店里坐着正在包粽子的婆婆,舀一勺糟米放进芦苇叶里,取一块大肉嵌于其中,娴熟的动作里渗出的是悠悠的历史陈香,阿婆缓缓包着的不是粽子,仿佛是这个古镇悠闲的生活。

走在青石铺就的老街,踏上湿润的放生桥,想起余秋雨说的“江南古镇能让飘荡在都市喧嚣间的惆怅乡愁,收伏在无数清雅的镇邑间”,在朱家角,这种感触尤深。

江南水乡悠然时光

从上海市区出发,不到2个小时车程,就到了素有“上海威尼斯”之誉的朱家角。据当地人讲,古镇的面积是周庄的三倍多,著名的人文景观有一桥、一街、一寺、一庙、一厅、一馆、二园、三湾、二十六弄,是上海迄今保存最完整的水乡之一,明清时期形成的集市,至今保持着原貌。如果说九百岁的水镇周庄小巧精致似小家碧玉,那么千年古镇朱家角则气势磅礴如大家闺秀

静静的漕港河将朱家角一分为二,北岸井亭港,南岸北大街历史上许多富贵人家和文人雅士在这里建园造宅,数量多达四、五百处,清代学者王昶故居、报业巨头席子佩厅堂、御医陈莲舫故居,掩隐在飞檐翘角黛瓦粉墙之中,组成一幅明清水墨画卷。

游古镇,漫无目的是最好的行走方式。走在古镇深处,行人渐少,两边的古宅依水而立,岸边的柳条随风飘荡着,清晰听见自己踏在石板上的脚步声,恍如梦境,历史上的影像仿佛就保存在可以触模得到的这座古镇里。

沿着河道,只见缆船石不计其数。造型各异的水桥,千姿百态的缆船石,布满全镇的大河小巷,这是江南水镇特有的景观那些镶嵌在水巷石驳上的花岗石浮雕缆船石,有的雕成牛角,有的凿成宝剑。有的刻成面目狰狞的怪兽,有的琢成吉祥古朴的如意,好像是一部融历史、建筑、艺术、风土人情等内容于一体的大书,古老的雕刻艺术将水乡点缀得别有一番韵味。

缓步当车,寻找古老印记,追寻千年幽情。两旁的木房子门口坐着头发花白的老人,轻摇蒲扇。这样的悠闲,让久居城市的人无限感慨。

在古镇,人们最爱去的地方就是茶馆。茶馆数十家,大多集中在放生桥、北大街一带,有新开张的“放生桥茶楼”,装潢豪华,茶具精巧;有年代久远的“俱乐部茶楼”,宁静雅致;也有简易廉价的农家茶馆,门板门面,几张桌子几条长凳,古拙质朴;最有趣的还是“游船茶馆”,茶船分为两层,在船上一边清清静静地喝茶,一边闲眺水乡风光,舒适惬意,足以洗去一身疲劳烦恼。

每天清晨,是茶馆最热闹的时候,大小茶馆人头济济,茶客如蚁,江南水乡的风情韵致就在袅袅升腾的水烟中慢慢展开……

古镇里流动的圣节

建于1903年的大清邮局坐落在距离酱园不远的老街上。大清邮局是上海地区最早的邮政机构,如今展厅内陈列着刻有英文的邮筒和当时邮差们的制服,各种壁画和保存下来的明信片为后人讲述着当时邮差们送信的艰辛。展示墙内还摆放着晚清时慈禧太后的照片和当时人们生活中的琐事,时光倒流,仿佛置身在清末,梦境一般。现在很少有人通过投信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而那种提笔写信的款款情思和捧信而读的温暖质感,也渐渐淡去。

桥多、弄多、古迹多,显露出朱家角无限的水乡文化气息。朱家角因水而秀,因水而盛,今天,这条悠悠文化之河又不断延伸,一系列文化艺术馆在水波粼粼的两岸荡漾开去,宛如流动的圣节。

放生桥畔的“申窑”展示厅,是水乡的一张文化名片。申窑的历史不长,创建者罗敬频是青浦人,他将新的文化内涵注入传统瓷器工艺,创立了“申窑”品牌,并因此在2005年获得法兰西共和国荣誉勋章。据了解,“申窑”瓷器采用来自景德镇的上乘高岭土,和泥的水则是景德镇的昌江水,在嘉定江桥放入1200℃高温的窑中,经过13小时烧制而成。与“申窑”合作的俞晓夫、黄阿忠、马小娟、石禅等,都是海派知名画家,这里的成品瓷器都是画家灵感和创意的结晶,带有鲜明的个人印记。

古镇深处,绿树掩隐,青石路一直延伸,尽头是一所深宅,那便是赫赫有名的舒宅,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如今,这里是水彩画展馆“全华艺术馆”。上海是中国水彩画的发祥地,水彩画又与水乡有着血脉相连的关系,将这样的展馆放在水乡,意味深长。

如果你喜欢手工艺术,“延艺堂”和“上海手工艺朱家角展示馆”是不得不去的地方。

“延艺堂”位于银杏树广场,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馆,里面汇集了数十位顶级大师的作品,档次和规模在国内很少见。延艺堂分设北楼、南楼两个展馆,北楼精品馆内陈列着国家级大师的扛鼎之作,平时只用来接待重要客人,大门轻易不开。南楼的民间手工艺展馆集中展示民间工艺品的制作流程,但也有出自大师之手的苏绣、木雕、竹根雕等精美作品。馆里常年住着一位来自山东济南的面雕大师何晓铮,70多岁的他随便拿一团面,三五几下,就捏出一个活灵活现的人物。

“手工艺展示馆”由上海工艺美术协会打造。每隔一段时间,这里就会举办一场主题展览。邀请的对象都是响当当的工艺大师。负责人吴丽娜说,最近展示的是高水旺的唐三彩“高仿”技艺,这些艺术品足以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高水旺17岁学艺,曾经因作品太逼真,被公安机关误以为盗卖文物,直到查证他的制作现场后才作罢。吴丽娜大部分时间都奔忙在世界各地。考察、邀请合适的艺术家前来办展。手工展示馆成立两年多,一共办了十几场高规格的展览。

近年来,各类“民艺展”接连在朱家角开馆迎客。朱家角的运作方式引起了古镇旅游界的热切关注。当其他地方的古镇纷纷被浓厚的商业气息所包围时,朱家角走的是如何用文化艺术作为提升古镇软实力的发展之踏,而235套老房子、7处古宅和5处工厂区就成为朱家角最优质的资源,在成功开办的“申窑”、“丝绸之路艺术馆”、“翰林匾额博物馆”、“陈南君剪纸工作室”、“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展示馆”等基础上,还将吸引谭盾、冯小刚、张国立等名人入驻。

水波两岸别样小店

朱家角西井街远离了北大街的喧闹,这里风景绝佳,洪涛在阿婆茶楼的二楼倚窗而坐,凭水临风,享受着香茗和古乐。阿婆茶楼最有名的并不是茶,而是这里的匾额。老板洪涛50多岁,12年前开始收集匾额,他的翰林匾额博物馆。藏有匾额1066块,最古的藏品是一块南宋时代的匾额。阿婆茶楼是他的另一个展馆,平时会在这里举办精品匾额展,吸引游客参观,“既弘扬中国文化,电可以提升茶楼和博物馆的人气”。

文化为古镇增添了无穷魅力,再加上紧邻上海的优越地理位置,喜欢艺术又迷恋宁静水乡的人,纷纷在这里停驻。

凯哥的经历似乎更有代表性。凯哥来自台湾,是一位环保艺术创意家,一次偶然的机会和朋友到朱家角游玩,当梦里水乡的幻境活生生出现在眼前时,尤其是古镇中唯一一座用木头修建的“廊桥”,让他迷恋不已,他无法挪动回程的脚步,最后决定把工作室搬到这里。

来朱家角久了,凯哥发现这里出产的一种叫茭白的蔬菜很有名,但是叶子没有用,平时被大家扔得遍地都是,他立刻产生一个变废为宝的念头,利用茭白叶撮成绳,编制成框和各种形式的灯具。有一次,一位来自匈牙利的艺术家参观凯哥的工作室时,对他做的环保恐龙灯情有独钟,并买下送给了自己最好的朋友当作生日礼物。

创作之余,凯哥最大的爱好是亲手酿制“梅子酒”。酒微甜,味香醇,养颜又不醉人,所以又戏称“泡妞酒”。“一般不会喝酒的人,都会爱喝我的酒”,聊得投缘的话,他便会邀你喝上几杯。

朱家角的街上满是别样小店,“风和水”就是一问创意杂货铺。墙上挂着的一对红色鲤鱼装饰很吸引眼球,女店员说是学美术的老皈自己设计的。店里有配饰、家居品、围巾帽子等,以及淘来的凤翔泥塑和杨柳青木版年画,独特的装饰吸引了一拨又一拨人进来参观,“这店很像丽江那边的感觉”,里面的摆件粗看很普通,但细品却总能发现惊喜。店里有阁楼,粗粗的木制楼梯通上去,楼梯边一道门通往里间,一墙之隔却是另一番天地。里间壁架上放着咖啡机,还有各地的咖啡豆和各种各样的茶叶、茶具。狭长的空间里正好容一人走动。后门外还有一个院子,放着一张很大的木桌椅,转角处就是荡漾的河水,坐在水边喝着咖啡晒太阳,是不是舒服得快要融化?

不仅仅作为一个旅游景区,朱家角有更多令人惊喜的地方,这里聚集了越来越多好玩的人,也汇集了更多独一无二的小店。店主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却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这里。只有到了这里,你才能理解他们的选择,也才能体会到一种朱家角式的悠闲生活

在朱家角一家小店的墙上,挂着海明威写在《流动的圣节》扉页上的一句话:“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你以后一生中,不论到哪里它都会与你同在。”对于热爱朱家角的人而言,也是如此吧。

猜你喜欢

朱家角匾额水乡
明镜自高悬,一块匾额的多重解读
唱不尽水乡幸福多
梦里水乡画里藏
乃琼寺旧藏匾额“灵口远徼”考释
水乡哪里美
璿题云榜 景以名传 清代避暑山庄里的匾额与楹联
古镇旅游游客体验探索
匾额下的刺猬
水乡的美,最美在人
浅析青浦区朱家角居住区设计管理中问题和对策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