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仁学思想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
2009-06-22王文武
王文武
一、人性
孔子以“仁”为核心,这个“仁”字在论语中出现了109次。阐释了一个“人”的哲学的最高范畴。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子日: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这就是孔子在中国文明史上,破天荒地提出的关于社会总体人意义上的、普遍人性的第一命题。
孔子提出:“仁者,人也。”确定了儒家人论与其所开创的“仁”学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巧言令色,鲜于仁!”——他主张人应当保持本心之德,不唯注重辞令的修饰,防止奸佞之人的出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他把仁放在礼乐之上,仁是根本性的东西,礼乐等社会制度是服务于“仁”的。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可见“仁”还有对风俗的规范作用。又说:“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仁,又是公正无私,客观的对待世事,不以个人好恶去评价人,事。“仁”是社会尺度,砝码。还说“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滇沛欲是。”是说君子有了仁,就能审慎的对待贫贱宝贵,不贪宝贵而羞于贫贱。他们安贫乐道,不苟且于世禄宝贵。既使是四处漂泊,一贫如洗,也守“仁”不移。仁者,统治阶级的理想人物也。
二、人民
孔子在用人制度上提倡“举贤才”,主张通过“举直错诸枉”以使“枉者直”,就是说选取贤能的人做官,居上位,老百姓才能免受“枉者”的暴虐。
他把“人民”放在第一格,说:“所重:民食,丧察。”还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深刻地认识到人的主体性,看到了人民力量的伟大。他认为,一个统治者,头等重要的事是博取百姓的信赖。《论语·颜渊》记载: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如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如斯二者何先?”曰:“去食。”
孔子虽提出“君君、臣臣、亲亲、子子”的等级关系,但他又提醒统治者,要认识到为君、为臣的本分,不能随便鱼肉人民,他这种对人的重视不仅代表他个人思想的进步,而且反映了当时奴隶解放的潮流,人的地位的提高。孔子的“仁”把奴隶当“人”看,要比亚里士多德“奴隶是会说话的工具”伟大得多。
三、爱人
“爱人”是在理论形态上对民族社会、原始人道主义观念的恢复和发展,承认了人的生存价值和人格价值,是人对自身的新发展。“修身”是指对道德的遵从。“仁者,人也”,是人本哲学的核心,是人类对其本质自我意识,是“爱人 ”深化。对他的人本哲学可以具体从以下诸方面进行理解。
孔子提出“泛爱众,以亲仁”,即爱一切人。但并不是同等的爱一切人,他的爱带有宗法性、阶级性、等级性。所以,为了维护周礼的尊严,为了贯彻“亲亲、尊尊”的原则,他提出“正名”的主张。他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而且还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实质上是承认了人是有等级差别的。他是想按西周时的礼仪去“正”春秋时的“名”。
四、人道
人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妇有归。货恶其弃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也于身也,不必为已,盗穷乱贼击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他认为“大同”之中的人伦,是一种“修已以安人,修已以安百姓”的人伦,是一种平等博爱的人伦。在大同社会中,人们和睦相处,天下为公,以德、礼为纲纪,在那里人们“不患寡而患不均匀,不患贫而不安。”他的“大同”世界其实质上是一种安顺和乐的“道德理想国。”
他的“仁”虽只确立了现实中的人在道德上的人格平等,但他给人赋予了一种“自我抉择性”。超越了那种以“身份等级天生决定论”判定君子与小人的标准,这是“人”的一大突破。孔子的“仁学”是一种在“礼”制约下的人道主义。这种人道既有尊卑长幼之序和远近亲疏之别,又充满仁爱精神的和谐,孔子的“仁学”是一种“生生和谐”的人文理想。但他那种轻视劳动,贱视妇女态度也是我们应该注意到的。
五、用人
孔子曾说过:“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他的意思是说要先提拔你已经发现了的人才,这样的话,你不知道的人才别人就不会舍弃了。这其实是告诉我们既要有求贤若渴的决心,又要相信只要营造了重视人才的环境,贤才就会脱颖而出的。这是一种人才的聚集效应。
孔子认为,一个人的出身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看他有没有高尚的道德和突出的才干。如果有的话就应该受到重用。所以作为统治者来说在选拔重用人才的时候不能因为他的出身而抛弃贤才,而是要广开才路来选拔人才,不论亲疏,就看他是不是贤人。“ 内称不避亲,外举不避怨。”
孔子认为在使用人才的时候不要求全,但也不能忽视在某一方面有专长的人才。“其使人也器之”。孔子还认为任何人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在使用人才的时候不要计较贤者的小错误,因为人是难免要犯错误的。只要他所犯的过错是小节,又不会文过饰非,而是勇于面对和改正,那么就应该不咎既往,不计较“小过”,而是继续使用,并给予信任。也即“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意思是给下级带头,赦免犯了小错误的人,选用贤良的人。
六、育人
孔子首开大规模私学之风,改变了官学的垄断地位,通过提倡“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扩大了教育面,把受教育面扩大到平民、庶鄙之中,他收弟子不受贵贱、贫富、老幼、国籍的限制,“往者不追,来者不拒”,并且收费很少。
孔子对待学生坦诚相见,一视同仁,平等相待,对自己的儿子也毫不例外。他曾用朋友的口气对颜回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夫?”他提倡“当仁不让于师”,在教法上提倡师生相互切磋、共同讨论,以收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孔子对弟子重视身教,以身作则。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师以下,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认为一个人要克制自爱自利之心,把外在行为准则反身于自己而践行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孔子正是由于这种言传身教赢得了弟子们的爱戴。所以,在他死后许多弟子来送葬,皆服丧三年。子贡竟结庐于墓旁守丧六年才离开。他们的这种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为后人做出了光辉的典范。□(编辑/刘佳)