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教学业绩量化考核的探索与实践
2009-06-23余德华陈利华
余德华 陈利华
摘要:高校教师教学业绩考核方案的制订,要遵循全面性原则、导向性原则、学生为本原则、定量定性结合原则和层次性原则。考核方案应根据教学型学校的实际,明确有针对性的考核标准、考核方法、考核指标等。在考核工作中要以完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为基础,关注教学业绩过程考核,加强教师个人自评,增加评估方案的可行性,健全考核前期宣传与后期反馈机制,以提高考核评价的效果。
关键词:地方教学型高校;教师教学业绩;量化考核
为切实落实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从体制、机制上建立和健全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评价与激励约束机制,强化教师教学工作职责和质量意识,激发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积极性,突出教师教学工作业绩在教师职务晋升、岗位聘任、奖惩中的重要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加强教师教学业绩考核工作。
一、教师教学业绩考核方案的制订原则
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师教学业绩考核方案,是顺利开展教师教学业绩考核的前提和基础。方案的制订要以国家和省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教师工作考核的规定为依据,并体现以下原则:
(1)全面性原则。教师工作考核与教师教学业绩考核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师教学工作业绩包含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主体是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安排的教学工作。在进行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考核方案设计时,不能顾此失彼,应主要围绕着教学工作量、教学效果、教学研究与改革等三个方面进行。
(2)导向性原则。教师教学业绩考核是对教师一学年来既有的教学工作情况的考核、检查,它是一种诊断性评价,同时对教师以后的工作也具有重要的导向性,是教师教学工作的“指挥棒”,如果指标体系中出现哪部分权重大,则教师就会相应投入更大的时间和精力,评价结果具有调控作用。地方教学型高校应更加突出教学工作量和教学效果的考核,对那些在教书育人工作中业绩突出的教师要实行优先制,而对工作失职、出现严重教学事故的要实行一票否决制。
(3)学生为本原则。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学生是学校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学校教育资源的消费者。学校教学工作的好坏、质量高低,学生应该最有发言权。学生为本作为办学理念应贯彻到学校制度和工作中,不能停留在口号上。具体到教师教学业绩考核时,要多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在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方面,学生的权重要加大,要把学生评教作为教师教学效果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
(4)定量定性结合原则。奖惩性评价关注的是学校的发展,需要量化数据,而为教师发展而进行的发展性、形成性评价,应该关注教师个体的需要和教育结果的价值,需要定性的数据。因此,在评价方案中要将发展性评价与奖惩性评价、定性的方法与定量的方法结合起来。要根据指标的特点,能够量化的尽可能科学量化,明确定性指标的量化方法,以便于操作;对不适宜量化的进行定性考核,把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有机结合起来,提高考核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5)层次性原则。学校有不同类型。在不同类型的学校中教师所承担的职责是不同的;在同一所学校的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所担负的工作及工作重点有所区别;专任教师与教学行政“双肩挑”教师的考核内容不尽相同;专业课、公共課等不同类型的课程特点也不完全一样。因此,在进行教师教学业绩考核评价时,应充分考虑学校和高校教师的不同特点,科学确定考核指标和内容,以确保公平、公正。
二、教师教学业绩考核方案的框架体系
教师教学业绩考核重点要放在教师作为主体参与的以教学工作为对象的评价上。这种评价主要是对事不对人,其根本目的不是要区分教师之间的高低,或者检查评定某一教师的工作是否合乎标准,而是要辨析教师工作中的是非优劣,探索更为科学、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因此,这种以教师作为主体参与的教师教学业绩考核,是一种建设性或发展性的教师考核,其目的是为了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以此为指导来确定教师教学业绩考核的依据和标准,并形成考核方案的体系框架。
(1)领导机构。教师教学业绩考核是学校教师年度考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成立专门的考核领导小组,职责是:制定考核的办法和指标体系,审定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考核结果,研究处理考核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各二级学院成立相应的考核工作组,负责具体的考核工作。
(2)考核内容与计算公式。教师教学业绩考核包括教学工作量(H)、教学效果(L)、教学研究与改革(J)等三个方面。其中,教学工作量主要包括由学校安排的、在人才培养方案内的教师讲授和辅导的课程以及承担的实践性教学的工作量(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学生竞赛、课外指导、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等);教学效果主要包括教师在承担课程、实践性教学等方面的评价效果、指导学生获奖情况、在教书育人方面的奖惩情况;教学改革与研究主要包括教师承担的教学建设与研究项目(含教学改革项目、课程建设项目、专业建设项目、教材建设项目、教学队伍建设项目、教学实验室建设项目、教学基地建设项目等)、教学研究论文论著、教学改革与研究的奖励等。
教师教学业绩计算公式为:
Y=H×R×70%+(J+L)×30%(单位:分)
系数“R”是对教学工作量的折算,由于教学工作量是以标准课时计,而教学研究改革、教学效果以分值计,通过系数“R”,使教学工作量与教学研究改革、教学效果之间能按一定的当量进行运算,其值根据一个标准课时相当于多少分值确定;70%和30%是表示教学工作量与教学研究改革、教学效果在教学工作中的权重,可因学校教学工作的导向上下浮动。同时,为解决有的教师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规定课堂教学工作量超过所在二级学院教师课堂教学平均工作量150%的部分,视为无效工作量,不计入教学业绩考核。
(3)考核的等级标准。各等级评价标准基本要求见表1。
(4)考核等级指标及等级确定原则。教师教学业绩考核结果分为A、B、C、D、E五个等级,原则上B以上比例不得超过当年度参加考核教师人数的60%(含),其中A比例不得超过20%(含);D级、E级的比例不作硬性规定。
A级、B级评定的原则是,根据相关等级评价标准的基本要求、教学业绩总分排名,以及各等级比例确定相应的等级;D级、E级,按等级评价标准如实考核;其余的为C级。不同教学系、专业课与公共课等可分别确定等级。属教师编制、具有教师系列职称、从事行政工作的人员(学校党政部门工作人员,二级学院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二级学院办公室、教务办、学工办工作人员,思政系列教师)单独考核。在完成学校规定的课堂教学工作量以后,主要依据学生评课等级、教学研究与改革及获奖工作量等情况,综合评定。
(5)考核结果的使用。在全校范围内公布每学年教学业绩考核成绩优秀的教师名单;设立“教师教学质量
奖”,每两年评选1次,用以表彰教学业绩突出的教师;凡申报高一级职称的教师,其教学业绩成绩须达到学校有关要求,破格申报高一级职称的教师近3年教学工作业绩考核必须有1年为A,对于科研成果、社会贡献特别突出者教学工作业绩考核也须连续为B以上:近5年来教学工作业绩考核累计3年为A者,优先晋升高一级职称;在最近3年中,其中两年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考核D者,或最近1年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考核为E者,不得申报高一级职称;在省级各类针对教师开展的评先、评优项目推荐中,在规定考核时间段内教学业绩考核成绩必须有1年为A;对教学业绩考核结果连续两年为E者,1年内不得聘为任课教师,整改后按程序重新申请任课;在教师岗位聘任中,将教学业绩考核结果作为重要聘任条件,不能达到规定要求的,不得聘任相应职称。
三、教师教学业绩考核中应注意的问题
教师教学业绩考核作为检查教师履行教学工作职责、形成竞争激励机制的一种手段,对于发挥教师的潜力、实现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教师教学业绩考核中以下问题应引起重视,使得教学业绩考核工作更加真实有效。
(1)完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课堂教学是全日制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学业绩首先由课堂教学质量决定。课堂教学质量是教师教学业绩的基础,也可以说是教学业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是做好教师教学业绩考核的基础。在进行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方案设计时要注意:领导、专家、同行评价与学生评价的权重,课堂教学质量测评中学生评价应占60%以上;课堂教学情况与日常教学规范执行情况要有机结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结果优秀的比例以30%为宜,使教学业绩考核20%的A级能够足额评出:由于参评对象的不同,掌握的评分尺度不一致,评价结果只具有相对的意义,对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结果要辨证看待。
(2)关注教学业绩过程考核。将教师教学工作业绩按量化的标准打分,操作简便,但是这种方法基本属于目标考核,重行为结果,轻过程本身,何况“对教师各项工作分值、权重的确定缺乏科学依据,还存在着一定的随意性、不合理性”。因此,在考核中还要重视教学工作的过程,在发现教师教学工作的优势与不足的同时,发现教师所做工作或研究的潜在价值,促进教师主动而持续的专业发展和个人的成长。
(3)加强教师个人自评。自评是教师评价的基础,是整个教学业绩考核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学规范的自我评价不仅能激发教师自我优化、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使教师真正从评价中获益,更好地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教学与研究水平,而且又能体现评估的民主性,使评价主客体的分离得以融合,消除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矛盾对立心理,增加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合作、交流与信任,教师能以更加主动积极的态度参与到考核工作中去。
(4)增加评估方案的可行性。整个评估方案不仅要在时间上、财力上、操作上可行,更重要的是在效果上要可行,要易于被广大师生员工所接受,易于整改提高。特别要指出的是,考核指标要以客观事实为标准,考核内容、标准、方式和方法要公平合理,防止主观因素的干扰和影响:课时与教改论文等的折算当量如何确定才更为科学,如一篇一级刊物文章、1万元教改项目经费与标准课时的当量比如何确定,都是需要认真推敲的问题;有些指标在理论上讲是可量化的,但实际上难以定量,把质量绝对地量化作判断依据将有失偏颇。如果考核方案貌似全面,但缺乏科学性和可行性,考核就难以实施和坚持,更谈不上发挥积极作用。
(5)健全考核前期宣傳与后期反馈机制。考核前期通过广泛的宣传和动员,使得教师、学生等相关人员充分认识到教师教学业绩考核评价的目的和意义,消除被评对象的忧虑,提高评价参与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参评者责任感。在评价结果出来后,还必须要做好对评价内容和意见的反馈,允许被评价对象与评价者进行平等自由的交流,充分听取教师的意见。教学业绩考核成绩为E者,二级学院应指派领导进行专题谈话,指出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努力方向,并帮助、督促他们整改提高,决不能公布结果了事。
教育教学活动具有综合性、长期性和个别差异性的特点,许多教育影响的性质和程度又很难用直接测量的方式加以评价。因此,对教师教学业绩的考核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需要我们进行长期不断的探索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